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小
摘要:2020年,線上教學與我們不期而遇,“空中課程”學習給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老師與學生、伙伴與伙伴隔空相望,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行為習慣都不盡如人意?;诖?,本文從線上班集體建設的角度出發(fā),帶領學生在網(wǎng)絡“云”中,發(fā)揮班級凝聚力的強大力量,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和共同進步。
關鍵詞:網(wǎng)絡;凝聚力;班集體;實踐策略
一、班級論壇:巧妙把握大方向
班級論壇,即班級學生可發(fā)表議論的平臺。去年,筆者所在市縣舉辦了一系列班主任論壇、新苗論壇活動,這里便是借用了這個概念。和線上班會課不同,班級論壇是學生的主場,更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榜樣的帶動作用,在班級論壇中,每一個上場的學生都是“行業(yè)標桿”,每一位發(fā)言的同學都值得豎起大拇指。有的班主任可能會說:“讓一些優(yōu)秀學生上臺講講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就能帶動其他學生?”當然不是,班主任首先要轉變兩個觀念。第一,班級論壇分享的主題切口要小,這就要求班主任重新認識“優(yōu)秀學生”和“榜樣”的概念;第二,大部分學生不是不想做才不去做,而是因為不知道怎么做,或是嘗試了但因為難以堅持而放棄,這就非常需要小小“引路人”們針對性的指導,而不是大而化之、泛泛而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班主任,空中課堂開始之初便要求學生們根據(jù)課表和自己的生活學習習慣制定好一日規(guī)劃,但交上來的計劃表要么華而不實,完全沒有實操性;要么過于簡潔,只有“上課”和“作業(yè)”兩件事。搖頭嘆氣之余,與幾位同學進行了溝通才恍然大悟。從前學生們只做過學習計劃,哪里做過什么“一日規(guī)劃”,就這樣,第一個班級論壇主題產(chǎn)生了。第一期請了三位同學做客班級論壇,幫助同學制定科學合理的居家生活、學習、運動計劃。三位小達人除了介紹自己的規(guī)劃思路,豐富的居家活動項目,還與同學們熱烈探討了諸如“番茄工作法”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們堅持的學習方法。論壇的主題小之又小,但卻掀起了一股“頭腦風暴”……事實證明,沒有哪一個學生不愿意被表揚,也沒有哪一個學生故意不上進。就這樣,我們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班級論壇活動。
班主任基于目前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的突出問題確定主題,學生們自己準備素材進行分享,介紹自己的做法,和同學進行互動,班主任只起到穿針引線和巧妙把握方向的作用。有了各種各樣榜樣的帶動,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很快形成,在線班集體的凝聚力也不容小覷呀!
二、互助小組:精準解決小困難
線上學習對學生們的考驗更多,空中課堂開展前期,幾乎沒有學生提出過問題或困難,但班級各項活動開展效果卻極不理想。一次小調查,一張問題清單,作為班主任感受到建立互助小組的迫切性。這些問題基本與“學習”和“毅力”相關,不是不能解決,但又無法徹底或馬上解決,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屬于“頑疾”,長此以往學生動力不足。
線上互助小組采用“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的方式,7人為一組,形成“7+1”互助小組。所謂“7+1”是指7個學生,一位家長。初次接觸網(wǎng)絡課堂,家長的參與必不可少,每個小組至少選出一位家長協(xié)助管理,時間充足,耐心細心,有責任心,從成人的現(xiàn)角提供一些必要協(xié)助,這也是經(jīng)過本次線上實踐得出的較優(yōu)模式。結合五年級學生認知發(fā)展特點,組內(nèi)基礎任務也非常精簡,只有兩點:一是問題求助,互相指導;二是成果分享,也是互相監(jiān)督。一周一總結,組內(nèi)評選表現(xiàn)最好的同學進行表彰。
班級的六個小組由線下又轉戰(zhàn)到了線上,幾周開展下來,“個別題目不會做”“無人監(jiān)督”“作業(yè)上交不及時”這類典型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這一次家校攜手,學生們多了一份鼓勵和指導,方向更明確,問題討論更熱烈,小組還開始規(guī)劃起了階段性目標。線上互助小組,不僅幫助同學們精準解決小困難,還成為一個個學習共同體。
三、特色平臺:班級文化信息化
“微時代”下,教育在發(fā)生著奇妙的變化。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班級管理輔助手段,其實并不算新鮮,但在這只能將班集體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特殊時期確實非常有效。班級論壇如何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每周一選的“小組達人”們?nèi)绾芜M行表彰?學生們最終如何整合自己的閱讀觀點?班主任如何對班級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管理?基于此,本班班級微信公眾號應運而生!
以班級論壇為例,活動開始前會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將論壇小達人的風采進行一一展示。展示的內(nèi)容涉及榮譽類型、姓名、風采照片。一場簡單的分享,竟被如此正式而伴有儀式感地大加宣揚,任誰能抵擋得住這份自豪感和榮譽感的誘惑?活動開展后,公眾號也會撰文總結,或記錄論壇中同學們的奇思妙想、或記錄令人哽咽的溫情時刻、或反思,深化活動開展的效果。這一方式不僅讓學生們有了更多展示的舞臺,大大激勵了其他學生朝著這一目標努力,使班級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動力大大提升,還將班級特色文化信息化,讓班級有了一個新的文化陣地,班級面貌也隨之煥然一新。
當然,班級微信公眾號的打造不能只是班主任一人之力,需要全班的共同參與。除了鼓勵學生投稿,為活動撰文之外,還要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學生和家長參與到公眾號的編輯上來?!盎ヂ?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教育,類似微信公號這樣的網(wǎng)絡陣地,并不只是一時之需,良好的經(jīng)營推動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這將是班級生機勃發(fā)的另一扇窗口。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小學“線上班集體”創(chuàng)設的持續(xù)探索實在很有必要。優(yōu)的運行模式,能幫學生解鎖新的技能,更快的適應不斷變化的學習生活。在“云”里,我們創(chuàng)建最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1]李根.“互聯(lián)網(wǎng)+”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探索與策略研究——以“班級視界”微信公眾號的運用為例[J].教育視界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