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子印
摘?要?十九大以來,我國越來越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設。初中教學過程中,道德與法治課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大教學任務。德育科學教學中,教學的實踐性是其教學的一個重要屬性,當初中生獲得一定的道德認知以后,此時學生就能夠在道德情感的作用下做出正確的道德行為。本文將研究重點放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踐行能力培養(yǎng)上,希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踐行能力;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3-0120-01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行為能力,所以,在初中為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堅持“以人文本”,將促進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課堂中,教師需要保持多種教學手段并存,多多利用多媒體設備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過程中加深對相關內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也能夠更好地體會到學習中所蘊含的樂趣,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合作為自己帶來成功的喜悅。
一、培養(yǎng)學生踐行能力的意義
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踐行能力有利于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學中有利于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目標。傳統(tǒng)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并沒有打破教學的進步,學生踐行能力意識不足,踐行活動做得并不到位,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的實施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增加自身的愛國情懷,建立民族團結意識。無論從微觀還是宏觀的角度來分析,當學生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踐行能力重要性的時候,此時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才更容易得以實現(xiàn)。
二、道德與法治課學生踐行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內心認同感較弱
教學中,教師如果將自身所樹立的榜樣作為外化的話,那么學生對于教師教學所表現(xiàn)出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操等方面就屬于一個內化的過程,但是當下有很多學生其內心認同感較弱。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生出現(xiàn)知行不一的學習情況。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中提升自身踐行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也沒有從內心接受所學習到的知識,這也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參與到道德與法治學習中的積極性。
(二)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僅僅注重對相關知識的灌輸,并沒有將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放于首位,使得學生失去了自主發(fā)展的空間。教師在對待學生學習問題上常常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重視。在這一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雖然擁有了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但是其踐行能力卻較低。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養(yǎng)學生踐行能力的措施
(一)激發(fā)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的興趣
學生在學習中都具有自我學習需求,所以,教師就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參與到與人交流中,讓他們更好地去觀察社會,討論相關內容。這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教學游戲,增添教學的趣味性,在不斷提升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踐行能力。
(二)加強拓展教育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生活關系十分密切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要想落實教學質量,教師們就需要充分尊重這一課程的實踐性。所以,教育者需要深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善于利用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的思考,在不斷地拓展中加深課程的教學深度,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踐行能力。
(三)增強體驗活動
新課改提升了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要求,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對所學習到的內容進行親身的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優(yōu)良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在不斷地體驗中加強實踐活動。當學生完成體驗活動以后也會對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以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產生親身的體驗,進而有效提升踐行能力。例如,在教授“與人交往”相關內容時,教師在完成課堂理論講解以后,很多學生真正來到生活情境以后就難以堅持自身所具有的觀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讓學生多多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地與同學、教師、家長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掌握更多與他人交流的技巧,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自身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的踐行能力,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總之,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其教學目的就是立德樹人,讓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踐行能力培養(yǎng)中所存有的問題,能夠按照教學標準為學生設計相關的教學。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課堂,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而讓自己在不斷地踐行中深刻領悟相關知識內容。
參考文獻:
[1]呂圓圓.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分析[J].教書育人,671(13):15.
[2]蔣喜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三個“關鍵詞”[J].華人時刊·校長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