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豪
摘要: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塑造的重要階段,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貫穿于學習生活的全過程;新時代條件背景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要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愛國主義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喚醒理想與奮斗意識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對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與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方法
一、新時代加強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方法
1、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學生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愛國主義教育關乎每位學生的成長,必須將學生視作獨立的個體,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才能將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在實踐過程中,應徹底摒棄整齊劃一、流于形式的教育方法,實踐證明,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才能有效提升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參與度;對于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決不能主觀武斷,要認真傾聽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見解與想法,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視作寶貴的財富,有針對性的選擇與學生相契合的教育方法,教師應該俯下身子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以理解和尊重的態(tài)度與學生平等對話,只有充分發(fā)揮并尊重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度,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也必然大大增強。
2、積極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小學生尚處于價值觀建立的起始階段,其自身辨別能力、理解能力均相對較低,在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必須積極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不應當僅僅做一個能夠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教書匠、更應該是一個傳遞積極價值觀念的靈魂工程師;一方面教師自身應樹立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愛國主義情懷,充分認識到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意義,唯有如此,才能在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引導作用,積極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方法,摒棄教師機械宣講的落后思維,將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體“歸還”于學生,利用自身所長、充分挖掘身邊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引導學生感悟愛國主義精神的強大力量,使其最終形成深厚的愛國情感。
3、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近年來,國家層面逐漸加大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視,無論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設立、還是面向學生開放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建設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公園等,均可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社會資源,在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此類社會資源,通過帶領學生參觀紅色革命圣地、游覽愛國主義主題公園、參加烈士陵園掃墓等活動,使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切身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磅礴力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形式的豐富與拓展。
4、重視家庭、家風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方方面面且深遠持久的,愛國主義教育不應該成為學校的獨角戲,更應該有家庭的參與;實際上良好的家風也可以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愛國主義教育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進一步拓寬其教育廣度,積極整合家庭資源;學校、家庭這些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組織都應參與到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中來,要以聯系的觀點看待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作為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變化情況,營造良好的家風、在點滴小事中培養(yǎng)孩子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新時代加強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實踐
1、關注生活、從小事做起
古人常說“人人皆吾師、處處有學問”,正所謂愛國無小事、事事皆能愛國;小學生自身認知水平、實踐能力有限,但不妨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日常小事中去,愛國不是喊口號,而是體現在點滴小事中;對于小學生來講,具有遠大理想、并為之努力是愛國,不亂扔垃圾、愛護自然環(huán)境是愛國,關愛老年人、懂禮貌亦是愛國,愛國絕不是抽象的,而是由這樣一件件生活小事匯聚起來的,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從小事做起,幫助其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育好祖國的花朵。
2、通過各類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不是空洞的,要通過各類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踐行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體會愛國主義精神的豐富內涵,將愛國外化于形、內化于心;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可帶領學生參觀紅色革命圣地、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等活動,讓學生感悟從歷史中走來的家國情懷,在重大節(jié)日如建黨節(jié)、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等,均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應該充分利用起來,可組織學生開展手抄報、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各類實踐活動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的同時引導學生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3、發(fā)揮語文教材作用、利用課堂教學加深愛國主義教育
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大量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詞文章,可利用課堂教學進一步加深愛國主義教育;語文教材中《軍神》、《王二小的故事》、《過零丁洋》、《狼牙山五壯士》等眾多詩詞文章均可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素材,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講授文中知識之外,更要將其中所包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理解文中人物的行為選擇與堅定信念,可通過朗讀課文、帶領學生觀看相關影視資料、情景劇等方式引導學生感悟愛國主義精神的厚重,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4、通過家庭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正如前文所述,小學生自身尚處于價值觀塑造的重要階段,其愛國情感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家庭、社會的影響,特別是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影響更為深刻,要重視家庭教育在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的促進作用,作為家長應以身作則,于言傳身教中引導孩子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尊敬師長、熱愛祖國,也可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教育契機,例如向孩子講述岳母刺字、民族英雄文天祥等歷史故事,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愛國情感。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論述,我們應深刻認識到新時代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意義,應立足實際,積極探索適合的愛國主義教育方式方法,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利用社會資源、注重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努力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期望本文的分析對此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喬浩.中小學生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域對策[B].教育教育論壇,2012(01).
[2]朱伯華.如何進行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
[3]吳春霞.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思考[J].學理論,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