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志平
[摘 要]在當前倡導“大閱讀”“海量閱讀”的語文教學背景下,兒童的“閑書”閱讀行為指導愈發(fā)受到教師們的重視。在小學五年級一節(jié)民間故事閱讀指導課中,教師從激趣、導法、拓展三個層面展開教學,培育學生的閱讀動能,點亮學生的閱讀航程,引領學生駛向了浩瀚的書海。
[關(guān)鍵詞]閑書;閱讀指導;激趣;導法;拓展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19-0052-02
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先生提倡“海量閱讀”,指出要尊重學生的“語文生活”,容許他們讀“閑書”。兒童正處于閱讀興趣激增、閱讀習慣有待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語文教師應本著“回歸兒童”的教育理念,加強兒童的“閑書”閱讀行為指導,豐富兒童的“語文生活”,引領兒童駕著閱讀之舟駛向書籍的海洋。這里,以小學五年級《走進精彩的民間故事》一課為例,談談兒童“閑書”閱讀行為指導的基本思路。
一、激趣:培育閱讀動能
【教學片段】
(教師講述故事《從前有座山》)
師:聽過這個故事吧?在你很小的時候,爺爺奶奶也許就給你講過這個故事。像這樣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如我們語文課上學過的《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都是口耳相傳的經(jīng)典。告訴大家,它們呀都來自《中國民間故事》這本書。(出示封面)
師:(瀏覽目錄)大家看,《寶蓮燈》《哪吒鬧?!贰短锫莨媚铩贰鼈兌际恰吨袊耖g故事》中的精彩內(nèi)容。人們把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對真善美的頌揚,化成了一個個民間傳說和故事,你講我聽,我講他聽,就這樣口耳相傳,流傳了百年千年,到今天仍然散發(fā)著璀璨的光芒。
興趣是兒童主動閱讀的內(nèi)驅(qū)力。兒童的閱讀動能不是沒有,而是我們沒有去培育和激發(fā)。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以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經(jīng)典故事導入,有助于喚起學生幼時的故事記憶,激發(fā)學生對民間故事的興趣,為開展閱讀指導營造了良好氛圍。
兒童心中有著天然的故事情愫,即便在視聽技術(shù)、多媒體平臺日漸繁榮的當下,兒童對紙質(zhì)書,尤其是優(yōu)秀故事書的閱讀欲望依然是十分強烈的。我們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兒童身上蘊藏的這些潛能,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故事講述、謎語競猜、懸念設置、音樂渲染、畫面展示等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培育、有效激發(fā)兒童的“閑書”閱讀潛能,喚醒他們的閱讀意識,催生他們的讀書熱情,想方設法地將他們領進五彩斑斕的閱讀世界,使他們產(chǎn)生持久的閱讀動力。這種動力愈強,兒童的閱讀興趣就愈濃,“閑書”閱讀也就愈能成為現(xiàn)實。
二、導法:點亮閱讀航程
【教學片段】
(教師出示導學單,指導學生閱讀民間故事《馬蘭花》)
(1)默讀故事,讀完后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2)結(jié)合之前讀過的一些民間故事,想想、議議:這些民間故事有哪些特點?
(學生閱讀后交流、歸納,梳理出民間故事的特點:情節(jié)曲折動人;人物精彩而富有個性;寄托了人們樸素的情感和愿望)
上述教學中,教師精選《馬蘭花》這一經(jīng)典民間故事,精心設計導學單,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歸納民間故事的特點。通過樣本引路、聯(lián)系舊知,指導學生關(guān)注民間故事中的情節(jié)、人物、情感,使學生對民間故事產(chǎn)生了整體認知,實現(xiàn)了由感性向理性的轉(zhuǎn)化,提高了閱讀質(zhì)量和思維水平。
【教學片段】
師:老師這兒找到了幾張圖片,都來自這本書,你認識這些人物嗎?(愚公、阿凡提、魯班……)誰能為我們講一講他們的故事?
(學生簡述故事)
師:聽完這個故事,你對主人公有了怎樣的認識?大家議一議,感興趣的也可以演一演……
師:我們喜歡的主人公們是真善美的化身,故事中出現(xiàn)的反面人物,也都特點鮮明,讀起來善惡分明。他們是每一個中國孩子的童年伙伴,是教給孩子們善與惡的人生啟蒙老師。通過閱讀,我們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故事講述引導學生關(guān)注、品析故事人物,感受他們的非凡個性。學生在喜歡上這些經(jīng)典人物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民間故事,喜歡上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教學中,教師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通過講講、聽聽、議議、演演等,指導學生掌握故事閱讀的基本方法,豐富了學生的閱讀形式,放大了閱讀效果。
兒童的“閑書”閱讀,不僅僅是自主的、個別化的行為,還需要通過交流互動碰撞思維、啟迪智慧、分享閱讀快樂。教師要根據(jù)各年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學生的閱讀基礎,有計劃、有重點地給他們提供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科學方法的指引下提高閱讀效率。教師還要從學生發(fā)展的視角來解讀作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進行深入思考,讓學生更好地看待自己的生活,享受生命的意義。
三、拓展:駛向浩瀚書海
【教學片段】
師:其實呀,民間故事存在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大家來看(出示歐洲各國的民間故事書、阿拉伯故事集、非洲民間故事),讀過這些故事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外國民間故事,簡要敘述情節(jié)或人物)
師:在日常閱讀中,我們除了讀紙質(zhì)的書,還可以讓爸爸媽媽從手機上下載故事APP,聽聽播音員們講述這些民間故事,讓我們的閱讀形式變得豐富一些。我們一起來試聽里面的一個故事吧!
(播放“喜馬拉雅”APP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兒童“閑書”閱讀指導要因勢利導,也要趁熱打鐵。在激發(fā)起兒童閱讀興趣,導之以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向他們推薦更多的優(yōu)秀讀物,并組織開展主題閱讀、系列化閱讀,以強化兒童的閱讀認知,豐富兒童的閱讀積累,提升兒童的閱讀能力。上述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完中國民間故事之后,順勢引出世界經(jīng)典民間故事,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了學生的閱讀資源,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世界眼光,讓學生從小就對世界優(yōu)秀文化有一種悅納和熱愛。而故事APP的推薦,更能豐富學生的閱讀形式,在信息多元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賦予了學生“閑書”閱讀更多的資源與平臺。為推動兒童“閑書”閱讀的持續(xù)進行,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強化閱讀的過程管理,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的閱讀交流、展示平臺,開展多元的閱讀評價,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培植學生的閱讀信心,提高學生“閑書”閱讀的層次和水平。
激趣、導法、拓展,是兒童“閑書”閱讀行為指導的基本思路。作為兒童閱讀的“點燈人”,小學語文教師要著眼于回歸兒童,尊重兒童獨特的“語文生活”,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職業(yè)便利,積極開展兒童“閑書”閱讀行為指導的研究與實踐,想方設法把兒童引向廣闊的浩瀚書海,讓他們?nèi)プ杂刹珦?、快樂歷險,從而深深地愛上閱讀。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