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正
摘 要:重視過程教學、直觀教學、學生既有經驗,這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落實這一理念,就要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探索教學的靈活性和豐富性,而游戲化教學則是落實這一理念的有效方式。文章從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游戲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游戲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路徑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0-0080-02
數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數學學習不僅需要計算能力,還需要邏輯思維以及空間想象能力。小學生缺乏這些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容易喪失數學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力。而游戲化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诖耍疚膶τ螒蚧虒W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
1.束縛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這種枯燥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聽不懂教師教授的內容,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找不到科學的學習方法,難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學生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群體,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幫助他們理解所學知識。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一板一眼地進行教學,先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鞏固。這種僵化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思想,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3.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
對于數學而言,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做題,通過大量的練習,形成條件反射,總結規(guī)律,從而在考試過程中獲得高分。大量的練習,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興趣。比如,學生計算能力不強,教師就布置大量的計算題讓學生回家做。這樣的作業(yè)布置,不僅效果不佳,還容易讓學生養(yǎng)成應付了事、消極對待的不良習慣。
二、游戲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游戲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的游戲化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緊張情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教師可創(chuàng)編“豬八戒吃西瓜”的游戲,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加深學習印象。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數學知識是對生活現象的總結,其最早出現也是為了便利人們的生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引入游戲化教學要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一門探究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學科,教師設計科學合理的游戲能夠教會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入探究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在運算、推理的過程中,提高判斷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教師在糾正這些錯誤時應講究方式方法,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3.有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有時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現走神的情況,因此會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導致課堂上該學會的知識沒有學會,做題時不會做。但他們往往不愿意與老師進行溝通,害怕挨批評,即使做題時不會,也不敢問老師。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也會問學生有哪里聽不懂,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學生因為擔心自己說聽不懂,會被同學嘲笑,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說聽懂了。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一個相對放松的狀態(tài),不那么緊張,能夠更親近地與教師進行交流。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敢于提出自己在學習上的疑問,有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游戲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路徑
1.提升學生計算能力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習慣了游戲化教學,為了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教師可以在教授加減法過程中,引入撲克牌游戲,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寓教于樂。在教授10以內的加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可采用如下玩法:兩個人為一組,每人各摸1張牌,算出這兩張牌的和或差,誰算得又對又快,誰就是贏家。一副撲克牌摸完后,再比誰手中的牌多,牌多的就獲勝。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后,可采用如下玩法:兩個人為一組,每人各摸一張牌,一人做加法,一人做減法。比如:一方看到對方的牌是5,而自己摸到的牌是8,但不直接告訴對方,而是把這兩張牌的和13告訴對方,讓對方猜自己手中的牌。如果算對了,這兩張牌就歸對方。摸完后雙方交換再來一次。采用這樣的游戲方式,能提升學生計算能力。
2.幫助學生掌握數量關系與概念
受限于推理思維能力,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能整除、被整除”的概念以及因數、倍數的關系并不是很了解,這也直接導致了解題的困難。而采用游戲化教學能幫助學生掌握數量關系與概念,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因數是小學數學中的基礎概念,將它與撲克牌結合,可以設計成“因數撲克牌游戲”。玩法如下: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每組一副撲克牌,每個學生分得13張撲克牌(撲克牌中的大、小王拿出),由拿到“梅花3”撲克牌的同學先出牌,跟牌的同學不用考慮牌的花色,只要點數是第一個出牌者點數的因數即可,每人每次出牌時間不超過10秒。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會思考哪些牌更容易出去,哪些牌不容易出去,如何才能成為優(yōu)勝者。采用游戲化教學,能夠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習不再枯燥,這也是開展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
3.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
游戲化教學不僅要注重與教學內容的銜接,還要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規(guī)律。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做游戲,讓學生用16張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紙,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看看可以拼成幾種,怎樣拼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在游戲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拼出3種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并計算出周長。在這個拼圖游戲中,教師帶領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yǎng)了學生空間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抽象的幾何圖形知識具像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總之,喜歡玩耍、喜愛游戲是學生的天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游戲化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游戲化教學能力,科學合理地開展游戲化教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重視過程教學、直觀教學、學生既有經驗,要落實這一理念,就要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探索教學的靈活性和豐富性,而游戲化教學則是落實這一理念的有效方式。游戲化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設計游戲,將游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紀麗容.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3).
[2]胡艷霞.游戲化教學: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9(34).
[3]閆芬花.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9(33).
[4]劉洪.以玩促學提升質量[J].基礎教育研究,2019(22).
[5]劉旺福.論引入游戲教學法構建趣味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2).
[6]陸清華.游戲化學習: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路徑[J].數學教學通訊,2019(31).
[7]姚鐵龍.用游戲化教學改變數學課堂[J].江蘇教育,2019(81).
[8]孫靖.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