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志勇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我國基礎教育掀起了探究性學習的熱潮。在教學過程中高度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一改傳統教學模式中理論脫離實踐的現象,能夠讓學生主動汲取知識。初中生物課程的設計在于幫助初中生更好地認識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本文從初中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探索打造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課堂的可行方法。
關鍵詞:探究能力;知行合一;初中生物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5-0215-01
引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盛行。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方向。初中生物課程的主要內容來源于生活日常,這也為打造知行合一的課堂奠定了可行的基礎。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引領教學模式的轉換。
1.重視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1.1?提升學習效率。
探究式學習將學生的能動性發(fā)揮到極致,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解速度和記憶深度?,F有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將大量總結好的解題經驗、知識重點一股腦的強加給學生。這樣不僅僅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抵抗心理,還會影響知識的理解效果。實踐證明,高效的學習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主要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讓學生在課程開展之前帶著問題出發(fā),讓問題引導教學始終。通過自己論證獲得的直接經驗往往映像更加深刻。
1.2?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學質量的影響深遠。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有助于促進我國中學教學質量的提升。長期以來,初中生物課堂缺乏應有的重視,教師的填鴨式教學更是嚴重損害了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在探究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了充分重視,生物課堂重新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形式多樣、自主探索的開放性學習模式使得生物學知識得以更好的被學生所接受。
1.3?課程改革的要求。
新課改的推進使得傳統落后的生物教學模式得以更新換代,生物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的地位逐漸被廣大師生所認可。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有助于健全中學人才培養(yǎng)機制。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是課堂中的焦點,通過交流合作實現共同進步。
2.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2.1?照本宣科。
長期以來,初中生物課程缺乏校方應有的重視和規(guī)劃。受到師資力量的影響,不少偏遠地區(qū)生物教師嚴重不足,這就導致教師的教育負擔大大提升,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此外,生物課程安排教學時間嚴重不足,為完成教學目標,教師不得不緊抓教材,鋪陳式教學,生物課堂的重點、難點問題的講解不夠細致,缺乏體系。
2.2?理論脫離實踐。
生物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對自然界中動植物發(fā)展歷程的總結性學科。學好生物能夠幫助我們從科學的視角解讀自然現象和人類的生命歷程。然而,以考試為目的的生物教學變成了脫離實際的死記硬背。以考點為導向的生物教學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為提升教學效率,不少學校選擇省略掉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總結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從結果來看,學生掌握的生物學知識來源于課本,來源于教師,在生活中得不到檢驗和運用。
2.3?課前準備不充分,課后落實不積極。
目前,不少初中教師在嘗試探索式教學方式,普遍反映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后不鞏固。這就導致學生對上課內容缺乏大概的了解,囫圇吞棗。學生對于探究式教學活動缺乏理解且配合度不高,不能完全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開放性課堂成為了學生開小差、交頭接耳的避難所。
3.重視探究能力培養(yǎng),打造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課堂
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計劃運用到初中生物課堂中來,既要兼顧課堂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又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學生對生物課程的熱情。通過教師的問題引導,讓學生主動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3.1?學會聽課、學會記憶、學會整理。
學生是教學關系中的核心。應當積極完善課前準備工作,做好相關上課內容的預習,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將自己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膽提出來。在討論的過程中也應當主動思考。爭取做到課上的問題課上解決,對于存在理解困難的地方,課后應當反復咀嚼,把不會的問題搞懂。轉變對生物學習的態(tài)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生物學實驗,在實驗課堂上仔細聽講、規(guī)范操作,用科學的試驗方法檢驗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
3.2?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教師應當逐步提升課堂的開放程度,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過程,教師從傳統教學模式向能力本位教學模式的轉變也需要一個過程。在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盡可能的讓學生多發(fā)言、多討論。以學生的視角出發(fā),結合知識點理解的難點提出針對性問題,讓學生在課本上、在生活中、在生物實驗課上探索生物學的神奇之處。
3.3?教師應當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基于已有的探究式教學體系,結合生物教學特色,制定系統化的探究檔案,規(guī)范探究流程。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生物實驗的實踐意義。圍繞實驗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按照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資料收集、實驗設計、結果分析的步驟,讓學生自己去參與實驗、設計實驗,讓生物學習成為學生自我探索性的過程。讓學生的探究能力在知行合一的生物課堂上飛躍。
4.結束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生物課程具備很強的探索趣味性,能夠激發(fā)初中生的實驗熱情。目前,我國探究性教學實踐正處于起步階段,初中生物教師應當積極響應新課改的部署,積極引導學生打造知行合一的高效課堂。在豐富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敞開探索真理的大門。
參考文獻:
[1]劉巧雯.基于培養(yǎng)初中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D].廣州大學,2019.
[2]王曉月,湯曉辛,唐明.初中生物教學中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184-185.
[3]楊思平.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01):106-107.
[4]白艷華.談初中生物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