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君玫 余玲 周小翔 楊志宏 羅薇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對高校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概念、發(fā)展現(xiàn)狀和評價方法進行梳理,體育課堂評價的研究發(fā)展歷程從描述性評價到量化評價、過程評價、多元評價過渡,重點介紹體育課堂評價方法之一的SOFIT以及其研究應用現(xiàn)狀,提出嘗試構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標準,以使之符合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實際情況。
關鍵詞:高校? 體育課堂評價? 體育教學? 研究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807.0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a)-0086-03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IA Junmei? YU Ling? ZHOU Xiaoxiang? YANG Zhihong? LUO W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8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o sort out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evaluation changes from descriptive evaluation to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and multiple evaluat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status of SOFIT classroom evaluation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the attempt to build a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in line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of PE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ituation
在《漢語詞典》中,“評價”指的是對人或事物所具有的價值的衡量。Airasian,P教授將評價定義為收集、分析、解釋信息并作出決定的過程[1]。體育課堂評價是圍繞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收集學生活動水平和教師行為的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評估。高校體育教師通過對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活動情況、體育課程學中所采用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學習過程的數(shù)據(jù)收集,并進行分析和整理,促使教師積極改進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1?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現(xiàn)狀
1.1 描述性評價
1978年頒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規(guī)定了體育教學評價標準。文獻資料較少,大多對教師教學采用描述性評價,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將獲得的學生體育成績數(shù)據(jù)評價教師教學表現(xiàn),評價方法僅以百分比或平均值計算[2]。這種方法對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評價沒有重視,失去了評價的有效反饋功能,對激勵學生進行體育課程學習,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和改進體育教學方法等方面并沒有太大的效果。
1.2 量化評價
布魯姆教學評價理論強調(diào)教學評價的“解釋”“診斷”與“價值判斷”,提出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理論。研究者通過模糊數(shù)學方法對體育教學評價實現(xiàn)定量評價,倡導體育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應予以量化。這種方法利用統(tǒng)計方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程學習之后,對學生所取得的體育學習效果進行衡量,以促使教師改進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
1.3 過程評價
過程評價即對各種評價的工具和方法進行合理使用,對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學習和中期檢查等方面進行評定,并將評價結果向學生反饋,促使學生注意學習方法,以保證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均能積極融入,不論是身體素質(zhì)條件好的還是先天身體素質(zhì)較弱的體質(zhì)弱勢群體均能積極參與體育課堂學習。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不能簡單認為是體育考核、體育達標,不只是學生體育成績,更應關注學生的體育成績的進步度。體育教學評價的效果應促進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提高和教師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1.4 多元評價
應用多元評價方式,促使高校體育課程的開展促進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促使學生自覺、自主參與體育鍛煉,形成堅韌不拔、頑強勇敢的意志品質(zhì),最終使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體育教學評價應將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效果相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研究指出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應關注學生的進步也應考慮學生的差異。于素梅和張健等研究指出應考慮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王占龍等學者指出,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不是簡單的一次性評價,應關注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
2? 體育課堂評價方法
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內(nèi)容和標準,美國專家將其總結為教師描述學科內(nèi)容時是否能用清晰準確和比較幽默的教學語言、是否有適合于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的教學內(nèi)容和進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方法、認真清楚回答學生的提問、在教學中有效利用課堂時間資源和始終保持旺盛的教學熱情和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等6個方面。
2.1 ALT-PE法
Academic learning Time in Physical Education,學生在體育課中有效體育學習的時間。是Stephen Silverman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的一種觀察分析法,是從其他學科教學中移植到體育課中,共包括21個觀察內(nèi)容,轉移、管理、中斷、熱身等一般內(nèi)容;技術、策略、規(guī)則、社交、背景等認知教材;技能練習、分組或例行練習、比賽、體能等活動教材;過渡時期、等待、分心、專心、認知等非動作參與;適度活動、不適度活動、支持協(xié)助等動作參與。在進行中需有3名觀察者對3名被觀察對象每隔12s進行記錄然后統(tǒng)計分析,缺點記錄所需要的人力和工作量很大。
2.2 兒童活動評分量表CARS
從學生的5個不同活動水平進行觀察,記錄學生的活動情況,間隔時間為1min。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強度進行分類,評價學生的能量消耗。包含有5個觀察范圍,如躺、坐等靜止活動(1分);站立臉色變紅、站立進行球類活動(2分);慢慢的步行或者簡單的移動(3分);中等強度的步行或變化率在5%的快速移動(4分);快速步行或是移動非常快達到10%變化(5分)。訓練有素的觀察者能夠根據(jù)這個評分量表真實評估兒童參與體育活動的效果和估算其能量消耗。
2.3? GTS集體觀察法
在一段時間內(nèi)進行集體觀察,并進行相應的統(tǒng)計分析,將GTS觀察法分為合適的行為、從事體育相關內(nèi)容的行為、成功從事體育相關行為3個層次。觀察對象是整個班集體,而不是特定學生。
2.4 體育課密度
體育課密度是指在一節(jié)體育課中,教學活動、教學輔助活動與上課總時間的比例,包含有教師指導、學生練習、學生相互觀察幫助、學生練習后的休息和教師的組織措施等5項。
2.5 運動密度
運動密度指學生做練習的總時間與課堂總時間的比例。從我國體育課堂教學評價而言,學生做練習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和環(huán)境條件等安排每次課的運動密度,促使學生有效掌握體育運動技術。
2.6 SOFIT
SOFIT即System for Oberserving Fitness Instuction Time,也稱之為體能教學時間觀察系統(tǒng)。在課堂評價時,主要通過SOFIT記錄表記錄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水平、學生所處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和教師如何進行課堂干預等數(shù)據(jù),評估在體育課堂中的教學情況。
Christina A. Taylor等研究指出,SOFIT評價方法比兒童活動評價標準更具有適用性,可以很好地記錄數(shù)據(jù)。Stephen Silverman指出,SOFIT方法相比較ALT-PE方法而言,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工作量要小很多。Puhl J認為兒童活動評分量表CARS觀察的維度比SOFIT方法少,只有學生的活動情況。Paul J. Rowe等驗證了SOFIT對于測量兒童身體活動水平的有效性。Nell Faucette研究指出在體育課堂教學評價時采用SOFIT方法記錄,能夠對學生技能學習產(chǎn)生良好影響,可以促進學生每周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和提高學生身體運動水平。Verstraete S等實驗表明,學生的MVPA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的MVPA值增加了14%。
汪曉贊指出在體育課堂中正確使用SOFIT記錄信息并予以反饋給教師,將有利于教師調(diào)整課堂教學的運動符合,提高學生的活動水平MVPA;張革指出SOFIT評價工具比練習密度評價更方便,SOFIT操作起來很容易。在大規(guī)模調(diào)研中使用SOFIT對青少年MVPA體力活動進行測量,準確性很高,效果可以與ActiGraph GT3X+加速度計相媲美,優(yōu)于Polar心率表。洋正杰指出SPARK課程使用SOFIT評價,能夠讓教師及時獲取學生體育活動、課外體育運動鍛煉的數(shù)據(jù),促使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
3? 結語
針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評價的研究現(xiàn)狀,若能以SOFIT評價作為評價工作,記錄大學生的體育活動水平、體育教學環(huán)境(包含教師課堂教授、安排的技能學習和訓練、體質(zhì)健康測試等),及時反饋給教師予以改進,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王秀豐.基于翻轉課堂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9):111,113.
[2] 馬春銀,劉鎏,張子璇.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體育教學評價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J].山東體育科技,2019,41(4):59-64.
[3] 石松源,張麗.甘肅高校體育第二課堂開展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高教學刊,2020(8):41-43.
[4] 于素梅.核心素養(yǎng)培育背景下“樂動會”體育課堂教學方式[J].體育學刊,2018,25(5):74-78.
[5] 章建波.關于高校體育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132-133.
[6] 林辛.高校體育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1):156-157.
[7] 肖新橋.以綜合職業(yè)能力為導向創(chuàng)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新體系[J].科技資訊,2015,13(2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