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南秀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習作的源頭活水就是生活,學生的習作很多內(nèi)容都是建立在生活上。部編版教材的單元習作教學切合兒童的生活,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觀察和想象力能力。生活化習作教學是貼近學生認識區(qū)域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應將學生的寫作能力、習作教學目標、寫作思維方式和學生真實的生活等進行統(tǒng)籌考慮,在學生的生活小事中給予點撥、激發(fā)、指引,進而在長期的習作教學中實踐,讓生活化的習作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認識水平更為貼合,進而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部編版;單元習作教學;鏈接生活;立足生活;生活化習作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教學建議中強調(diào)“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毙抡n標明確告訴我們小學習作的源頭活水就是生活,學生的習作很多內(nèi)容都是建立在生活上。教育家王樂之說過:“生活是作文之本,沒有生活的經(jīng)驗和感受,就無法形成于文字?!比~圣陶先生也曾形象地指出“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毙W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把習作教學和生活結(jié)合起來,努力探尋習作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生習作能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降低學生的習作難度。引導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學會留心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積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在生活中捕捉習作靈感,從而使得學生的習作生動鮮活、豐富多彩、具有生活氣息。
部編版教材的單元習作教學切合兒童的生活,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觀察和想象力能力。以四年級單元習作為例,第一單元推薦一個好地方,第二單元小小動物園,第三單元寫觀察日記,第四單元我和(? )過一天,第五單元生活萬花筒,第六單元記一次游戲,第七單元寫信,第八單元我的心兒怦怦跳。這些單元習作都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筆者從自身教學經(jīng)驗的角度出發(fā),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教學為例,對生活化的習作教學展開論述。
一、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鏈接生活,讀寫結(jié)合,豐富素材
1.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中鏈接生活,讀寫結(jié)合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有機結(jié)合,相互促進。”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不僅僅要關(guān)注整篇習作教學指導課,更要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進行片段練習。部編版課文選文強調(diào)四個標準:經(jīng)典性,文質(zhì)兼美,適宜教學,兼顧時代性。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的很多課文文質(zhì)兼美,貼近學生的生活。是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間接生活走向?qū)W生的直接生活的極好的抓手。比如,《繁星》這篇課文,作者寫了三處自己在不同地方的看到的繁星:從前在家鄉(xiāng)庭院看到了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三年前在南京菜園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藍天;如今在海上艙面上看到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shù)半明半昧的星。同樣是繁星,作者用了不一樣的精彩的表述。我引導學生說:“作者看到繁星,有不一樣的表達。接下來,讓我們想象一下滿天繁星,寫一寫你看到了怎樣的繁星?”這樣讀寫結(jié)合,就用作者筆下的繁星激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想象自己心中的繁星。學生們的想象精彩紛呈。有的寫道天上鋪滿了閃閃爍爍的星星;有的寫到深藍色的天幕上擠滿了頑皮可愛的星星;有的寫道夜幕降臨,慵懶的星星們緩緩地睜開了朦朧的睡眼;有的說太陽公公一下山,星星娃娃們紛紛冒了出來;還有的寫道深藍的天幕上,掛著若隱若現(xiàn)的星星。很多學生之后在寫作單元習作——推薦一個地方時,就推薦了滿天繁星的老家,表達生動而貼近生活。
四年級上冊有很多這樣貼近學生的生活的課文,比如《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腳》《牛和鵝》……這些課文都可以巧妙而又自然地由作者的生活鏈接到學生的生活,進行讀寫結(jié)合。在教學《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腳》時,考慮到城市里的孩子們很少見到蟋蟀、爬山虎,可以引導孩子們寫一寫校園里常見的蝸牛、常青藤等。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將課文的學習和習作的激發(fā)有機結(jié)合,除了在閱讀中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還能聯(lián)系生活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將課堂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也有利于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降低習作困難。
2.在課外閱讀教學中觀照生活,豐富素材
生活可分為直接生活和間接生活。直接生活是學生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的學校、家庭、社會的生活;間接生活是別人講述的生活,就是在報紙、雜志、書籍、影視中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因為小學生的閱歷畢竟有限;明白了這一點,寫作的素材無疑就擴大了無數(shù)倍。而小學生最能深入、全方面地將別人的間接生活進行觀察、感悟的方式就是閱讀了。教師在對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時,首先要挑選經(jīng)典的切合學生生活的課外閱讀書目,其次要精心設計閱讀學習單,讓學生的欣賞感悟書里的生活、豐富體驗、積累素材,同時能夠關(guān)照自己的生活,仿照作者的表達來寫一寫自己的生活。
二、在習作教學中融入生活,易于表達,樂于表達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說話完全一個樣。”葉圣陶先生認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相等,作為語文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下轉(zhuǎn)第43版)? ? ? (上接第42版)的外延自然也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在小學階段的習作教學,教師應該從“生活”入手,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生活時時處處是作文”。
小學生雖然閱歷有限,但是每天在學校、家庭、社會中也會發(fā)生很多鮮活而豐富的事情。小學生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寫,但是有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卻不知道該如何下筆,而且文字表達能力較差。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該正確而有方法地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提高認真觀察和展開想象的能力。接下來筆者以第六單元習作教學為例,來談談如何在習作教學中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學生易于表達,樂于表達。
1.立足生活,教授方法,使學生易于表達,樂于表達
小學生的生活具有其特殊性。筆者認為,不必要求學生如作家般“深入別人的生活”,只要能立體地觀察、分析、想象屬于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生活的一個角度,并循序漸進地表現(xiàn)它們即可。
第六單元習作是“記一次游戲”,習作提示可以寫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運動會等??墒歉鶕?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大多數(shù)學生寫到校運會常常會寫跑步比賽,最常見的是同學在跑步比賽過程中,摔跤了或者落后了,仍然堅持跑完比賽。這樣的習作千篇一律,學生就是按照作文例文去仿寫,沒有真正融入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校運會的感受與感悟。這就需要老師去創(chuàng)造機會,引導學生將自己經(jīng)歷的校運會真正融入作文當中。在寫第六單元習作時,當時恰逢我們學校舉行校運會,我們學校的校運會比較特殊,為了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與快樂感,增加了很多游戲環(huán)節(jié),比如家長和學生一起參與的八字跳繩,家長代表和老師代表的拔河。這些比賽項目旨在增進家長、老師、學生三者之間的感情,尤其使學生印象深刻。為了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驚喜”,平時不愛運動的筆者也報名參加了拔河比賽,并且提前告訴學生,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說出觀看比賽的觀察內(nèi)容和方法——一看二聽三想象:一看,看比賽雙方、啦啦隊的神態(tài)、動作;二聽,聽比賽雙方、啦啦隊的聲音、語言;三想象,由所見所聽的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
這樣的習作教學指導,擦亮了學生觀察比賽的眼睛,也打開了學生觀察生活的思路,使得學生能夠從比賽中提煉出用于習作的素材,寫出一篇篇極具個性化和生活化的習作。關(guān)于拔河比賽,何倞寫了《驚天大逆轉(zhuǎn)》,王思涵寫了《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王淼記敘了《老師與家長之戰(zhàn)》,張煜華記錄了《拔河這件大事》……關(guān)于八字跳繩比賽,李軒楠寫作了《家長坑娃記》,劉嘉睿寫作了《八字跳繩失敗記》,董溪竹寫作了《八字跳繩傷心記》……孩子們紛紛把在比賽中自己所見所聞所感一一傾注筆端,人物的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惟妙惟肖,充滿了鮮活的靈氣與生活氣。
2.立足生活,抓住“契機”,使學生善于表達,真于表達
由于小學生的閱歷有限,對于生活中比賽中發(fā)生的事情,更多地關(guān)注到自己的情緒,而對于如何從生活中提煉素材,表達感悟的能力有所欠缺,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在此次校運會期間,我們班志在必得的八字跳繩比賽,最后只獲得了最后一名。參加比賽的學生們哭著向我說明了情況。原來是由于家長們忽略了比賽規(guī)則而導致敗局。而學生們當時生氣并傷心。我在比完賽后回到教室,抓住此次比賽的教育的“黃金時間”,引導學生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這一次家長們的失誤,讓湯老師想到一個網(wǎng)絡上的熱詞——“坑爹”!不過到我們班,這個詞得改一改,應該叫做‘坑娃……”學生們聽到“坑娃”這個詞后哈哈大笑起來。看到學生們破涕而笑之后,我繼續(xù)引導他們:“這次8字跳繩的失利,雖然我們沒有獲勝,但是卻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極好的作文的素材。誰來具體說說家長們是怎么坑娃的……”學生們此時憤怒的情緒已經(jīng)煙消云散,注意力被轉(zhuǎn)到如何把《家長坑娃記》這篇作文寫得好玩有趣了。最后一節(jié)課就在討論中愉快地過去了。我不失時機地小結(jié):“同學們,比賽雖然我們失利了,但是從同學們剛剛的講述來看,兩個家長由于安慰傷心的同學而導致比賽失利(家長其實很無辜),這才使得我們的比賽跌宕起伏。你們肯定會寫出好玩的《家長坑娃記》。‘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生活就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快樂。”
教師在校運會比賽中,對學生們參加的比賽和活動有著敏銳的覺察力,在比賽結(jié)束后注意提煉和總結(jié)對學生習作有啟發(fā)的“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也能引導學生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生活時時處處都可以寫成作文,只要帶著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一顆善于思考的心即可。教師若能經(jīng)常性地在孩子們的生活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那么學生的寫作之源就如滔滔江水,取之不竭。比如在指導第八單元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時,我抓住學校在午讀時候要班主任沒收學生的游戲卡片的契機,先以雷霆之勢沒收學生們的游戲卡片,然后再和風細雨地引導他們說說當時被沒收卡片時的心理、神態(tài)、動作。這樣的內(nèi)容和方法的指引就能讓校園里發(fā)生的平常事走進學生的心里,也走進學生的作文里。這樣孩子們的單元習作的素材就來自于他們鮮活的生活,事情不大卻真實,學生們學會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觀察、審視自己的生活,自然就善于表達,真于表達了。
總而言之,生活化習作教學是貼近學生認識區(qū)域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應將學生的寫作能力、習作教學目標、寫作思維方式和學生真實的生活等進行統(tǒng)籌考慮,在學生的生活小事中給予點撥、激發(fā)、指引,進而在長期的習作教學中實踐,讓生活化的習作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認識水平更為貼合,進而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徐文軍.提高語文課程體驗性教學有效性的時間和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6.
[2]陶宇萍,彭福棟.學校拓展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3]竇建榮.淺談語文的體驗性學習[J].當代教育,2011.
[4]徐文軍.體驗性學習,在語文高效課堂中的表達[J].江蘇教育研究,2013.
[5]楊再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M].語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