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華
摘 要:政治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文章分析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方法策略,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為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學習興趣;生活實踐;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1-0023-02
道德與法治課堂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旨在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質(zh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傳統(tǒng)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提不起學習興趣。因此,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的當務之急。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靈活運用,以及導學課的精心設計和鼓勵表揚等,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使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進而為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一、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一些教師在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的時候,總是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來傳授知識。這些教師忽視了道德與法治課是需要共同討論的一門學科,他們的填鴨式教學會使學生覺得非??菰?,降低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使學生通過與教師的溝通交流學到更多的知識。
(2)不重視理論和生活實踐的結合。一些政治教師在教學時不重視理論和生活實踐的結合,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以及興趣與性格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而且這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只會死板地學習理論知識,在遇到具體的案例和生活實際問題時,不能靈活地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
(3)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一些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單一,使得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時候,覺得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甚至會從心理上抵制這門學科。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還會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沉悶,不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既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只有不斷改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產(chǎn)生極大興趣,真正體會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魅力。
二、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jīng)比較普遍地運用在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并且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師生互動。道德與法治教材上有一些漫畫配圖,配圖與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巧妙銜接,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所以,教師可以將這些漫畫和圖片等引入課堂教學中,并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進而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
(2)精心設計導學課。一般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導學課,而導學課質(zhì)量的好壞還會直接影響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整體效果。所以,教師要精心設置導學課,通過認真的準備和巧妙的安排,為后續(xù)的課程展開奠定好的基調(diào)。生動有趣且有創(chuàng)意的導學課,會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有進一步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興趣和動力。在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等,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充滿情趣。
(3)加強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不重視引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只會死讀書和讀死書,這是不符合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的。所以,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注重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高效開展教學,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僅要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所以,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時刻關注社會時事,并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使得學生可以理論結合實際,不斷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4)經(jīng)常鼓勵學生。相比批評和打擊,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會使學生更加有熱情和自信,增強他們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要有耐心,當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論進步大小,都要及時鼓勵和表揚。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可以使學生的“虛榮心”得到很好的滿足,從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不僅能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更有興趣,而且能促進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會根據(jù)自己對教師的喜愛與否來決定是否好好聽課,因此師生關系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如果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很好,那么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時候就會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如果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佳,那么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時候就提不起興趣,自然也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教師要放下身段,與學生用心溝通,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教師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對教師產(chǎn)生親切感,成為朋友式的關系,相互交心、相互信任,以利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結束語
總之,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抽象,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導學課,加強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表揚下,提升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為以后的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璐.培養(yǎng)學生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興趣的幾個細節(jié)[J].教育觀察,2019(26).
[2]張華.生活化教學促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益提高[J].教育評論,2019(05).
[3]韋孟華.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微視頻的創(chuàng)作與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8(14).
[4]梁春蘭.淺談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J].中學政史地,2018(09).
[5]王祥力.立德樹人 以法育心——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建議[J].基礎教育參考,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