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紅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責任人,是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和核心,正確認識和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不容忽視的課題。學校多方論證,新德育可以改變班主任職業(yè)倦怠現象,改變班主任老師的生存狀態(tài)和行走方式,幫助師生悅納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校決定以新德育為理論工具傳遞理念,創(chuàng)新路徑,多措并舉,逐步實踐完善,最終形成一條具有風帆特色的促進青年班主任成長之路。
關鍵詞:青年班主任;新德育;成長
一、 提升青年班主任德育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責任人,是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和核心。班主任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人格風采、德育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正確認識和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不容忽視的課題。
學校需要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通過學校調查、分析:在現有41名班主任中,35歲以下的青年班主任占五分之四。他們富有創(chuàng)造力,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但也存在責任意識和合作意識薄弱等問題。由于班級管理經驗少,在一些突發(fā)問題上對事態(tài)發(fā)展判斷、處理手段都欠缺方式方法。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教師個人成長,影響了學校整體教育水平。
學校多方論證,發(fā)現“新德育”的核心是主體性喚醒、正能量傳遞、全人格培養(yǎng);“新德育”信仰真善美,歸宿愛與自由,讓孩子在成長中享受生命,讓老師在奉獻中體驗價值。新德育可以改變班主任職業(yè)倦怠現象,改變班主任老師的生存狀態(tài)和行走方式,幫助師生悅納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校決定以新德育為理論工具,在德育活動中逐步實踐完善,最終形成一條科學、成熟并具有風帆特色的促進青年班主任成長之路。
二、 提升青年班主任德育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
(一)建構部委,初步實踐
為加強青年班主任教師德育管理能力,不斷開拓新思路,學校通過召開研討會,成立新德育核心成員研究會,根據新德育研究方向,化整為零,分工協(xié)作,建構“部委制”模式,成立“正面管教”研讀部、“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班會研究部、“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家長會部等六部門,全面進行學校新德育路徑的探索和實踐改革。
以“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班會研究部為例,部門職能分工明確:部長負責組織班會研究活動,分配各組長任務及考評各組成員活動情況;副部長協(xié)助部長完成各項工作;學習組長制訂研究計劃,搜集班級管理問題,設計班會教案;行為組長督促“新德育”行動研究部成員班會開展情況,留存資料;活動組長制成每篇任務。在部長帶領下成員們各司其職有序開展研究工作,組織定期分享交流。通過班主任研究實踐,各部提煉、總結出研究成果,進行全員分享交流。
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實踐,新德育理念在學校班級管理中逐漸鋪開,班主任也逐漸熟悉接受新德育的理念和方法。
(二)多措并舉,創(chuàng)新路徑
一學期的開展,我們有收獲,也有問題。一是新德育培訓的力度不夠,二是青年教師反思不足。學校及時進行了整改。
1. 閱讀培訓
為使班主任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學校提出閱讀+培訓的模式,成立青年教師讀書會,組織青年教師閱讀《正面管教》,堅持每天讀書半小時,做到讀書有體會,讀后有筆記有反思。
由德育處制訂詳細的培訓計劃,每月定期開展兩次新德育培訓。請學校新德育骨干教師對全體班主任進行系統(tǒng)的主題培訓,邀請德育專家朱洪秋教授做《新德育新家教》學生、家長、教師三方家長會談,使新德育理念的學習更系統(tǒng)更深入。
2. 自創(chuàng)手冊
為了讓班主任在研究實踐過程中規(guī)范化、科學化,學校制定了風帆學校新德育工作手冊。手冊首頁是新德育行動研究簡介,重點介紹新德育核心思想和內涵,讓班主任對新德育有一個清晰的整體認知。教師利用WOOP目標模型,樹立本部行動研究目標,通過體驗新德育WOOP目標模型,更熟練地應用新德育工具。手冊含有五次新德育行動研究會議記錄和五次新德育實踐活動記錄,旨在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把新德育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行為。班主任通過實踐、反思記錄下階段性收獲和感悟,對新德育行動階段性研究總結。
3. 運用工具
班主任運用班級部委制、“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主題班會、家長會、家庭會議、選擇輪、魚仔游戲等新德育工具進行班級管理,踐行實踐,收獲頗豐。
●新德育教育工具——“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主題班會。
“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是指育人模式由會前準備、會中組織和會后落實三個階段組成。在會中組織階段又分為分享互動和共識環(huán)節(jié)兩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再加上會前自我思考、會后落實行動的環(huán)節(jié),共計四個環(huán)節(jié)。各班班主任利用“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主題班會模式開展了諸如“如何讓路隊快靜齊”“我是衛(wèi)生小標兵”等主題班會,把教師的價值引領和學生的品德自主建構有機統(tǒng)一起來,將品德教育通過知、情、意、行進行有機滲透。
下面是青年班主任王冠群老師利用班會通過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解決問題的案例:
班會背景:作為新手教師帶班,我遇到了棘手問題:
每學期初,都會請家長幫助徹底打掃一遍教室,但我發(fā)現在半個月后,班里又臟得不成樣子。雖然孩子每天都會值日,但是地上又有各種各樣的小紙屑,窗臺始終有灰塵……對于“強迫癥”的我來說,實在頭疼。
我決定舉行“三階段四環(huán)節(jié)”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發(fā)言,發(fā)揮“主人翁精神”,找到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感,解決班級衛(wèi)生問題。
班會流程
第一階段:班會準備階段
自我認知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
在課前我設計了一個問題:“針對班里的衛(wèi)生情況,你發(fā)現了哪些問題?”提出問題之后,留給學生一周時間去觀察班里衛(wèi)生。課前我給孩子們時間,寫出發(fā)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