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11版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初學拼音學生的課堂教學,做出了這樣的具體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惫P者在教學一線工作了20年,且一直教小學語文,對拼音教學感受深刻,因而十分同意這種要求。本文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就這一問題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關鍵詞】一年級學生;拼音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6-0067-02
【本文著錄格式】莫彩淑.一年級拼音教學的幾種常見方法[J].課外語文,2020,19(16):67-68.
在一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拼音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一般情況下,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漢語拼音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多采用活動的課堂教學形式以及游戲的課堂教學形式,另外,老師應該將低年級學生的拼音課堂教學和課堂識字教學巧妙結合起來,這樣既使所學知識在生活中及時使用,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興趣。最后,在教學評價中,更應關注學生的兩個能力,即認讀和拼讀能力,這樣就可以極力培養(yǎng)孩子用漢語拼音讀生字、糾正自己的錯誤讀音等能力。下面將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一年級拼音教學的幾種常見方法,以便和同人一起交流。
一、注意前后知識的銜接
在學習ao、ou、iu三個復韻母時,因為上一節(jié)課已經學過ai、ei、ui這三個復韻母,大部分同學在學前已經接觸過拼音,所以對每個字母的讀寫很容易掌握,只是iu和ui很容易混淆,要加以區(qū)分。這在復習的基礎上加強了對新知識的掌握。
任何事情需要鍥而不舍地努力,只要努力,鍥而不舍,一定會漸入佳境;正如登山,只要奮力向上,只會離山巔越來越近而不會越來越遠。課后作業(yè)是為了訓練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所謂熟能生巧,所以在教授學生拼音之后,一定要及時布置課后練習。課后練習可以是對課文進行注音,也可以找出適合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從而發(fā)揮出漢語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即借助漢語拼音提前閱讀,從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閱讀量越大,識字量也就越大。
二、運用大量的情境圖來輔助課堂拼音教學
統(tǒng)編教材中的情境圖片,大多是由幾個畫面匯合而成的,因而圖片給人的感覺是具體化、生活化、趣味化。這樣教師巧妙地利用情境圖,并將拼音字母的音、形結合,與孩子觀察、口語表達相結合,可以讓孩子學得輕松,教師教得快樂。
正是因為情境圖具有輔助拼音識記的巧妙功能,故而在低年級拼音課堂教學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從情境圖入手,大力啟發(fā)低年級學生發(fā)現(xiàn)字母音形和圖片中事物之間的類似之處。比如在給孩子教學聲母k時,可以先讓學生看圖片上的這個動物是什么,是不是小蝌蚪,小蝌蚪在干什么?接著在黑板上寫出k,然后告訴孩子,這個就是“蝌”讀音中的聲母。采用這種圖片情境式的教學,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快速深刻地記住這個聲母的音和形。
情境圖還可以輔助孩子的口語表達。課本中的情境圖,為低年級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和學說普通話兩者之間形成了一條紐帶。例如統(tǒng)編一年級上冊《d t n l》一課情境圖中,很多畫面中暗含著d、t、n、l的發(fā)音:有一個小女孩拿著一把傘在跳舞,一個小男孩在打架子鼓??墒沁@樣呈現(xiàn)出來的情境圖,對學生學習拼音來說,是分散化的、零碎化的。同時,也缺少故事的連貫性以及邏輯性,對提高孩子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不利的。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可以編排成故事,例如在學校的藝術節(jié)上,有一個小女孩拿著一把傘在舞臺上表演,一個小男孩用架子鼓為女孩伴奏,女孩拿的傘柄像t,男孩拿的鼓槌像l,請學生猜一猜他們表演的節(jié)目是什么。孩子的天性是愛聽故事,具有內涵的故事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孩子的語言智慧。
三、運用兒歌的方式幫助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運用兒歌來輔助拼音課堂教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對拼音的記憶,我建議采用下列兒歌來教學:張大嘴巴aaa,小車帶我去旅行,平地開車一聲a,加油上坡二聲a,下坡又上坡三聲a,快速下坡四聲a;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爸爸帶我爬山破(p),迎著風兒爬上坡(p),收音機里正廣播(b),愛護花草不亂摸(m);牙齒對齊 iii,嘴巴突出uuu。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是在聲調教學中通常講到的知識,再加上課堂教學時教師運用一些適當?shù)氖謩輨幼鳎梢詭椭鷮W生更好地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搜集關于拼音的兒歌幫助學生記憶,這種用唱歌的形式來幫助孩子記憶,他們是非常容易接受,也樂于接受的。
四、運用“游戲法”
在教學四聲練習時,打亂次序認讀帶調的ao、ou、iu,采用“比耳朵”游戲練習四聲,我讀完帶調韻母后,指一學生上臺指出韻母。指對了,其余學生拍三下,齊讀三遍這個韻母;讀錯了,就讓其他同學幫助臺上的學生。孩子的積極性很高,紛紛舉起小手,唯恐點不到他的名字。低年級的拼音教學中,有一個很常見的游戲是 “找朋友”和“摘蘋果”,在“找朋友”這個游戲教學前,教師可設計復韻母找朋友、給音節(jié)找朋友、給圖文找朋友等,例如出示不同的圖片,讓一年級的小朋友找出圖片中的音節(jié)。教師也可運用多媒體出示智慧樹,每個蘋果上有一個學過的音節(jié),請學生讀,誰讀出來了就把蘋果送給他,當然這個獎勵不是真的蘋果,而是用一個小紅花代替。孩子的積極性很高。利用課本,充分挖掘,利用孩子年齡特點設計的游戲,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采用游戲的方式,這樣枯燥的學習也會變得很有趣,課堂40分鐘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游戲的方式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增強了拼音教學的趣味性。
五、識字教學與拼音教學相結合
經過一個單元的拼音學習,對于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由剛開始的拼讀困難到現(xiàn)在很輕松就能讀出來,所以可在此基礎上增加難度,充分利用識字單元中學會的“口、手、鳥、六、九”等熟字,讓孩子進行拼讀。通過“展示生字——注上拼音——嘗試拼讀”等過程,引導他們體會音節(jié)拼讀的過程。先出示“鳥”,讓學生在拼音本上注上拼音,全班十一個學生沒有一個寫出來的,基礎好一點的學生寫成了nao的三聲,經過提示,缺少介母i,有一兩個同學寫出來了。寫出音節(jié)尤其是三拼音節(jié),對學生的難度很大,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我在黑板上出示“鳥”的正確音節(jié)后,請學生示范拼讀,其他學生跟讀、自讀,直至掌握。然后出示“口”,請會的同學上黑板注上拼音,其他同學寫在自己的草稿本上,這次稍微好一點,有三個同學寫出來了。接著出示“六”“九”,讓學生注上拼音,基礎好的同學能寫正確。又如在學習聲母與前鼻韻母an、en、in的拼讀時,學生可以拼讀出來,在此基礎上,我先出示“人、文、山、站、三、音、云”等學生熟悉的字進行引導拼讀,之后盡可能讓學生自己練習教材中呈現(xiàn)的音節(jié),先讓學生自主實踐,然后采用反饋糾正的形式進行指導。這一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復習前面學過的生字,還可以訓練學生對拼音的運用,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只做認讀要求,對基礎好的同學也有所提高,適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總之,一年級的課堂拼音教學,在實踐中,有多種教學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作為一名一年級語文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努力探索,實踐再實踐,才能達到最好的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和燕.漢語拼音教學激趣法[J].新教育,2009(6).
[2]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范永芳.漢語拼音教學淺析[J].小學教學參考,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