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 要:公司法屬于應用性學科的范疇,也屬于法學專業(yè)的重要課程。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當將理論知識內容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對多元化教學法進行運用。在公司法課程的教學工作中,多元化教學法的使用價值非常突出。為了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應當以當前的工作為基礎,深入開展相關改進與優(yōu)化工作,不斷擴大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范圍。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 高校教學? 《公司法》? 應用策略
國民經濟的基本細胞就是公司,關于公司和法律關系的調整方面,最為重要的法律依據(jù),就是公司法。伴隨著商事實踐活動的不斷增多,其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公司法屬于法學專業(yè)重要課程,在有關教學工作中,通過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法律思維與實務操作技能的提高,并對高素質法律人才進行培養(yǎng)。
1? 高?!豆痉ā氛n程特征
1.1 課程設置具備突出承接性
在《商法》課程內容的組成部分中,《公司法》課程內容居于重要地位,原則上應當對商法的基本內容進行講解,確保學生對所有商事主體與商事行為的基本情況進行掌握,在腦海中對系統(tǒng)體系進行建構,在此基礎上,依據(jù)一定順序開展講解活動。關于《公司法》這一課程方面,其中心就是公司這一重要的商事主體,其所具備的承接性與順序性非常突出。
1.2 課程內容具備較高綜合性
在《公司法》課程的有關內容中,部分內容與法學存在著直接關聯(lián),例如:公司的設立、變更、解散等,一些內容則與經濟學和管理學存在一定關聯(lián),主要涉及會計、財務管理、稅收、審計等方面,這些內容主要包括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稅后利潤分配、剩余財產分配等。該課程內容包含多個學科,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具備一定綜合性。
1.3 課程導向具備突出市場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中,公司法屬于基本法律制度的范疇。在公司法中,我國宏觀經濟體制發(fā)揮著基本導向作用。公司法除了對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之外,相關內容的設計,還應當與經濟發(fā)展趨勢相適應,將其預測作用充分體現(xiàn)出來。在開展《公司法》課程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理解記憶活動,大多數(shù)情況下,通過我國經濟變化情況,來對條文規(guī)定的具體內容做出解釋,由此可見,該課程的市場導向性非常突出。
1.4 課程目的具備一定實踐性
在我國市場經濟主體中,公司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其所面臨的法律問題比較繁瑣復雜。利用公司法,能夠使這些法律問題得到妥善處理。通過《公司法》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為了幫助學生運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識,對現(xiàn)實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進而實現(xiàn)學生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升。
2? 多元化教學法在高?!豆痉ā方虒W中的應用策略
2.1 強化開展課前準備工作
在當前的課前教學階段的準備工作中,基本都是教師進行課前準備。要想確保準備工作的充分性,學生也應當參與到相關準備工作中來。學生在開展相關課前準備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體現(xiàn)出自身的主導作用。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應當對本節(jié)課程體系與目標作出詳細講解,促使學生能夠對有關學習內容與目標進行進一步確定。
第二,教師應當提供和本節(jié)課程內容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比較法條文,要求學生認真開展相關收集活動,并對有關內容進行積極思考。
第三,針對與本節(jié)知識內容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參考書或者文章,教師應當提供給學生,確保學生能夠對理論前沿知識與動態(tài)進行掌握。
第四,教師還應當提出有關問題或者實際案例,要求學生努力嘗試并解決。針對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學生應當認真記錄下來,并迅速反饋至教師。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問題內容與難易程度,對有關教學內容、重點與進度進行設計。這樣能夠確保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并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2.2 將傳統(tǒng)教學法與案例、情境等教學法聯(lián)系起來
在公司法課程的教學工作中,理論性知識內容比較多。關于理論性知識內容的教學工作方面,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基本依靠死記硬背,在對知識內容學習中,許多學生不能理解知識背后的法理。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對學生情況與理論知識的內容、特征,開展系統(tǒng)的研究與分析工作,自主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關于有關教學活動的開展方面,應當以四個角度為中心來進行,這4個角度分別是基本法理、基本制度、司法實踐情況以及三者間的關聯(lián)。在對有關知識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真實的公司案例,亦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要求學生自主開展相關活動,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體會有關知識內容,并理解知識內容背后的機理,強化學生對有關知識內容的掌握。
2.3 科學運用對話式教學法
第一,在開展高校公司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通過法律學科對話式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對有關法律知識進行系統(tǒng)掌握,并對整體性法律思維能力進行明確。當前,在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共制定的現(xiàn)行法律中,包含7個法律部門。無論是立足于建設部門法知識體系,還是立足于對具體法律問題進行解決,都需要在不同部門法與法律學科間,對緊密的關聯(lián)進行建設,確保有效互動的生成。在開展具體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靈活利用不同法律學科的背景知識與不同部門法規(guī)則,幫助學生科學地掌握法律知識內容,并對其整體性法律思維進行培養(yǎng)。
第二,針對性質而言,公司法屬于公法屬性的司法,將組織法與行為法的內容都包括進來,其內容包含程序性與實體性規(guī)范,其與其他法律學科存在交叉內容,具備一定關聯(lián)性??梢酝ㄟ^運用法律學科對話式教學法進行運用,這與法律知識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相符合。在對這一教學方法運用過程中,應當選取對比較適合的教學內容與素材,具備一定的重要性與特殊性,所選取的對話主題應當具備較高價值。為了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師應當對對話次數(shù)進行科學控制,努力做到主次分明。為了幫助學生培養(yǎng)整體系統(tǒng)的法律知識與法律思維能力,應當將學科對話式教學與理論教學、啟發(fā)式教學、案例教學緊密聯(lián)系起來,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2.4 適度運用研討式教學
雖然公司法開展了大量修訂工作,但是針對司法實踐而言,公司法缺乏充足的制度供給與理論供給。在開展有關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面對所存在的問題,在確保教學任務完成的基礎上,利用一定的課時,為研討式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空間。針對當前新型案例與熱點問題,學生應當認真開展相關收集工作,并對其進行整理分類,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將其劃分成若干子問題,學生應當積極檢索文獻,并對有關資料內容進行查找,集中開展相關討論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應當做到暢所欲言,通過書面形式,將自身觀點表達出來,這樣能夠強化學生理論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提高其邏輯思辨能力。教師還可以與學生興趣和專業(yè)發(fā)展方向聯(lián)系起來,選擇一些考研或者具備學術潛力的學生,鼓勵其閱讀域內外法律資料,開始有關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進一步強化學生理論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應用。
3? 結語
高校在開展《公司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將多種教學方式綜合利用起來,幫助學生對有關理論知識內容進行系統(tǒng)掌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有助于學生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楊焱.多元化教學方式在公司法教學中的應用[J].法制博覽,2019(3):270.
[2] 李婉秋.論多元化教學模式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J].榆林學院學報,2016,26(1):109-111,114.
[3] 楊焱.論經濟法中權力主體的經濟法律責任[J].法制博覽,2017(3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