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瀾
摘 要: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中存在的差異程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指導,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較好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活動。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英語的重要性。而且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guān)鍵時期,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能具備扎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那么學生就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與成長。然而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語言天賦,所以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運用,是實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可以巧用分層教學來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關(guān)鍵詞:分層教學;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分層教學從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學習條件的實際出發(fā),通過答問分層次、評價分層次、訓練分層次以及輔導分層次等具體的實施策略,創(chuàng)造“因材施教,分層指導”的環(huán)境,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chǔ)上獲得發(fā)展提升。分層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能夠讓課堂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能夠讓不同層次基礎(chǔ)的學生都能在整體建模的框架下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一、巧用分層教學,優(yōu)化小學英語聽力教學
聽、說、讀、寫是語言的重要學習活動,而其中的聽又是重中之重,就像我們小時候的牙牙學語,也是建立在大量傾聽的基礎(chǔ)上的。所以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要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整體的學習框架,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chǔ)上獲得發(fā)展與提升。
例如,Sports這一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能根據(jù)錄音材料完成有關(guān)運動信息的聽力任務。那么教師就要在備課階段,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特點,確定好聽力內(nèi)容中的重點語句,即聽力內(nèi)容中含有關(guān)鍵信息的語句。因為班級學生有著一定的層次差異性,所以教師可以將聽力內(nèi)容播放四遍,要求英語聽力能力強的學生,聽過三遍之后就能明白其中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英語聽力水平一般的學生,聽過四遍之后能夠明白主要內(nèi)容。然后教師要一邊呈現(xiàn)聽力內(nèi)容中的詞匯句型,一邊進行播放,進而讓聽力水平比較欠缺的學生能夠熟悉聽力內(nèi)容,然后再次進行不帶詞匯的聽力內(nèi)容播放。教師則可以對聽力內(nèi)容中的重讀、連讀以及關(guān)鍵信息點等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聽有所獲。而且經(jīng)過重復性的播放,聽力能力強的學生會理解聽力內(nèi)容中重要內(nèi)容,而聽力水平欠缺的學生也會有所進步。
二、巧用分層教學,優(yōu)化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英語科目中的詞匯就像是語文科目中的漢字一樣重要,就像是英語這一語言大廈的地基建設一樣重要。學生只有具備了扎實的詞匯知識基礎(chǔ),才能更好地展開閱讀和寫作,才能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可以說,詞語教學既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又是詞匯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光要熟練朗讀詞匯就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更何況還會有詞匯的拼寫與不同詞匯組合的運用,所以詞匯的記憶與運用對小學生而言是比較難的。尤其是對于一些語言天賦比較差的學生而言,英語詞匯的聽寫有可能會讓他們懷疑人生。所以,教師要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展開層次性的詞匯教學,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靈活運用相應的詞匯。
例如,Sports這一單元中涉及的詞匯主要有badminton,pingpong,soccer,basketball,favourite,football,sport,some,any,wear等,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對詞匯進行整體建模,學生要在記憶各類運動詞匯的基礎(chǔ)上,理解some和any的區(qū)別。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設計一個整體的詞匯教學框架,如由詢問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開始,What sports do you like?學生會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愛好,回答相應的運動內(nèi)容。進而教師就可以由sport這個詞匯開始,讓學生學習羽毛球、乒乓球、英式足球、足球以及籃球等關(guān)于運動的詞匯。然后教師要結(jié)合單元內(nèi)容中的重點句型,讓學生明白some和any的區(qū)別,如Do you have any ping pong balls?There are some ping pong balls in the ground.等。當然,課堂詞匯教學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學生之間又存在個體差異性,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內(nèi)掌握所有的詞匯知識。所以教師要制訂層次性的教學目標,并對學生展開層次性的要求。如只要英語詞匯能力強的學生能夠聽說讀寫單元中的重點詞匯,英語詞匯能力欠缺的學生能夠認讀單元中的重點詞匯,那么就是完成了詞匯教學任務。然后,課下教師要督促沒有完全掌握英語詞匯的學生展開讀寫,并在下一節(jié)課堂中展開檢查,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能力展開詞匯的學習與記憶。
三、巧用分層教學,優(yōu)化小學英語音標教學
音標就像是語文科目中的漢語拼音一樣,只不過,語文科目教學是先教學生漢語拼音,而英語科目教學是先教學生詞匯和句型,學生有一定基礎(chǔ)后再引導學生學習音標知識。語文科目之所以會先教漢語拼音,是因為學生有一定的漢語基礎(chǔ),他們很清楚地知道“媽”這個漢字,讀作“mɑ”。英語科目中,當學生知道“mother”讀作“|?謖m?蘧?奩?藜(r)|”后,再讓學生學習|m|,學習|?蘧|,學習|?奩?藜|等音標就會比較容易。而且鑒于學生語言天賦的差異性,教師同樣可以將分層教學法運用到音標教學中。
首先,教師要制訂層次性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所以層次性的教學目標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假設教師要教學28個輔音字母的發(fā)音,那么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定為:班級中的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讀出所有輔音的音標,能夠分清哪些音標是清輔音,哪些音標是濁輔音,哪些音標是鼻音,哪些音標似拼音,哪些音標是半元音。班級中的少部分學生能夠準確認讀所有輔音的音標,并對輔音的分類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層次性的練習。音標的正確朗讀,需要學生進行反復性的聽讀練習。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課件,進行音標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掌握各個音標的發(fā)音技巧,并展開一遍遍的跟讀練習。教師也可以親自進行課堂上的示范朗讀,從而讓學生展開一遍遍的朗讀練習。
再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層次性的引導。如果學生學會了單個音標的發(fā)音,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音標拼讀的學習。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單個音標的發(fā)音,那么教師就要觀察學生的問題所在,進一步進行發(fā)音技巧的示范,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
四、巧用分層教學,優(yōu)化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際,所以英語口語表達是學生必須要形成的一種能力。然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也會表現(xiàn)在口語交流中,所以教師同樣要將分層教學有效地運用到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形成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Sports這節(jié)課旨在引導學生運用英語表達運動愛好方面的內(nèi)容。那么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圍繞運動愛好方面展開口語交流。并且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口語交流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競賽。即,學生可以自己創(chuàng)編對話,也可以選擇教材中的一段對話,作為小組的口語對話內(nèi)容,口語能力強的學生將其中的語句運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口語能力欠缺的學生就將相應的語句讀出來。小組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詞匯發(fā)音情況,語言表達是否流利以及是否進行了脫稿交流等情況,給予適當?shù)姆謹?shù)。
英語教材中可供學生口語交流參考的內(nèi)容是比較少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英語繪本內(nèi)容展開口語表演活動。如學生閱讀過Father and Son這本書之后,學生可以分別扮演故事內(nèi)容中的父親和兒子,將其中的故事內(nèi)容,通過一定的語言和動作表演出來。同樣,口語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脫稿表演,而口語能力欠缺的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語言朗讀出來。如此,每一個學生都能運用英語展開表達交流。
五、巧用分層教學,優(yōu)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活動是一項考核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學習活動,學生必須要建立在扎實的詞語、重點語句以及語法的基礎(chǔ)上,才能理解段篇中的主要內(nèi)容,才能獲得需要的信息。英語基礎(chǔ)扎實的學生,能夠準確地明白每一個詞匯和語句的含義,所以他們就能獲得更加全面的信息。而英語基礎(chǔ)欠缺的學生,他們對重點詞匯和語句的理解存在欠缺,所以在準確獲取信息方面也就存在欠缺。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展開層次化的閱讀教學活動。
例如,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在這一單元中,有一篇Freddie寫給Peter 叔叔的信,在信中,F(xiàn)reddie詳細地表達了他們計劃在夏令營中做的事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寫出他們計劃在夏令營中做的所有事情。小組合作模式下,每一個學生都要展開自主作答,然后小組學生聚在一起,互相分享與交流,共同獲取信中的主要內(nèi)容。
在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這一單元中,還有一段關(guān)于Jenny去年暑假和今年暑假旅游的對話。教師可以在課前結(jié)合Jenny的描述,對整個對話內(nèi)容進行整體建模,設計出層次性的問題,并將難度較大的問題留給英語能力強的學生,將難度較小的問題留給英語能力欠缺的學生,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如“What will Jenny watch on the sea?”這個問題相對而言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教材中就給出了詳細的答案,“I will watch the ships and boats on the sea”,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基礎(chǔ)稍微欠缺的學生進行回答。對于英語基礎(chǔ)比較好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其運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整段內(nèi)容,進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總而言之,既然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事實,那么教育教學就要遵循學生的學習特點,就要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進行整體建模,建立一個整體的教學框架,并展開分層教學,從而讓課堂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黃新友.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淺析小學英語分層教學、分層布置作業(yè)[J].新課程(上),2016(2).
[2]關(guān)驍.定向選擇,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4(12).
[3]朱燁.淺析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挖掘情感主線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