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學科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據(jù)著越來越大的比重。為增強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有效性,采用微課教學方式進行信息技術授課就成為當前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術必然發(fā)展趨勢。因此,本文基于微課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微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策略;
“微課”的出現(xiàn)結合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并與其他教學手段一起融入課堂教學中。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特色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學習與互動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利用微課所具有的強大優(yōu)勢,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1 “微課”的基本內(nèi)涵及特點
所謂“微課”也被叫作微課程,具有簡單性、隨時性與適用性強等優(yōu)點。簡單性在于微課一般情況下都是十分短小的,有時是一個議題,有時是一個重點,基本上是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疑難問題,對學生十分實用。隨時性體現(xiàn)在微課對于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地點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可以擺脫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愿望。微課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其利用不是單方向性的應用,他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應不同的學生,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針對性的調(diào)節(jié),隨時性地控制課程的快慢,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
2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現(xiàn)狀
首先,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信息技術是一門與網(wǎng)絡和電腦等電子設備密切相關的學科,初中生因為客觀環(huán)境不同,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各有不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所有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導致信息技術課堂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個體需求。
其次,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大部分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授課,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的課程,學生缺乏足夠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動手操作的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
最后,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講究實際操作的課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按照自己演示的順序和過程進行重復的操作和訓練,學生只會“跟著教師做”,一旦缺乏教師的引導,自己就束手無策。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的思想容易僵化,無法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創(chuàng)新和綜合應用。
3 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
3.1 教學目標設計策略
教師在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考慮教學目標的可行性,設定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和具體,能夠對初中生信息技術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保證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開展。其次,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設計的教學目標的要有一定的梯度,保證不同基礎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都能夠達到學習目標。最后,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基于微課的教學目標指引下,能夠利用微課提前預習要學習的信息知識,在課堂上就可以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并及時解決,提高課堂效率。課后,學生還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拓展學習,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
3.2 教學內(nèi)容設計策略
明確主題,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學生怎么把微課看下去?”是否有奇異點?新意點?驚喜點?好的開始的是成功的一半。微課具有視頻播放的特征,可重放、可暫停。在學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可以更仔細地觀看分析。在制作微課時,要明確教學內(nèi)容的操作步驟過程,重點難點細節(jié)要重點突出提示。例如,制作《復制圖像中的向日葵》一課,內(nèi)容上要演示使用仿制圖章的方法,以實例為主題,操作步驟講解層次要明確,同步配以文字描述;選擇“工具”時要有突出圈圈標注,放大鏡頭效果,提示學生重點注意的地方;設置“筆畫”大小,也是標注文字提示信息;定義采樣點時,借助鍵盤【ALT】鍵采樣是難點處,以強調(diào)文字標注出來。這樣就可以告知學生操作到哪步,成敗細節(jié)在哪里,讓學生能更容易地同步跟學,看得明,學得去,操作成功能給學生有真實體驗成功的感覺,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成就感,提高學生再學下去的興趣。微課設計結構要有完整的微教學環(huán)節(jié):(1)知識點引入。(2)教學過程。(3)小結。(4)設疑延伸:設疑思考,延伸知識,作業(yè)布置,討論問題。
3.3 教學方法設計策略
教師在進行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法設計時,要依據(jù)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比如,對于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生不了解,教師就可以采取講授法的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的要點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認知。而對于那些需要通過實踐來完成的信息技術知識,教師就可以采用課后練習法或者演示法直接演示給學生看,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課后練習的方式熟練運用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綜上所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優(yōu)勢是顯著的,但目前應用并未十分成熟,小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示范,他們模仿的學習模式已經(jīng)習慣,對于自主學習還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教師仍然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進一步將微課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提高褚總信息技術教學效率,讓初中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德基.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1):90-91.
[2]包軍寶.基于微課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設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4):136.
朱珂靜 ?桂林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