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民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我國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就促使我國思政課必須進行改革,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理念,要立足于時代發(fā)展的新需求,培養(yǎng)出具有現(xiàn)代化意識的人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內容就是在新時代背景之下,對于初中思政課教學方面所進行的研究,以改變當前思政課教育中落后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思政課教學改革;思考
新時代的發(fā)展所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在經濟上,還體現(xiàn)在政治活動當中,還有在交流工具方面,人才競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國的教育必須要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限制,必須要突破傳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而不斷促進教育的現(xiàn)代化,提高教育的質量。思政教育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關系到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方面的養(yǎng)成,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思想大轉換的年齡階段,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yǎng)。目前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并且以計算機或者是手機為主的通信工具,在學生群體當中的運用率已經非常高了,而網絡上存在的信息是雜亂的,學生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因此,學生非常容易受到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影響,加強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初中思政教育課堂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教師所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所展開的,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而這些人才的培養(yǎng)不僅體現(xiàn)在專業(yè)知識層面,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思想道德價值觀上,只有養(yǎng)成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活動。在對初中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堅持素質教育理念,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之下開展教育,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念,即使學生存在錯誤的認識,也不要用過激的言行去強迫學生改正,應該以引導性的溫和手段去讓學生主動認識到錯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是師生,課后則是朋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打開自己的心靈和教師積極地進行交流,教師則可以了解到學生目前所處的一個心理狀態(tài),才可以去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去引導學生朝向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發(fā)展。教師在進行教育的時候要尊重學生思想的多樣性,對于學生的一些個性采取包容的態(tài)度,并且鼓勵學生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同時,教師還應該多多關懷學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狀況,對于那些在學習上或者是在生活上存在困難的學生,應該積極幫助,并且在幫助的時候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呵護學生的健康成長,從而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yōu)勢。
二、促進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現(xiàn)代化
教師教學手段是否豐富,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的教學手段非常新穎,那么,在課堂上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當中。相反,如果教師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如說“照本宣科”,或者是“滿堂灌”,這種形式枯燥又無味,也許教學內容并沒有那么復雜,但是這種手段會讓學習更枯燥,讓學生對思政課產生一種厭煩的心理。教學的形式和手段是有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需要不斷地進行更新,教師可以將舊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靈活地交叉使用,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新鮮的狀態(tài)之下,讓學生期待每一節(jié)思政課。
在學習比較枯燥的思政課的時候,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這一版塊的內容是非常復雜且枯燥無味的,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會存在很大的難度,所以在學習這一版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相關的情景,以情景教學作為切入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版塊的相關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有關這方面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每一個政治內容的時代背景,有了這方面的背景了解之后,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容。
不同的教學手段所對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做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一一對應,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更好地完成思政教育的相關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從而不斷地創(chuàng)新課堂的形式。在政治教育當中會涉及很多理論教育,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活動當中,所涉及的情感色彩以及主觀意識比較少,所以,教師在這方面可以采取啟發(fā)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或是以競賽的形式展開,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一種競爭意識。其實,在學習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政治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或者是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以實際案例讓學生將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際結合起來,減少學習的難度,尤其是在法律層面的教學,教師可以多將案例引入課堂當中。
三、在教學活動當中多增設學生情感體驗環(huán)節(jié)
實踐是檢驗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因此,要想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必須要依靠各種實踐活動來進行檢驗,只有在實踐活動當中,才能夠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才能夠培養(yǎng)出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教師應該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從各個方面來激發(fā)學生的社會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應盡量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切入點,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當學生對某件事物產生濃烈興趣的時候,往往會提高學習的效率。大多數(shù)時候的政治課堂氛圍都是比較緊張的,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或者是其他形式來適當?shù)卣{節(jié)課堂氛圍,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之中,并在恰當?shù)沫h(huán)境當中引入一定的時事政治,讓學生自主思考這些政治活動或事件,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相關看法,引導學生去關注時政焦點,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
另外,教師還應該加強在道德層面的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深入社會活動當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社會服務活動,比如說養(yǎng)老院、志愿者等,讓學生多接觸到一些正能量的事件,多做一些正確的事情,在這一過程當中,讓學生提高自己的信念和品質。除了一些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實踐活動,教師還可以積極利用現(xiàn)代化網絡,以班級為單位建立起相關的網絡平臺,擴大學生的活動范圍,豐富學生討論和交流的途徑。
四、針對思想政治的學習建立起相關的評價體制
針對某個學生的評價不應該僅僅只依靠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情況,所以必須建立起科學的評價體制,從各個方面去考查一個學生。在評價體制上必須突破應試教育的局限,融入一些素質方面的考核,除了政治成績,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的表現(xiàn)、在各種課外活動中的參與度、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去觀察一個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否具備團隊協(xié)作精神,從這些考察方向出發(fā),引導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朝著正確的方向去提升自我,從而實現(xiàn)學生自我的不斷突破。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思政教學必須要立足于時代發(fā)展的新需求,加強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加強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引入各種時政要聞,讓學生從多角度思考,鼓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質疑,提高學生的家國意識。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定期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讓學生在實踐當中不斷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杜銣.新時期“一流學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思考——評《思政課多元立體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9(03).
[2]王歡.基于新時代背景下智慧課堂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8).
[3]翟婧偉,周成靜.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構成探析[J].教育觀察, 2018(09).
[4]周曉平.透過開滿“鮮花”的課堂——對新課改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冷思考[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7(6).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