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
摘 要:對于小學信息技術網絡化教學這一塊,教師常常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操作技能,在小學生接觸變化萬千的網絡時,卻疏忽了學生的道德意識。主要就蘇科版的小學信息技術網絡模塊教學展開探討,并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網絡模塊;教學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信息技術,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眼界,而且他們被網絡各種各樣的模塊所吸引。一方面,學生要打下學習基礎,不斷地提高技能;另一方面,還要讓他們樹立網絡道德觀念。尤其是小學生,剛接觸網絡時,誘惑他們的東西非常多,孩子們的自我約束力較差,這就需要教師正面引導學生在使用計算機進行學習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不看與學習無關的不良信息,對別人的知識產權給予保護和尊重,在網絡化時代能夠自行判斷出信息的真假等,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下載信息時,要尊重知識產權
由于小學生對新鮮的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學生接觸網絡時,作為教師我也有過多的擔心,害怕學生會被不良的網絡環(huán)境影響,擔心他們身陷網絡不能自拔等。為了讓我的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能夠正確地利用網絡,我是這樣引導的:
例如,在學習下載網上信息的內容時,其中包括如何在網頁上面搜索想要查找的對應圖片和文字。學生學完之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經過學習和操作,已經掌握了怎樣在網頁上搜索圖片,也學會了如何下載,那么我們怎樣利用這些信息來完成作品的制作呢?之后學生開始對自己做的作品加以修飾,學生完成作品后,我從字體的大小、顏色、圖片和文字的組合方面給予了評價,經過學生認真的修飾,學生的作品足可以吸引眼球。接下來到了我和學生對課堂知識點進行總結的環(huán)節(jié),需要反思的是,在課上,在對作品進行反饋和評價再到總結知識點,這是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的基本流程,從學生下載信息來看,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主題,這說明學生已經掌握了網頁搜索信息和下載資料的方法??墒?,學生在使用網絡時,還是很盲目,很多學生認為網絡是個無窮無盡的世界,想要什么資源在網上都能找到,而且還被自己占用。隨著課程體制的改革,對小學信息技術網絡模塊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學生必須對知識產權有正確的認識,在使用信息技術時,要由道德行為和法律來約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學生不僅要會學習,還要遵守網絡環(huán)境,進而養(yǎng)成好的習慣。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呢?
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我經常對學生采取多問的方法,比如在添加文字時,我就會問學生是不是自己寫出來的。有的學生說是從網上復制過來的,這時我借機引導學生不可以隨意摘抄和復制他人的信息,我們可以借鑒他人好的文字表達方式,但是絕不能在學習中投機取巧,只有通過自己寫文字、自己拍作品,之后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才能獲得學習的踏實感和成就感,最后我提醒學生,網絡上的很多信息并不能占為己有,很多作者寫的信息是有知識產權的,我們不能拿過來自己用,借鑒和學習固然是好的,但是我們應用時一定要在下面標注信息的來源。這樣做,是為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如何利用好網絡,促進我們的學習。
二、安裝軟件時要嚴格按照軟件安裝流程
在給學生講下載和安裝軟件的教學內容時,我首先明確了教學的內容,其中包括學習如何下載和安裝軟件。例如,在教學中我向學生列舉了迅雷軟件的安裝,我首先提示學生,只有下載完文件之后,并按照步驟安裝完成,軟件才能使用。安裝軟件這節(jié)課我讓學生按照書本進行自主研究和學習安裝。學生安完以后,針對安裝的問題我和學生展開了討論,有的學生在安裝完成后,發(fā)現(xiàn)電腦桌面不止一項操作軟件,比如說我們在安裝迅雷下載器時,在單擊完成按鈕之前,可以將迅雷看看前的選中標志取消,就不會在桌面產生多余的軟件。通過學習軟件安裝,我們知道每個軟件在安裝時,都會默認彈出軟件自身的協(xié)議一項,大部分軟件默認在“同意”前是空著的,用戶需要自行選擇才可以。在學生學習時,多數(shù)時候我們只關注學生會安裝就行,卻經常忽略了軟件安裝協(xié)議。
因此,筆者認為安裝軟件時一定要尊重開發(fā)者,安裝時嚴格按照協(xié)議才會知道哪些是安裝時必須注意的事項,哪些是有危害的,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軟件安裝時間,而且還能減少麻煩。
三、學會保護好個人的隱私
在學習微信空間使用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微信作為一種有效的通訊工具,利用網絡可以給他人發(fā)語音、輸入文字和發(fā)送圖片,微信被人們廣泛使用。經過課前的互動,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微信很熟悉,說過節(jié)時候經常拿爸爸媽媽手機搶紅包。之后我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的內容就是學會使用微信加人,并會用微信語音聊天功能。對小學信息技術網絡模塊教學進行反思,教師要站在教育前沿,讓學生了解和認識新技術,同時在接觸網絡化產品時,也要提高警惕,增強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比如在用網絡QQ、微信與他人交流時,如果遇到陌生人詢問自己的情況或者涉及個人的隱私時,教師要教會學生不能輕信陌生人,也不能將自己的身份證號等個人的信息透露給對方,也不要在網絡上隨便接受陌生人的見面邀請等,以防止自身受到危害。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更為關鍵的是要在學習的同時教育好每個學生,如何在虛擬的網絡中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如何遵守網絡相關協(xié)議等。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和親自體驗網絡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有利影響,同時還要反復強調小學生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小學生情感上的認知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方面,都需要經歷長期的教導,在這期間,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摸索教學經驗,并時刻反思,以抓住教育的最有利時機。
參考文獻:
[1]周小崇.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2019(10).
[2]許歡.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課堂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2019(1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