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瑜潔 張秀麗 黃從付 張嵐
【摘 要】 目的:探討病例討論式教學在婦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至2019年在本院婦科實習的臨床專業(yè)學生4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6年至2017年進入本院婦科實習的臨床專業(yè)學生18名作為對照組,在帶教過程中予以常規(guī)臨床帶教;2018年至2019年進入本院婦科實習的臨床專業(yè)學生22名作為觀察組,在帶教過程中予以病例討論式教學,兩組在出科時進行課程考核及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比較。結(jié)果:觀察組的課程考核得分分別為理論考核得分(41.3±5.0)分、實踐能力考核得分(42.5±5.2)分,教學滿意度為95.40%、對自身幫助的滿意度為90.9%,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在婦科臨床帶教中應用病例討論式教學,可提高學生的課程掌握度及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 婦科帶教;病例討論式教學;教學滿意度;課程考核
[Abstract] Objective: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in gynecology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Forty clinical students who were internships in gynec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6 to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mong them, 18 clinical students who entered gynecology internship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6 to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y were give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22 clinical students who entered our hospital for gynecology internship from 2018 to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case discussion-style teaching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two groups were subjected to course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surveys when they were out of the department. Results: The course assessment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tained: theoretical assessment score (41.3±5.0), practical ability assessment score (42.5±5.2), and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was 95.40%, the self-help satisfaction was 90.9%, which were obviou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gynecology can improve students' course mastery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Gynecology teach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Teaching satisfaction; Course assessment
病例討論式教學是以臨床病歷為基礎,討論式教學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疾病分析能力,病情判斷、臨床決策能力等為主要目的[1-2]。既往婦科教學方式,學生多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3]。討論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可較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4]。本研究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在婦科臨床帶教中采用病例討論式教學,通過對學生的成績及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探討適合的教學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至2019年在本院婦科實習的臨床專業(yè)學生4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6年至2017年進入本院婦科實習的臨床專業(yè)學生18名作為對照組,在帶教過程中予以常規(guī)臨床帶教;2018年至2019年進入本院婦科實習的臨床專業(yè)學生22名作為觀察組,在帶教過程中予以病例討論式教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教學模式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臨床帶教模式:根據(jù)婦科實習大綱進行教學,帶教老師根據(jù)科室常見疾病特點進行理論講解與技能操作。
觀察組予以病例討論式教學模式:1)要求學生在進入科室前,熟悉掌握本科室常見疾病的發(fā)病特點等基本知識,進入科室后,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先由科室老師進行病例匯報并結(jié)合視頻教學;2)由科室臨床醫(yī)生組織學生開展疾病的檢查與模擬練習,展示婦科疾病的檢查流程,并指導學生進行全面檢查,糾正其在檢查過程中的錯誤操作行為,并進行指導與改進;3)每周組織學生進行病例討論2次,并在查房環(huán)節(jié)內(nèi),讓學生根據(jù)患者的病史,做出診斷及鑒別診斷,提出治療方案,由帶教老師進行指導與完善。
1.3 觀察指標
課程考核:待婦科臨床實習結(jié)束出科時,由科室選擇臨床及理論豐富的婦科副主任醫(yī)師以上職稱者3名對實習生進行考核,包括理論與操作技能考核,其中理論考核采取閉卷考試形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口述結(jié)合操作進行,每項滿分50分,共計100分。
教學滿意度:待婦科臨床實習結(jié)束出科時,采用本科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問卷對婦科臨床帶教效果進行評價,以100分為滿分,根據(jù)分值分為滿意(76~100分)、一般(60~75分)以及不滿意(<6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由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jié)果
2.1 課程考核結(jié)果比較
觀察組的理論考核得分為(41.3±5.0)分,實踐能力考核得分為(42.5±5.2)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病例討論式教學法一直是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討論式教學作為一種積極教學方法,在中西方教育領域均很早就被使用[5]。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經(jīng)常和弟子展開討論,還鼓勵弟子之間相互提問和討論。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就曾以其獨特的方式,即多通過提問與回答,比喻與啟發(fā)等方式引導人們對問題的思考,被形象地比喻成替思想接生的“助產(chǎn)術”,即“蘇格拉底法”,該法被視為西方社會開展討論式教學的最早雛形。十七世紀,西歐開始使用討論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坝懻撌浇虒W”作為一個術語明確出現(xiàn)[6],學術界通常認為是由英國學者俄斯凱恩(John Erskine)在1919年提出。美國明尼蘇達州托馬斯大學教授布魯克菲爾徳(Stephen Brookfield)和普瑞斯基爾(Stephen Preskill)率先將此教學法運用于高校課堂教學中。隨后,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等國也紛紛采用,由此開啟從不同視角開展研究的學術研究新領域。
二十一世紀醫(yī)學科學將朝著整體化、綜合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醫(yī)學教育也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以適應發(fā)展要求。病例討論式教學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教學工作中,大量文獻探討此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及實施方案[7-8]。醫(yī)院實習和規(guī)培教育是醫(yī)學生實現(xiàn)由學生到醫(yī)生的轉(zhuǎn)變的過程,是將課本知識實際應用于實際的過程,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極其重要[9]。相較于傳統(tǒng)教育方式,病例討論式教學的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思考及建立臨床思維能力上有明顯優(yōu)勢?;诖?,本院開展討論式教學法模式,基于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規(guī)定內(nèi)容,在病案討論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為前提,在教師指導下,以教材為主要載體,學生自由發(fā)表觀點,提出問題并進行探討,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目前所學知識點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課程考核得分分別為理論考核得分(41.3±5.0)分、實踐能力考核得分(42.5±5.2)分,教學滿意度為95.40%、對自身幫助的滿意度為90.9%,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婦科臨床帶教中應用病例討論式教學,可提高學生的課程掌握度及教學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張愛民,徐靄賢,鄭迅風,等.基于賦能理論的病例討論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J].安徽醫(yī)藥,2016,20(12):2389-2392.
[2] 車鋒麗,趙性泉,杜會山,等.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法聯(lián)合傳統(tǒng)教學法在5年制臨床醫(yī)學實習醫(yī)師腦血管病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卒中雜志,2017,27(01):94-96.
[3] 姚淋尹,邵爽,郭怡辰,等.案例式立體教學法在耳鼻喉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初步研究[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31(10):50-52.
[4] 王芳.以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藥物治療學慕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7,32(10):113-114.
[5] 李勇,馮建啟.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nèi)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校醫(yī),2016,30(04):311-313.
[6] 戴文香,蔡曼波,禹正揚.基于案例教學法在腫瘤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和探索[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09(24):11-13.
[7] 于朝霞,顧亞楠,張向陽,等.以問題為中心和以案例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模式在重癥醫(yī)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評價[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7,17(33):6557-6560.
[8] 李世英,胡琨,張晉霞,等.“病案導入式 & quot;教學法在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2017,17(03):72-74.
[9] 王芳.病例討論式教學用于腦血管病教學中的效果探析[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雜志,2017,05(2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