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佳麗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構(gòu)成,承載著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重要職能。本文分析了新課標背景下江蘇文言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新課標政策下江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對策建議。
關(guān)鍵詞:新高考政策;江蘇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128-1
高中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重要組成,在傳承優(yōu)秀文化、頌揚民族精神、培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職能中擔負著重要的作用。新高考政策對文言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此為切入點,探究了新高考政策下江蘇文言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新高考政策下江蘇文言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
1.教師文言知識欠缺
我們教師在文言文篇目的具體教學中,必然涉及到一定的文言知識。例如古代的文學文化常識,文言文字詞句的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現(xiàn)象,文言文篇目中相關(guān)的寫作特色等知識,它們分散在不同的文章中。對于這些知識,我們教師是否都能熟練地掌握,靈活地使用,會不會遇到問題抓耳撓腮,值得深思。
2.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我們高中語文教師所采用的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很多情況下是到網(wǎng)上下載一個課件,同時結(jié)合教參,做一次性的備課,然后,在課堂上,做一個“字字落實”的課件播放者。這種“照本宣科”現(xiàn)象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深思。
3.學生學習消極被動
學生學習文言文,應當從初中算起,但對于如何學習文言文很少有學生會思考。至于在參加考試后,取得了不理想的成績時,也很少有學生會去反思自己做錯的原因。
4.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
文言文有很多地方與外語學習是相通的,比如,外語水平的高低,英文詞匯的積累是基礎,同樣,文言文水平的高低,文言詞匯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而我們的學生幾乎不可能專門去背記文言詞匯。
二、新高考政策下江蘇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
1.構(gòu)建正確的師生關(guān)系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語文教師應設計情景化、角色化、生活化、經(jīng)典化的活動形式,鼓勵學生參與、激勵學生體驗,使學生真切、自然、輕松地實踐語言活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一定不能在教學上自以為是,盲目自大,我想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只有適應“我”的份,要明白,我們既是教者,也是學者,學習者,更應該是一個思考者,做教師,就要做一個始終謙卑,不斷學習,不斷思考的教師。同樣,學無定法,作為學生的你,也完全不必五體投地,對教師唯命是從,毫無思考,全部接受,完全如木偶般機械麻木,要懂得,做學生,就要立志做一個會思考的學習者。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絕對不能只考慮教什么內(nèi)容,而是要啟發(fā)、引導學生去愛。愛的激發(fā),是學習能否有效果的關(guān)鍵,當然光有對語文學習的滿腔熱情,卻不去“實踐”、操作,那些情感也終究會在遇到困難、失敗時,受挫。只有實踐,在實踐中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不斷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才會讓學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3.挖掘文言文教材基礎價值
文言文教學應該以讀文為主,同時兼顧讀史,在讀中梳理文言文閱讀解義的基本方法,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生通過之前預習誦讀,聽講記筆記這兩個習慣的養(yǎng)成,到了第三步,就應該注重養(yǎng)成及時復習鞏固,歸納整理的習慣。在文言文學習的不同階段,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學。在學習過程結(jié)束后,就應對所選的內(nèi)容及時進行歸納整理。
4.強化對敘事類文言文閱讀指導
蘇教版必修教材的文言文篇目中,存在大量的敘事類文言文,如先秦的諸子散文、唐宋八大家散文、明清散文,又如《左傳》、《史記》等,在這些文體的文章中,有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塑造,有對自然景物的傳神描繪,更有對歷史人物的傾情刻畫等。教師不僅要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敘事類文言文閱讀的指導,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做好“以讀促寫”的指導。比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時,我們應告訴學生記敘文寫作要有起伏的情節(jié),跌宕的情感。在學習《鴻門宴》時,我們要提醒學生記敘文中要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來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
5.整合篇目,注重教學側(cè)重
蘇教版教材的編寫者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推出了全新的主題板塊教學的教材編排形式。在高一年級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挑選寫人敘事、寫景抒情類的文章,以便于學生在讀懂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借鑒古人寫人敘事、寫景抒情的方法,指導自己高一階段的記敘文寫作。高二年級,當學生學寫議論文時,我們則可以把古文中議論說理等文體的文章整合起來,編寫在一起,以達成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最佳效果。
6.教學方式,強化同中有異
所謂教學方式的同中有異,“同”指的是基本方法相同,“同”是指同為誦讀法;“異”是指實際方法應靈活多樣,“同中有異”是指教師可以根據(jù)文言文篇目的特點,做適當調(diào)整。首先,誦讀法是基本方法。想要掌握古人用詞造句的意義,句子表達的規(guī)律,必須張開嘴誦讀。當然,只是張開嘴,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后一個字,只做到“眼到”、“口到”,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誦讀,還有做到“心到”。其次,是教學方法中的“異”。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文章是固定不變的,但學習文章的學生是不同的,學生學習的年級也是有異的,作為教學活動組織者和開展者的我們,絕對不可能只采用一種教學方法走天下,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靈活教法,以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志異.新教材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江蘇教育學院報,2017.
[2]蔚峰波.淺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J].現(xiàn)代閱讀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泰州市第三高級中學,江蘇 泰州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