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開篇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边@就點明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掌提這一交際工具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為此,語文課程標準將“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翱谡Z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痹诋斀裆鐣钪校说慕浑H活動伴隨著人的一生,具備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筆者結合自身的一些教學實踐,就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問題做點粗淺的論述。
關鍵詞:口語交際;訓練方式;創(chuàng)設情景
《語文課程標準》開篇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點明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掌提這一交際工具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為此,語文課程標準將“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翱谡Z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人的交際活動伴隨著人的一生,具備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為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那么,在口語交際課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認為有以下四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靈活運用教材,巧設課堂交際臺
語文教材既是讀寫訓練的教材,同時也是進行聽說訓練的教材。雖然教材中的口語交際編排圖文并茂,自成一體,一練一得,預留空間大,便于因地制宜。但是,我們若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靜態(tài)地展開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只會使口語交際教學走入死胡同。教材編得再好,它水遠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它的滯后性和定型性。我們必須用活教材、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使教材走進學生的生活,變得不再陌生,遙不可及,從而鮮活起來。因為口語交際的靈魂就在于交際時的生成性、不確定性。它不再是“聽說訓練”那樣單向的、獨白的,而是多向的、互動的。
所以每位老師在課前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讓“小課堂連著大世界”,要有計劃地對教學的內容、方法步驟等方面多加預設,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抓住一切可訓練點,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給學生充分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指導學生學會說完整、具體、有序的話,說內容豐富合乎事理的話,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際習慣和交際的態(tài)度,讓學生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體會各種不同的交際方式。
二、訓練方式靈活多樣,做到因材施教
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發(fā)展中的人,是一個發(fā)展很不平衡的人,學生有智力的差異,有性格的差異,有品行的差異,有語言水平的差異等,教師要重視差異性,尊重多樣性,尊重創(chuàng)造性,相信差異就是資源,要以學生個體發(fā)展為本,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較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分組合作學習,將不同的學生分為一組,在組內都有參與討論發(fā)言的機會,也有聽的機會,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提高。為了讓口語交際活力不斷,感覺總是新鮮的,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內容要求選擇不同的活動方式,亦即“因材施教”,使學生在每次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中保持新奇、興奮,使每一次口語交際活動成為師生生命中不可重復的珍貴體驗。
如在教學部編教材二年級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后,我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后設置了這樣的一個情境:要是你在這棵已經長大的柏樹前遇到了慈祥的鄧爺爺,你想對鄧爺爺說什么呢?學生發(fā)揮想象,積極舉手,都想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讓學生們分組交流分享,暢所欲言。最后讓小組長挑選一名組員上臺匯報。整個過程學生都積極發(fā)言,興趣高昂。
三、重視口語交際的交流過程,要有實效性
口語交際教學中應注意口語訓練的教育性,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自覺地追求高雅的談吐修養(yǎng)。因為口語交際的過程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心靈與心靈感應的過程。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求每一位學生學會文明和諧地與人交流,重視學生交際的態(tài)度和說話語氣的引導,對學生明顯的語病,用詞不當等錯誤,應適時地糾正,不把臟話、惡行帶進課堂。另一方面,教師自身要做表率,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并及時提高自身素養(yǎng),形成健康向上的語言交際觀念,不把社會上一些低級庸俗的灰色東西帶進口語交際課堂上。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這個道理。要做到這樣,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口語交際氛圍,既要學會欣賞學生的“奇談怪論”,使學生敢說,愛說培養(yǎng)實效性;又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認知水平、判斷能力等做好整體的宏觀調控,避免偏離正軌,破壞口語交際訓練目標的達成。
新課標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文本中有些課文的結尾言雖盡而意未了,這樣,就可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思路進行合理地想象。如教學《白楊》一課,寫到孩子們的三個“只知道”,留下了他們“不知道”的“空白"。我設計時,獨辟蹊徑,挖掘課文的這段“空白”,讓學生逆向思維,充分想象兩個孩子所不知道的內容,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當年是怎樣去新疆工作的。不知道新疆的環(huán)境是多么艱苦!也不知道爸爸、媽媽在那里克服了多少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落下這樣和那樣的病。更不知爸爸、媽媽這次把他們接去的真正目的……學生根據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想象了無數個“不知道”。通過這樣的口語設計,既讓學生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發(fā)揮想象,暢所欲言,還能讓學生的思想情操得到了升華。
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還要利用好老師的示范作用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而要激起學生交際的興趣,教師必項積極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引發(fā)學生思維的“引爆點”,激發(fā)其發(fā)表的欲望。還要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多表揚。如口語交際課“我最拿手的一招”我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先讓學生觀看魔術師的小魔術,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模擬交際做好鋪;接著我示范自己的拿手絕招——舞蹈表演,明確口語交際要求,確定話題;再創(chuàng)設情境“我要上臺展示”,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拿手絕招,其余同學作出點評;然后,在小組內練習交際,讓每位成員參與交流、表達,互幫互助,實現小組成員間的互動,最后分組展示,選出最佳表演者,并創(chuàng)設“現場采訪”活動,讓學生做評委,及時評價。這樣多層次地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說話訓練能力。
同時,要根據各年級的特點,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如低年級主要采用的方法是“1對1”交流,中年級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情景式的討論交流,高年級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演講式、辯論式的交流??谡Z交際的內容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生活,活動過程就成了學生提升思想、感情、意志、品質的過程。在這種真實、具體、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學生不但樂于表達,勇于表達,而且句句是發(fā)自內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及時發(fā)現和捕捉訓練點,抓住時機讓學生展開心與心的交流,這樣既可以豐富口語交際的話題,又可以使學生經常得到切實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學生學?!笨谡Z交際教學策略眾多,方法紛呈,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可以肯定的是,口語交際對學生的一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必須盡最大可能利用好各種資源,有的放矢,讓學生有所收獲,實現教育的價值追求。
參考文獻
[1]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 劉小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教文匯,2007
[3] 賈保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淺談[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