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金
【摘要】我國一直比較注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尤其是發(fā)展人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所,本文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多個角度分析小學道德與法制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以供小學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道德與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小學階段是學生建立價值觀念的關鍵階段,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保障學生的成長。小學作為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教學陣地,必須重視學生的發(fā)展,以道德與法治為基礎,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
一、挖掘教材內容,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材是教學的載體,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從合適的切入點普及社會主機核心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比較豐富,教師需要從教材中找到立足點,幫助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個基礎的認識,逐漸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1]。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是以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和當代法制教育為主題,教師應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深入的理解教材內容,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相融合,合理的制定教學內容。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內容比較多,教師在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為出發(fā)點,樹立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在二年級“歡歡喜喜國慶節(jié)”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國慶節(jié)的來歷,認識國旗、國徽,學會唱國歌,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關“愛國”的內容。
二、優(yōu)化教學方式,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還不夠高,如果僅僅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入的理解,教學目標無法實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的優(yōu)化教學方式,用各種方式提升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2]。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理解,從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力度。
(一)故事教學方法
故事教學法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符合小學生的接受范圍。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用故事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例如在道德與法治中“我的新伙伴”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分享相關故事,讓學生之間更加的友善、文明,讓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理解,為學生制定目標,引導學生將其轉換為實際行動,提升教學效果。
(二)情境體驗教學法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尚在養(yǎng)成階段,逐漸形成接受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提升知識的生動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轉換為動態(tài)的知識[3]。教師合理的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真切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例如在“父母多愛我”這一課時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講述父母對家庭付出的視頻,讓學生感受父母的愛,同時引導學生和父母積極溝通,向父母表達愛,感恩父母的付出。從而讓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感恩”的相關內容,提升學生的理解效果。
(三)角色扮演教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短劇等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相關知識內容。例如在“村民選舉”這一課時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村民選舉相關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扮演村民、村干部的角色,讓學生根據扮演的角色了解村民選舉相關內容,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民主”內容,強化學生對于公民選舉以及公民意識的認識,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豐富實踐活動,消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比較重視實踐,通過實踐實現(xiàn)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的融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消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4]。教師根據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結合德育教育,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將其落實到活動中。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中華名族傳統(tǒng)文化、品德以及歷史傳承的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內容,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定實踐活動主題,讓學生更加的全面的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涉及到的重大節(jié)日和紀念日,如建軍節(jié),教師可以開展愛國主義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革命先烈的奮斗歷史,幫助學生將愛國精神銘記于心。
四、完善教育體系,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發(fā)揮家庭、社會、學校的作用,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環(huán)境。
首先,學校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陣地作用。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更新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思想。
其次,家庭要發(fā)揮基礎作用。當前小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眾多,同時小學生的判斷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家長要重視學生價值觀念培養(yǎng),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最后,社會要發(fā)揮主導主用。社會要對小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環(huán)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成長。同時相關職能部門還要發(fā)揮著職責,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以及輿論氛圍,為社會、為家庭提供指導作用, 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
結束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念形成初期,培養(yǎng)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小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銘記于心、落實于行動,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思保.小學道德與法治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J].新智慧,2019(10):49.
[2]錢立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J].天津教育,2019(30):36-37.
[3]陳波,邱明磊.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識形態(tài)安全[J].社會科學動態(tài),2017(02):41-45.
[4]王麗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角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