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平 胡維義 尚海麗
摘 要:隨著智慧課堂的不斷推進,“互聯網+”教學逐漸滲透到邊遠地區(qū)??紤]到智慧課堂在未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利用案例分析法,以我校未來課堂班的各種數據為素材,通過分析、整理、深入研究,獲得優(yōu)化資源的實例和經驗,以促進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因此,基于聞道未來課堂教學系統(tǒng)對教與學及其關系進行分析,為智慧課堂的發(fā)展提供依據及思路。
關鍵詞:聞道未來課堂;教學分析;實證研究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國家及政府層面都對“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及發(fā)展十分看好,“互聯網+教育”成為未來教育領域值得深思及需要具體著手的方向,推動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與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何借助聞道未來課堂教學平臺實現教與學,進而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升教育質量變得尤為重要。
一、“聞道未來課堂”簡述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學形式,也是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途徑。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與教育領域的不斷融合,新的教學形式應運而生。
“聞道未來課堂”是聞道為學校定制的高效的信息化教學和學習工具,依托平板電腦和云存儲分析系統(tǒng),利用最新的大數據挖掘技術,服務于教師與學生的課前、課中、課后各個環(huán)節(jié)。該系統(tǒng)能夠將教師及學生的教學及學習資料保存到云端,方便使用者隨時查看調用;對學生的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以及階段測試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并據此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實施個性化教學;完整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精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針對性地開展自主教學,高效提升教學質量,是教師和學生高效的信息化學習工具。
二、案例研究
本研究使用的數據來源于隴南一中高一年級所使用的未來課堂平臺,該平臺在該校師生中被常態(tài)化使用。由于該校師生使用該平臺已有半年多時間,積累了大量的過程行為數據以及學業(yè)數據,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撐。
在分析師生在平臺中的互動情況時,通過統(tǒng)計學生與教師在平臺上的行為數據,計算出師生之間的互動指數。評價指標包括:教師上傳微課數量,課件被觀看的平均次數,平均每個課件的觀看人數,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課件被點贊次數,課件被收藏次數,學生根回復教師微課數,學生非根回復教師微課數,教師回復次數,教師發(fā)送私信數,教師發(fā)送作業(yè)數,平均每次作業(yè)提交數。微課評論區(qū)有學生的評論及教師回復稱為根回復,若僅有學生留言,則認為是非根回復。
通過對上述評價指標進行降維處理,提取上述12個指標的主要成分,并進行正交旋轉,得到因子提取結果,如表1所示:
采用Kaiser標準來提取因子作為原12個指標的主因子,其累計貢獻率達到85.43%,即這5個因子能夠反映出原12個指標85.43%的信息量,可見本研究在構建因子時具有較高的效率。這五個因子可以命名為“課程行為因子”“師生互動因子”“疑問解答及作業(yè)因子”“資料上傳因子”以及“課程評價因子”。
在對師生互動指數情況進行分析時,采用四分位進行分類,其互動指數分位情況如表2所示: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將師生互動情況分為高、中、低三類,當互動指數小于四分之一分位數時,認為他們的互動程度低;當介于四分之一分位數與四分之三分位數之間時,認為他們的互動程度為中;當大于四分之三分位數時,則認為互動程度高。
通過師生互動行為能夠看出采用聞道未來課堂系統(tǒng)進行教學時,采用的“三三三+合作”的教學形式,教師通過搜集相關資料制作課件,進而發(fā)布微課;學生通過微課學習相關內容,通過練習及測試鞏固所學知識;師生互動情況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學業(yè)狀況,這也便于教師制訂更符合個人學習情況的學習計劃,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最后對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時也發(fā)現,學生更希望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有目的性地學習,通過一些課程互動、評價及作業(yè)來打造高效的課堂模式。而教師也希望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形成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采用新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思考,進而實現個性化教學。但是在研究過程中也發(fā)現,仍然有一些教師對平臺的相關工具不熟悉,制作微課的能力較低,教師在組織集體學習或自主探究時存在不足,管理學生行為方面還有待提高,等等。
三、結論
未來課堂是教育領域的發(fā)展趨勢,而更充分地發(fā)掘平臺優(yōu)勢,對推進教育改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馬勛雕,解月光,龐敬文.智慧課堂中學習任務的構成要素及設計過程模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387(4):29-35.
注:本文系2019年度全國民族教育科研合作課題“邊遠、民族地區(qū)智能遠程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子課題“基于聞道未來課堂系統(tǒng)教與學及其關系的全數據實證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MJZXHZ1900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