諸彩紅
【摘要】當前,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提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要,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受益。突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實施分層教學,勢在必行。然而,針對小學生的體育分層教學實施起來不是那么容易。體育教師如何正確對學生分層、如何制定教學目標以及進行分層教學、如何對學生評價都會影響到分層教學的效果?;诖?,筆者就“小學體育分層教學有效實施”這一課題展開深入探究,希望能給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體育教師;小學生;體育課堂
傳統(tǒng)模式下的體育課堂,教師采取“大一統(tǒng)”的教學策略,要求全班學生都要達成同一運動訓練目標。這種“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弊端,有的學生在課上“吃不飽”,還有的學生“吃不到”。將分層教學法應用于體育課堂教學中,能夠真正解決課堂上學生出現(xiàn)的“吃不飽”與“吃不到”的矛盾。以下筆者將對分層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課堂上有效開展進行詳細闡述:
一、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一)分層教學有助于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小學生年齡小,認知還處于發(fā)展階段,絕大部分學生不能真正認識到進行體育學習、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傳統(tǒng)機械模式的體育教學,學生被動的接受體育知識、開展體育訓練,難以真正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熱情。而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較好的體育運動體驗,利于提升小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
(二)分層教學有助于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體育教師深入調(diào)查與分析學情,準確把握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體能、心理特點等具體情況,將學生精準劃分到不同學習層次水平中,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分層次設置體育教學目標、布置體育訓練任務,使班級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方法和學習目標,使學生的運動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補足弱勢,以有效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標,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二、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
分層教學雖然有很多優(yōu)勢,但是如果教師適用不得當,也會產(chǎn)生反作用。諸如教師如果對學生分層不當,有些心里脆弱、比較自卑的學生可能就認為是一種嚴重打擊。在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體育教師要正確把握分層教學方法的目的與實施過程,以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筆者對多年體育課堂教學經(jīng)驗進行總結,提煉一些行之有效的實施策略:
(一)科學分層
分層教學包括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內(nèi)容分層、教學評價分層四個方面。對學生科學分層是開展分層教學的前提條件。如果分層過多可能造成教學難度的提升,而分層過少難以真正將學生的層級區(qū)別開來。因此,正確對學生進行分層很關鍵。
針對小學體育課上的學生群體分層,筆者認為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考慮,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性別,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身體條件、體能素質(zhì)、運動興趣以及學習能力等多方面情況。然后再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具體內(nèi)容,確定分層數(shù)、每個層級的學生數(shù)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特別要考慮學生的心理,例如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自我意識,還有的學生心理比較脆弱。教師在分層時,最高層和最底層都要保證有一定的數(shù)量的學生,不能過少,以至于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打擊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的分層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分層是核心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以大部分學生的需求來設置體育教學目標。先設置一個總體教學目標,然后再分別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突出層次性,還要循序漸進,以有效引導底處于層次級別的學生向更高層次學級邁進。例如,針對小學中年級學段的學生的籃球教學,教師可以對處于低層次的學生要求進行原地運球鍛煉;對處于中層次級別的學生,不光要求其進行原定運球鍛煉,還要求學生對運球技巧進行體會與把握;對于高層次級別的學生直接要求進行難度較高的運球訓練;
評價分層是差異性教學的重要體現(xiàn)。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我們不可能以同一要求去要求學生,更不能以同一標準去評價學生。體育教師要學會正視學生的差異,對學生實施分層評價,看到每一個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進步,及時對學生予以肯定和表揚。對于體育學習進步慢的學生來說,分層評價有助于幫助其建立自信,學會正視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比較,而不是只與好同學比較;對于自身運動條件很好的同學來說,能引導其向著更高的方向前進,爭取有著更好的表現(xiàn),不止步于此。
(二)重點指導
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真正實現(xiàn)“提優(yōu)補差”。從分層教學的實施狀況來看,分層教學對于固定群體作用顯著,這部分學生的體育技能以及學習能力有很大提升。但是對于運動能力處于兩個極端的學生,卻沒有很顯著的教學效果。因此,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上開展分層教學時,還要注意對個別學生加以重點指導。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上給與一些“特別”學生以“偏袒”,這也是因材施教的需要。例如,對體能運動條件非常突出的學生,體育教師要學會適當利用課堂教學時機予以點播,使其成為體育運動的好苗子。而對一些運動能力差的學生,也要尤為關注,幫助學生做積極的心理建設,激發(fā)期產(chǎn)生進行體育運動與學習的積極心理,以使其逐步增強體育運動訓練,一點一點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上開展分層教學意義重大,能夠有效增強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更好地調(diào)動小學生學習體育與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以真正實現(xiàn)增強學生體質(zhì)、培育學生健康心理的這一教學目標。本文首先對小學體育教學開展分層教學的必要性進行論述,然后再結合課堂教學實例提出科學分層、重點指導的有效分層教學實施策略。但是本文所論述內(nèi)容有限,還需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予以豐富和修正。
[本文系2019年度河源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學研究課題“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編號:hy19079)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吳長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課程分層次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0(74):105-106.
[2]王娟.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華少年,2020(15):295+298.
[3]蘇云玲.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開展“分層遞進”理念[J].家長,2020(13):63+65.
[4]林萱蓉.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差異與分層次教學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3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