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摘要】語文是中職教學中的一門必修課程,伴隨著近些年中職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最新推行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的提出“要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列為課程教學重要內容,以此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基于課改大綱要求,本文中筆者從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出發(fā),提出以下開展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開展? 有效? 中職語文? 綜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067-02
前言
中職院校是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中職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中職教學必須要做到“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而語文作為中職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中職語文必須要與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做出區(qū)別,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局限,作為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中心,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彰顯職業(yè)教育特色,為學生的成才發(fā)展做出保障。
1.明確主題,奠定活動基礎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活動主題的選擇十分重要,主題的明確和合理設計,才能奠定整個實踐活動的基礎,使實踐活動更加有序,更加有計劃性,才能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準確地提升學生相關主題的認知和理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對各個活動程序的設計,都應該緊扣活動主題,這樣才能使活動重點更加鮮明、突出,達到良好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下面筆者列舉這樣的幾個例子。如在學習完《胡同文化》這節(jié)課程后,筆者就曾組織學生開展以“地方文化”為主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對地方文化的介紹,聯(lián)系本土家鄉(xiāng)文化,通過資料收集、實地走訪、攝影攝像等方式,將家鄉(xiāng)的民俗文化、歷史變遷、風土人情等資料展示出來,通過這樣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促使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進行追溯,并做出思考與反思[1]。又或者在學習完《沁園春·雪》這首詩歌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主席詩詞”為主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搜集、圖書閱讀等方式,將主席詩歌進行歸類,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主席詩歌,在班級之中進行朗誦評比,這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主題分明,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前,就對活動大致內容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明確目的,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想法,也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升相關主題的知識儲備,進行相關的素材積累,鍛煉相應的能力和技巧,學生會透過實踐,更好地了解認識主席詩詞,并體會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
2.形式多樣,激發(fā)活動興趣
“寓教于樂,啟智于趣”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特征,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形式,才能使語文實踐活動更加精彩,更加有趣味性。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時,就不能拘泥于一種形式,只有確保實踐課程活動形式多樣、新穎多彩,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進行實踐的興趣和動力,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和欲望,使學生更加主動和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中職語文綜合實踐課程教學效果提供保障,使語文實踐活動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下面筆者列舉這樣幾個例子:首先,可以開展表演形式的實踐活動,中職學生的年齡階段,剛好處于青春洋溢,喜歡展示自我的階段,因此在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綜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時,課本劇、舞臺劇表演是一種可行的實踐活動形式,如在學習完《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節(jié)課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進行課本劇改編表演,提高學生對語文課文的學習理解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音樂、舞蹈、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xiàn)力的提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2]。其次,可以開展比賽形式的實踐活動,包括“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辯論賽”等,利用中職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讓學生根據語文學習到的知識,加上在生活實踐中的資源收集和查找,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自主的學習探究,從而進行創(chuàng)新和融合,以多種比賽的形式進行展示和比拼,充分鍛煉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豐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提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進行實踐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推動中職語文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而除筆者介紹的這些活動形式外,可開展的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形式還有很多,今后教師同仁還需不斷對此研究探索。
3.強化指導,確?;顒訉嵭?/p>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形式,但考慮到學生組織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實際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強化仍舊是不可或缺的,這也是確?;顒映尚У年P鍵,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情境,讓學生“樂意動”,良好的實踐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實踐活動的興趣和向往,激發(fā)學生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從主觀上引導和促進學生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渲染、營造和諧的活動氛圍,在實際活動開始前,借助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實物演示、場景布置、示范操作等,營造出濃厚的活動氛圍,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踐活動情境和氛圍,以此激起學生想要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愿望,使學生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充滿良好的憧憬,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3]。其次,組建實踐活動小組,讓學生“協(xié)同動”,在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小組合作是最常見的一種活動開展方式,不僅有助于推動活動的順利進行,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合作溝通交流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和性格,以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小組劃分和組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任務的分配,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活動中進行相應的鍛煉和提升,有效地發(fā)掘學生潛質,小組內部相互彌補不足,進行集體合作,鍛煉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集體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達到良好的活動效果。而活動小組組間并不是隨意、隨性的,教師要結合自身對學生了解認知,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分組,這樣的小組組建科學有效,可更好地保證活動實效。
4.多元評價,推進活動發(fā)展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評價環(huán)節(jié)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活動中的不足和偏差,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和提升,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進步。對此筆者的建議是采用“形成性的評價方法”,即從態(tài)度、過程、效果三個方面,評價學生的實踐活動參與情況,這樣的評價更加全面,可以更好地保障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其中“態(tài)度”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旨在考察學生實踐活動中的態(tài)度和狀態(tài);“過程”,則主要是指發(fā)現(xiàn)探索和收集整理的能力過程展現(xiàn),旨在考察學生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能力;“效果”則主要是指學生實際活動最終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展示成果,旨在考察學生通過活動所得到的結論和效果。教師可從這三個方面出發(fā),評價形成“優(yōu)”“良”“中”“差”四個等級,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和考察[4]。此外,評價主體也要做到多元參與,在傳統(tǒng)的評價主體上,只有教師單一的一個主體,缺乏公正客觀和全面性,由教師一人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評價,會使學生感到不夠科學和合理,影響學生實踐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因此,在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僅要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要有學生的自評和學生之間的互評,增設多個評價主體,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合理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產生共鳴,同時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與他人之間的差距,這樣的評價方式,無疑是更有助于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水平,促進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5.循序漸進,保證合理有序
在進行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確保實踐活動的合理和有序進行,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畢竟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范圍又較廣,所涉及的知識較復雜,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完全掌握的,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也不可能馬上得到明顯的提升,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和訓練,才能掌握實踐活動中的知識技巧,提升綜合能力和水平。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急于求成,忽視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鍛煉和提升,只注重是否取得良好的、明顯的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變得茫然、不知所措,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也難以達到良好的實踐活動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要注意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需求和困惑,幫助學生解決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鼓勵和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果,提升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和信心,注重在實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鍛煉,讓學生在循序漸進、潛移默化中學習和掌握實踐活動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實踐活動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發(fā)展。
總結
語文是學生在中職階段必修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底蘊,發(fā)展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考慮到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性,中職語文教學就必須要與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做出甄別,要做到“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中心”,大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這樣的中職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才是最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秦廣玲.淺談如何有效開展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01):100-101.
[2]王華.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之友,2016(09):5-6.
[3]牛愛蘋.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探索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4]燕勇.中職語文教學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探討[J].語文學刊,2013(1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