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為縮小中國足球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付出了大量心血。
賀龍知道,一切體育運動,都有發(fā)展規(guī)律,不是靠一時心血來潮就可以搞上去的,必須向先進國家學習。賀龍擔任國家體委主任后,就力主派足球運動員去外國學習。賀龍稱之為“走出去”。他認為,不走出去,只在我們中國小范圍內(nèi)踢球,就永遠也趕不上世界先進水平。 “走出去”也很快成為當年中國發(fā)展足球運動的一項既定政策。
中國青年足球隊在匈牙利留學時的照片
既然要“走出去”,那么去哪個國家學習合適呢?當時,西方國家仇視中國,對中國進行封鎖,要去國外學習,只能選擇蘇聯(lián)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當時,中蘇還處于友好狀態(tài),蘇聯(lián)主動提出,可以派足球運動員去他們國家學習。但是,賀龍認為,蘇聯(lián)足球并不是最好的。他們的技術(shù)和戰(zhàn)術(shù)已經(jīng)比較落后了。那么,去社會主義國家中哪一國比較好?賀龍和國家體委領導反復研究比較,認為當時的匈牙利曾獲得過奧運會冠軍,足球運動水平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應該是最高的。于是,賀龍決定,派足球運動員去匈牙利學習、培訓一年。
經(jīng)過和匈牙利體育部門聯(lián)系,又經(jīng)過外交部溝通,最后匈牙利同意接收中國足球運動員去他們那里學習,并表示會為足球運動員們配備最好的教練員,對運動員們的生活和訓練也會有周到的安排。
1954年,中國青年足球隊前往匈牙利學習、培訓。領隊是原在部隊任指導員的柯輪(后任中國足協(xié)秘書長、副主席),隊員有年維泗等人。臨行前,在外地視察的賀龍通過國家體委其他領導轉(zhuǎn)告運動員,希望他們在匈牙利學習好、生活好、身體好,要與匈牙利人民建立友誼,要尊重匈牙利教練員,向匈牙利足球隊員虛心學習。
之后,賀龍經(jīng)常過問足球運動員們在匈牙利的學習、生活情況,還多次指示相關部門,我們的足球運動員在國外學習,有什么困難,要盡全力幫助解決。1955年春,柯輪回國匯報中國青年足球隊在匈牙利的訓練情況,賀龍認真聽取了柯輪的匯報。聽取匯報后不久,他給中國駐匈牙利使館代辦郝德青寫了一封信,希望他加強對足球隊的領導,經(jīng)常督促他們學習,并對他們的困難予以幫助。
賀龍的關心愛護,使運動員們深受感動。大家學習、培訓更認真刻苦了,球技提高很快。不久中國青年足球隊即成為在亞洲數(shù)一數(shù)二的足球隊。
當年,盡管中國足球隊在亞洲數(shù)一數(shù)二,但是和世界先進足球隊伍比,還是有很大差距。賀龍的心愿是中國足球能稱雄世界。為此,他要求中國足球隊通過與水平高的足球隊的競賽,積累經(jīng)驗,提高技術(shù)水平。他多次說過,我們的足球隊,不能只是“打內(nèi)戰(zhàn)”,也不能只是在亞洲踢球,要和世界上的強隊較量。我們水平不如人家,輸球不要緊,要緊的是通過競賽,學習人家的長處,鍛煉我們自己。
當時,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的賀龍,外事活動還是很多的。每次參加外事活動,賀龍都要打聽外國哪個足球隊強,可否安排中國足球隊與他們比賽。
1955年7月17日,賀龍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前往波蘭,參加波蘭成立十周年紀念典禮。7月31日,在波蘭華沙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暨第二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足球賽開幕,賀龍等應邀參加了開幕式。在去波蘭之前,賀龍就了解到,華沙足球隊水平較高。因此,賀龍?zhí)岢?,中國青年足球隊要隨他去華沙,與華沙足球隊打一場比賽。為了和華沙足球隊的名稱對稱,賀龍指示,中國青年足球隊以“北京足球隊”的名義去華沙。經(jīng)過外事部門安排,在慶祝波蘭成立十周年典禮的開幕式上,安排中國青年足球隊(以“北京足球隊”的名義)和華沙足球隊比賽。
比賽之前,賀龍把李夢華(曾任國家體委運動競賽司司長、國家體委副主任)、領隊柯輪叫到賓館說:“當年,我們青年足球隊在波蘭輸給了克拉斯科夫部隊足球隊,現(xiàn)在波蘭的這支足球隊,比那支足球隊還厲害,我們要認真對待,不能掉以輕心。球可以輸,但中國人民的志氣不可滅。足球隊要學習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百折不撓的戰(zhàn)斗精神,踢出水平來。你們告訴運動員們,我要到場助陣。”
8月1日,北京足球隊與華沙隊展開了激戰(zhàn)。年輕的中國足球運動員們得知賀龍在看臺上,無不精神抖擻。開戰(zhàn)不久,北京隊即踢進一球。賀龍興奮地鼓掌。當華沙隊踢進一球后,北京隊又踢進一球,戰(zhàn)局成二比一。雙方爭奪得非常激烈。但是,中國青年足球隊的技術(shù)和戰(zhàn)術(shù)水平還是比對方差一些,體力也不如對方,到下半場時,對方發(fā)起進攻,頻頻射門,連進兩球,最后,北京足球隊以二比三敗北。
這場球雖然輸了,但是賀龍對中國足球運動員的表現(xiàn)十分滿意。畢竟,華沙足球隊在當時算是歐洲強隊,和他們比賽,能踢進兩個球,是不小的進步。特別是一些足球運動員,不僅積極主動,而且在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方面已經(jīng)逐步適應了歐洲的先進踢法。賀龍?zhí)貏e注意到北京隊的守門員張俊秀(1934—2017,中國足球國家隊第一代門將,是國內(nèi)第一個掌握魚躍臨空撲球技術(shù)的守門員)。在整個比賽中,他沉著、機動靈活,在對方進攻面前,以準確的判斷和敏捷、漂亮的動作,接住了許多險球。如果沒有張俊秀的守門,華沙隊可能攻進的球會更多。這場比賽后,張俊秀被波蘭《體育報》和競賽委員會評為“第一守門員”。波蘭的《人民論壇》以“北京球門——‘中國之龍’”來贊譽張俊秀,并說他是“攻不破的‘萬里長城’”。
在充分肯定中國足球運動員“面對強手,無所畏懼,敢打敢拼”精神的同時,為了表示對中國足球運動員的鼓勵,賀龍還親自提名,經(jīng)有關部門審核,張俊秀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當年的中國,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對中國足球運動員也是一種巨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