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東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主題圖是小學數學教材當中的重要亮點,并且對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轉變了傳統教學當中內容單一、枯燥乏味等方面的弊端,更好的促使學生的“學”能夠更加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有效的運用主題圖能夠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诖?,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運用主題圖的作用進行分析,然后針對主題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實際運用的方法與策略展開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進學生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題圖;作用;應用策略
前言:
主題圖的運用能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景,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親近感,幫助學生能夠深刻的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并且能夠促使學生更加喜愛數學知識的學習??茖W的使用主題圖能夠幫助教師為教學提供一些良好的鋪墊,更好的促進學生能夠加深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充分的運用主題圖豐富教學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學興趣,提升教學效率。由此能夠看出,加強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主題圖的作用分析,并且針對主題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的實際運用方法與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現實意義。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主題圖的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很多小學生本身天性愛玩,針對新鮮的事物都存在很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想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當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當中包含很多現成的課程教學資源,并且每節(jié)課都擁有相應的主題圖,方便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比大小”相關知識的過程中,主題圖當中有不同數量的小黃鴨,并且右邊的數量比左邊的數量比較少,運用小黃鴨數量的大小比較數字大小。主題圖當中比較生動、鮮明的畫圖和色彩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掌握知識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圖文并茂,能夠充分的利用圖片更好的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分數”相關的知識點過程中,主題圖會運用分西瓜的形式引出分數的概念,將生活當中的實際案例通過圖片的形式充分的體現出來,然后再將相關的小學數學的內容滲透其中,更好的幫助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三)有利于優(yōu)化教師教學模式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不僅應該將教材當中的知識傳授于小學生,還應該教會學生能夠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做到學以致用。比如,在教學“加減乘除”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主題圖向學生灌輸相關的基本含義,通過相關的練習能夠對數學知識加以有效的鞏固,能夠更好的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充分的使用主題圖將數學知識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促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多的興趣,通過主題圖的運用調整教學的內容,不僅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還能夠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模式。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主題圖的方法與策略
(一)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主題圖,完成知識整體的構建
將主題圖應用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更好的幫助學生充分的理解主題圖,幫助學生能夠有效的完成對于知識的整體構建,促使學生能夠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當中掌握和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主題圖促使學生加強對分數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因此,教師可以拿出十個蘋果,然后選出兩組學生,一組學生是5人,另外一組學生是3人,然后在另外請一名學生將這是個蘋果平均分給5人一組的學生手中,然后再將這十個蘋果分給3人一組的學生手中,這樣學生就能夠發(fā)現還剩下一個蘋果,如果想要將這個蘋果平均分給三名同學,就要將這個蘋果分成三份,這樣就會獲得這個概念,通過這樣的方法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相關的知識點。
(二)靈活使用數學教學主題圖,形成動態(tài)教學的效果
將主題圖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靈活的使用數學教學主題圖,并且能夠形成一種動態(tài)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當中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教師在使用主題圖的過程中,應該依照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對于知識的儲備糧以及相關的生活經驗加以有效的轉變,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有新穎性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由于教材當中的主題圖不能夠將信息充分的表現出來,因此,教師就可以充分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一個乘坐公交車的情境,通過對公交車的上車以及下車進行演示,更好的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直觀的看清整個進行演示的過程,進而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到主題圖想要表達的相關內容,促使學生能夠依照演示的過程對加減法進行混合運算,并且能夠列出正確的計算公式。
(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觀察,利用主題圖提出問題
教材當中有很多的主題圖都來源于實際生活,并且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為了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于主題圖當中的不同角色進行扮演,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體驗情境當中的不同角色,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深刻體驗。
例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的使用“螞蟻搬運食物”的相關主題圖,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粉筆當成是螞蟻的食物,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邀請一名學生扮演螞蟻,再邀請一名學生扮演小鳥,讓學生能夠在講臺之前進行表演。在進行扮演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應該重視觀察,思考一下可以使用哪個長度單位表示螞蟻行走的路程。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將教材當中比較生硬和抽象化的知識具體、生動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進而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提取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在實際的備課當中深入探究教材當中的主題圖,然后充分的使用主題圖這個資源,充分發(fā)揮其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夠將主題圖充分的與教師的教授進行有效的融合,更好的吸引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以及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充分的理解主題圖,完成對于數學知識整體的構建,靈活使用數學教學的主題圖,然后形成良好的動態(tài)教學效果,正確的引導學生能夠對主題圖進行更加深入的觀察,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吳燕楠.靈動的教材 活化的課程——小學數學主題學習背景下的秋天課程的實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157.
[2]秦麗娜.靈活運用教材插圖,放大數學教學效應——芻議主題圖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靈活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9):177.
[3]李一婷.小學數學教科書新授課主題圖的研究與應用——以國標蘇教版第一學段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7(Z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