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婕
◆摘? 要: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對幼兒的重要。人的某些習慣是在六歲以前開始形成,這也強調(diào)了幼兒教育對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初始時期,本文就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作闡述。
◆關(guān)鍵詞: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dǎo),同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應(yīng)重視家園合作的力量、重視榜樣激勵作用、重視言傳身教,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使良好的習慣得以形成。本文就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闡述自己的見解。
一、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需要注重言傳身教的啟發(fā)作用
幼兒的思想很單純,對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尤為上心,做為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樣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家里坐沙發(fā),首先家長不能把腳放在茶幾上,或把腳放在沙發(fā)上。如果孩子受父母影響也會這樣隨便,在幼兒園坐椅子時會把腳放在前面小朋友椅子背上。因為在孩子心中,他不會感到這樣的行為舉止是不雅、不文明的,他會認為是應(yīng)當這樣坐的。家長不能隨地吐痰、不說粗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帶好頭。作為幼兒老師,更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師首先要做到。在教室要求孩子不大聲說話,老師先要小聲,不大喊孩子姓名,堅持輕聲細語,給孩子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也會受影響,說話肯定輕聲細語。老師看見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箱,幼兒也會學習撿垃圾。老師愛整潔、把東西用完立馬收拾整齊,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整理物品會很整齊的。
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需要重視家園結(jié)合效應(yīng)
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同一個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會出現(xiàn)不同的行為表現(xiàn):在園講衛(wèi)生、有禮貌和同伴友好相處;而在家吃完東西亂扔果皮,和大人頂嘴,大吵大鬧,坐沒坐樣,穿鞋在沙發(fā)上跳、要么坐在沙發(fā)上,腳卻放在茶幾上……調(diào)查結(jié)果,原來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四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尤其是爺爺、奶奶溺愛孩子。所以會出現(xiàn)“一個小寶兩個樣”的行為表現(xiàn)。那么,孩子在幼兒園接受的行為模式,如果家長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拋棄一旁,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的配合補充的。
1.和嬌慣孩子的老人談一談,讓他認識到嬌慣孩子對孩子的危害,并讓他(她)看看別的孩子和自己孩子之間的差異。讓這些老人改變教育孩子的方法。如:貝貝的爺爺老是抱著孩子,不讓孩子自己走,我就對他說:“您看,其他孩子都是自己走,您也應(yīng)該讓她自己走,走路對孩子也是一種鍛煉。畢竟孩子以后長大要自己獨自走過一生的,何不讓她現(xiàn)在就開始獨自走呢?”老人說:“對對,老師說的好,都怪我們這些老人。是我們阻擋了孩子成長的道路。”我班的小朋友李小雅很胖,她每天早上學都遲到,小朋友都吃早飯了,他才讓爺爺或奶奶領(lǐng)著走進來,我和她爺爺、奶奶交談:“早上請把孩子送早一些,讓孩子做做操、鍛煉鍛煉身體,對孩子身體有好處!”他們說:“孩子早上起不早,愛睡懶覺,只要能吃到早飯就行?!蔽艺f:“這不行,孩子早上不做操,直接吃飯對身體不好,消化不了,會越長越胖的?!甭犃宋业脑?,老人忙點頭。從那以后每天早早送孩子來上幼兒園。
2.父母履行好幼兒行為習慣監(jiān)護人作用。父母一般對孩子要求都很嚴格、會配合老師工作。所以我利用家長會把要求孩子養(yǎng)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向家長講清楚。這些年輕的父母一般都會嚴格要求孩子,因為他們誰也不想自己孩子比別人孩子差,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三、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要強調(diào)榜樣激勵作用
常聽人說:“孩子都愛讓人夸”,“一個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xiàn),對能自覺的幼兒及時表揚和鼓勵,使正確的行為獲得正面刺激。如發(fā)現(xiàn)孩子自覺在操場拾廢紙扔入垃圾箱,馬上在全班幼兒面前夸獎,要求所有孩子向他學習,這樣會使這種良好習慣得到保持,自然會自覺養(yǎng)成。我們班的雨欣小朋友,她是一個干凈的小女孩,每次吃飯都很仔細,桌面總是保持干干凈凈的,不撒飯粒;她的衣服也會保持干凈整潔,嘴巴周圍同樣會干干凈凈,我馬上表揚她:“雨欣是個愛干凈的好孩子,吃飯時養(yǎng)成了良好的就餐習慣,從來不撒飯粒在桌上、衣服上,而且嘴周圍也很干凈?!彼犃撕芨吲d,其他孩子聽了也會趕快檢查桌子和衣服,他們也想讓老師表揚自己。就連平時吃飯老撒的小辰,這會兒也趕快用手把撒的飯粒拾起來說:“老師,我也沒撒?!蔽覜]有笑他,同時也鼓勵他:“哦,今天你也表現(xiàn)不錯,以后繼續(xù)努力。一定會和雨欣一樣,養(yǎng)成良好的就餐習慣的!”作為老師,有時不免也“違心”說說“反話”,不要揭穿孩子,畢竟孩子之間有差異,我們不能“一刀切”,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進步就值得鼓勵與表揚。
四、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要不斷持之以恒
老師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更應(yīng)對幼兒良好行為培養(yǎng)進行強化。一旦孩子的行為得到肯定,他會很高興,所以要不斷鼓勵,使孩子的行為習慣得到發(fā)揚。我們在幼兒園午休時要求幼兒把鞋擺放整齊、衣服疊整齊放在床頭,再睡覺。孩子回到家也會將這種好習慣繼續(xù)保持,家長反映很好。在幼兒園洗手時要求幼兒認真洗干凈,和同伴比一比,看誰的小手洗的最干凈?;丶乙惨獔猿终J真洗手。孩子在幼兒園吃完飯,老師提醒要漱口、用自己的小毛巾擦嘴?;氐郊壹议L也要嚴格要求。反之,時緊時松,前后不一致,會讓孩子的思想很混亂“到底怎樣做才對呢?”對于一個班的老師要求也要一致,達到共識,不斷提醒引導(dǎo),這樣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總之,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讓我們攜起共同為培養(yǎng)祖國的未來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趙芳莉.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新課程,2013(07).
[2]孫長霞.幼兒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淺見[J].吉林教育,2014(33).
[3]向雪梅.運用評價體系抓好養(yǎng)成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