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星
【內容摘要】思維導圖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的一種全新教學理念,其教育核心在于對學生思維體系的培養(yǎng),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激發(fā)閱讀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增強知識記憶,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教師對高中學生進行思維導圖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語文閱讀學習的平臺,提高語文成績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應用策略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對于學生語文思維教育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視,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來自英國的東尼·博贊曾提出思維導圖的教學理論,這是一種幫助學生進行直觀感受的工具,也是對思維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思維導圖是根據(jù)整個大腦的數(shù)據(jù)概念,對左右腦進行不同的分析處理,并有效平衡左右腦在處理問題時所產(chǎn)生的不同的能力,再經(jīng)過大腦皮層的功能,利用直觀的圖像、鮮明的色彩以及詞匯等輔助大腦有順序的理解閱讀。這種方式能有效進行全腦思考,使閱讀不再單一枯燥,更具視覺沖擊,是高效閱讀的學習方法之一,有利于保障語文閱讀教學的工作質量。
一、靈活用圖,導入新課
在教學中,學生本身對于語文的學習不夠重視,認為學好語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往往語文成績又不很理想。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除了學生自身學習態(tài)度不夠重視以外,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也具有一定的影響。要想學生提高成績和學習能力,要從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興趣是一切學習的主動力,高中學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的階段,并且有了一定的思維方式,教師要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教學理念對教學進行改革,在導入課文時,對課堂情境進行科學創(chuàng)設,多運用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文學題材,如小說、散文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自由思考的機會,發(fā)揮學習主體地位作用①。教師安排學生自由閱讀環(huán)節(jié),將閱讀主題和思維導圖相結合,在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與自身實踐的相互融合,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并解決問題,提升學習興趣。例如,語文教師在講《蜀道難》這一課時,教師要體現(xiàn)自己主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建立起有關蜀道難的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中切身體會蜀道難,難在哪里?有多難?使學生們感同身受。
二、圖文結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倡導教師多運用一些豐富多樣的圖片和知識內容相結合,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給學生帶來更多有趣的學習體驗,使教學不再枯燥乏味?;诖?,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多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根據(jù)要學習的學習內容進行圖片材料等的搜集,通過導圖繪制,利用具體形象的圖片加深學生思維印象。例如,教師在講授《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荷塘美景的圖片,在課堂教學時播放給學生觀看,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片來繪制思維導圖,更能了解文章中荷塘與月色的所表達的詩意,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戲劇來源于表演藝術,因此很多人都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學生對于戲劇性的文章更是無從入手,導致不能切實體會作者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情感。《雷雨》這一篇正是高中語文閱讀課文中具有戲劇性色彩的,如果按照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教師會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然后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但學生很難自己理解文章②。而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學習《雷雨》這種具有戲劇性藝術的教材,可以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和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梳理課文內容中的劇情,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挑選一名學生扮演“導演”,其他學生扮演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導演”根據(jù)文章對場景和情境等進行繪制,“演員”則通過情境和文章需求,對人物心理活動進行表演。
三、個性繪制,延長學生的知識記憶時間
溫故而知新,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課堂中要靈活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還要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鞏固和復習,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作為復習的工具。學生在學習中的差距除了體現(xiàn)在學習理解能力上,還有對于知識的記憶上,由此,對于知識的復習也格外重要。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復習,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③。以《鴻門宴》這一篇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將學習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性分類規(guī)劃,構建一個課內文言知識體系圖,并將課內重難點部分通過繪制的方式突顯出來,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習習慣和想法對知識系統(tǒng)圖進行繪制,教師從旁協(xié)助,在這種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富含個性標記的學習方法中,能讓學生在復習時,對整個學習內容有著清晰的思路,在看到熟悉詞匯或內容時,就能自主浮現(xiàn)其知識脈絡,有效幫助學習記憶,提高復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而進行的科學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更加充分的了解和學習,并合理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完善教學模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而變化,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使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注釋】
① 何元賓. 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黑河教育,2017 (12):21-22.
② 章梅. 淺談思維導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 (31):90-90.
③ 鐘佳佳. 略談思維導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8(z1):67-69.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