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今,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每年都會有一批幼兒,告別了自己幼兒時期的學習與生活,步入小學進入屬于自己的學習旅途。從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生活到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活,這些孩子共同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幼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是每一位教師面對的重要難點之一。這些都揭示了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
關鍵詞:幼小銜接;策略;學習品質
幼小銜接是整個教育階段中第一個重要的銜接環(huán)節(jié),銜接得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幼兒未來的長遠發(fā)展,因此,這一問題越來越得到較大的關注與重視。所謂“幼小銜接”,泛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家長、學校、幼兒所參與的活動,可視為幫助幼兒銜接幼兒園和小學前后學習環(huán)境所付出的準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為幼兒的近期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這說明幼兒園有為幼兒入小學做各種銜接工作的責任和義務,這對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有重要的意義。
一、 幼兒教育中幼小銜接的主要策略
(一)給予幼兒心理適應期
針對幼兒園的孩子,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告訴他們,他們都長大了,即將成為光榮的小學生,進入新的學校學習、生活。這樣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有用的知識,交到更多的朋友。在此期間,教師還可以向幼兒生動地描述升入小學后開展的各種各樣的活動、有趣的事情等,讓他們從內心向往屬于自己的小學生活。同時還可以帶領幼兒到將要就讀的小學參觀,并介紹這些小學的學習紀律以及學習情況,讓幼兒熟悉校園的生活,并為自己即將步入小學校園感到由衷的自豪。
(二)培養(yǎng)幼兒的紀律意識
在幼兒時期應適當?shù)嘏囵B(yǎng)幼兒的紀律意識,幫助他們了解什么是規(guī)則,什么是責任,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需要遵守規(guī)則,并學會如何變換在不同環(huán)境中自己需要承擔的角色。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懂得責任的重要,認真地對待屬于自己的學習任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讓孩子們做到這些,教師還應該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讓幼兒承擔責任,不遷就幼兒一些任性的行為要求,讓他們明白為什么有些事情不能做,這么做會產生什么后果,并要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讓幼兒形成良好的紀律意識、責任意識,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做好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
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要幫助幼兒做好知識經驗的準備、學習的心理準備,并且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品質。用游戲的方式幫助幼兒建構知識經驗,逐步滲透一些認知概念。例如,在玩積木的時候,告訴幼兒,這些積木都是什么形狀,引導他們探索積木為什么有時候能夠摞起來,有的時候就會倒塌;在平時吃水果時,可以引導幼兒練習數(shù)數(shù);在玩汽車城游戲時,可以滲透一些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知識;還可以讓幼兒在廢舊報紙上,圈出自己會讀的漢字并數(shù)出他們的個數(shù)跟同伴比較等,為將來步入小學的學習做好準備。
(四)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幼兒園教師可以經常給幼兒講述故事,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能力與閱讀興趣。隨著幼兒對閱讀興趣的提高,以及閱讀能力的逐步加強,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一起閱讀、討論他們喜歡的故事,談論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進行故事表演等。以此來增加他們與書對話的經驗,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二、 家庭教育中的幼小銜接
(一)家庭教育對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與時代的不斷進步,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幼小銜接的完成程度。家庭與幼兒園共同合作,幫助孩子們順利完成幼小銜接,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家園共育的共同目標。幼小銜接工作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但僅依靠幼兒園,是難以實施有效的幼小銜接工作。因此需要家庭與幼兒園教師經常溝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這個重要的神圣的使命。
(二)現(xiàn)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問題
現(xiàn)今不少家庭已經了解到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對幼小銜接的工作一直處于片面的、負面的理解層面。認為幼兒園與小學的過渡,是決定自己孩子將來在學習生涯是否走在前沿的關鍵。因此不少的家長過分注重幼兒知識的學習,讓幼兒過早地認識漢字,做算術題,同時對幼兒園施加壓力,要求幼兒園禁止做游戲活動,提前教授小學層次的知識點,希望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系統(tǒng)的、正規(guī)的練習,這些拔苗助長的做法,嚴重地打壓了幼兒對學習的樂趣,與幼兒園原本的幼小銜接工作產生了不小的差異。
另外,雖然有的家長沒有過于強制幼兒學習,但是對幼小銜接的工作不夠重視,缺乏對幼兒正確的行為習慣,以及重要的責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的潛移默化的重點培養(yǎng)。對幼兒的管教放任自流,缺乏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使幼兒漸漸成為社會以及人們所認為的熊孩子。這給幼兒園原本的幼小銜接教育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三、 家庭教育中幼小銜接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提高家長的科學教育水平
要讓家長意識到幼兒園與家庭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家庭與幼兒園應該互相支持,積極合作。從觀念上轉變家長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科學的教育觀念,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二)提高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頻率
經常召開家長會,做好宣傳活動,教師向家長具體說明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目標,達到教育共識。同時幼兒園應開展一些有關幼小銜接等方面的講座,從根本意識上重新構建家長的整體教育觀念,讓家長從心底明確幼小銜接工作并不只是知識層面上的銜接過渡,最重要的是幼兒思維方式、學習品質、學習習慣以及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準備,提高家長育兒水平。
(三)利用互聯(lián)網宣傳指導家長
傳統(tǒng)的教育工作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利用互聯(lián)網等適應時代的交流平臺,與家長進行實時溝通,傳輸新的教育理念,并且針對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問題進行新的整體的傳輸,經常發(fā)送關于教育幼兒的方法策略的文章,讓家長明確自己在家里應該盡的職責,端正自己對幼小銜接工作的認識,明確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做到家園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四)利用資源進行家長互相監(jiān)督模式
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不少家長在孩子幼小銜接階段喜歡與小學教師互相溝通,因此幼兒園可以與擔任小學教師職務的家長聯(lián)系,開始具體的家長交流活動。邀請他們與其他的家長進行交流,互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談談他們自己的觀念與經驗。讓家長意識到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良好的學習主動性等非常重要,這樣的交流更加具體、親和力度強、說服力高,使家長更加全面地理解幼小銜接工作的意義。
(五)挖掘并發(fā)揮家庭親子活動的教育優(yōu)勢。
幼兒的生活有近一半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家人的關注與言傳身教會直接影響幼兒良好品質、學習能力、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所以幼兒園應該指導家長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多關注孩子,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陪伴。以下是所列舉的兩個例子:
例一,開展親子之間互相講述的活動。家長可以讓幼兒講述或記錄一些自己的所見所聞,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從長輩那里聽到的故事,以及從電視上看的簡短的新聞片段等。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這樣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自己身邊所出現(xiàn)的事物以及事情的關注能力,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注意能力、記憶能力、閱讀能力,以及語言表述能力。同時從另一個方面讓幼兒做好了進入小學能夠主動學習、熱愛學習,并且經常和家長溝通學校趣事的準備。
例二,讓親子之間進行模擬作業(yè)的活動。讓幼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畫一幅畫,并且講述自己畫的這幅畫背后的故事,還可以讓孩子進行前書寫練習等。家長要在旁邊實時指導,怎樣一項一項地完成這些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幼兒會慢慢地形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業(yè)的意識,學會怎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從而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培養(yǎng)了幼兒對完成作業(yè)的興趣以及意識。
四、 要思考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對幼小銜接工作的實行
(一)家庭與幼兒園要互相配合
家庭與幼兒園互相配合,完美利用不同的教育優(yōu)勢與教育時間,這是完成幼小銜接工作的關鍵。幼兒從游戲生活轉變到小學的學習生活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幼小銜接工作。家長與幼兒園教師必須重視這個環(huán)節(jié),有效配合使幼兒更好地,并且快速地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二)家長要不斷變換角色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扮演了各種各樣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要在家庭生活中完成幼小銜接的工作,家長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地變換自己的角色,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從正確的方向引導孩子,家園攜手幫助幼兒順利、快速并且安全地度過幼小銜接階段,讓幼兒成長為一名自信、樂觀、獨立、自主、好學、負責的小學生。
五、 總結
總之,幼小銜接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搞好它需要幼兒園和小學的密切聯(lián)系,需要家長的熱心支持及其觀念的改變,只有大家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幫助幼兒順利度過適應期。
參考文獻:
[1]謝鵬輝.我國幼兒體育幼小銜接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
[2]孫穎.在幼兒教育中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策略探討[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10):157.
[3]馮琳.淺談如何在幼兒園教育中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讀天下:綜合,2019(13):51.
[4]徐海燕.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分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9(4).
[5]蔡巧紅.幼兒教學與游戲融合的作用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7(18).
[6]雷穎.幼兒教學中游戲教學的價值分析[J].山西青年,2019(3).
[7]莊燁.播種子?獲知識:游戲中讓課程更接地氣[J].新課程:綜合版,2019(9).
[8]烏雅很.游戲教學對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5(11).
作者簡介:
于曰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