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明芳
摘 要:文章以基于逆向設計提升學生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為研究對象,先對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進行了分析,隨后介紹了何為逆向設計及其具備的價值,最后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探討了逆向設計在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培養(yǎng)過程中的具體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逆向思維;英語閱讀;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5-08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8-0081-02
“逆向設計”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設計理念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設計流程,進一步加深教師對閱讀文本主題情境的探究,在實現(xiàn)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能夠不斷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有必要對逆向設計在學生英語閱讀思維品質培養(yǎng)過程中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分析,這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的分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指出,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思維品質則是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與文化素養(yǎng),還應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新課標“思維品質”解釋為人的思維個性特征,是一個人思維的邏輯性、創(chuàng)新性、批判性等方面的集中反映。英語閱讀本身也有著一定的思維層次,其思維層次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層:一是“read the lines”,指的是閱讀英語字面上的意思,需要學生初步了解字面表達的淺顯意思,了解文本直白的含義。二是“read between the lines”,指的是閱讀文本字里行間的意思,此時的文本閱讀需要學生結合上下文,對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三是“read beyond the lines”,這是英語閱讀的最高境界,需要學生脫離文本,結合當時的文化背景等進行深度的文本解讀。上述三個思維層次層層遞進,由淺入深,需要教師采用有效的方法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閱讀,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較高級的評判性思維品質等。
二、逆向設計理念的介紹分析
早在1999年,Wiggins &Mc Tighe便提出了“逆向設計”的理論,主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先明確“預期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再安排一系列教學活動,逐步向目標靠近。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設計,這種設計方式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將目標設計放于首位,并且在確定教學目標后,還要進行評價設計,從而成功地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值得注意的是,“逆向設計”在教學目標設計方面,共分了三個層次目標:一是遷移目標,在該目標下,要求學生能夠獨立應用所學知識,將知識真正轉化為實踐技能。二是理解目標,學生需要對相應的概念和意義有深刻持續(xù)的理解,再結合自身實際,探討其對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chǎn)生的影響。三是語言能力目標,通常指學生需要掌握的語言知識與語言應用技能,概括起來就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這也是學生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
另外,在2003年,逆向設計理論的提出者Wiggins &Mc Tighe指出,教師在進行評價設計時,還需要對“理解”的六個維度予以重點關注。究其原因在于,“逆向設計”以“理解”為核心,而對一個成熟的“理解”而言,本身需要達到以下六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解釋。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具體的現(xiàn)象、事實等,結合自己的理解,進一步作出全面、可靠的解釋與說明。
第二個維度是釋譯。要求學生能夠對文本中的故事進行恰當?shù)姆g,基于文本中所提出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想象、講逸事、例證等方式,將觀點闡述清楚,使其更加易于被人接受。
第三個維度是應用。要求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后,能夠在不同的環(huán)境之中對知識進行應用。
第四個維度是洞察。要求學生不迷信權威,能夠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具備大局觀念。
第五個維度是移情。要求學生能從一些他人陌生的東西中,找出與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的共通點,從而體會其價值所在,這對學生的直觀性洞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個維度是自我認識。不同個體間的性格、思維深度等都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它們對理解的實現(xiàn)所起到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總體而言,“逆向設計”中“理解”的六個維度與我國素質教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很多的共通之處,尤其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之一的思維品質、“逆向設計”教學目標中的層次目標與“理解”的六個維度在內(nèi)涵方面非常相似,因此有必要通過“逆向設計”,來實現(xiàn)學生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三、基于逆向設計提升學生英語學科閱讀思維品質的探討
文章以The Road to Success為例,通過“逆向設計”,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問題的探索與解決,這在充分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根據(jù)逆向設計設置教學目標
該篇閱讀文本主要圍繞主人公 Wang Junyan 的成功故事展開,引發(fā)讀者對“成功”的思考,并讓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歷,思考自己獲得成功主要依靠哪些因素?因此可以以主題內(nèi)容為依據(jù),將遷移目標定為:Students can analyze the factors of success through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thinking。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注重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并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互動討論交流中碰撞思維火花。學生需要對以下內(nèi)容進行持續(xù)理解:Students need to analyze their own success factors and better improve themselves。 這同時也是“逆向設計”中的遷移目標。為了幫助學生進行深度持續(xù)的理解,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①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 in your mind?②What are your successful experiences?③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to your success?④Why you need to master the success factors to succeed?上述問題設計是圍繞學生“理解層次目標”進行的,它們都有一個核心的關鍵詞,即“success”。學生通過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并與他人進行交流討論,最終達到對所學內(nèi)容的深層理解的目的。在確定好遷移目標和理解目標后,教師進行設計語言能力目標,即Students need to apply proper word grammar to express successful topics。通常設置這一目標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實現(xiàn)遷移目標和理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