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青
摘?要: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如果教師能運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種方法或手段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學習就會熱情高漲、積極主動。
關鍵詞:激發(fā);學習興趣;全面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
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我們要遵循以人為主的學生觀。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巨大的潛能,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規(guī)律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要把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要求,轉變?yōu)閷W生求知的欲望。
一、心理學權威數據表明,在快樂中學習的孩子不僅效率高,而且大腦神經元能夠得到充分活動,從而使整個人身心愉悅。這些孩子不僅智力上得到了提高,身體也比一般孩子發(fā)育得好。然而,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許多學生正在承受著學習帶來的痛苦。特別是在中國,來自社會、家庭和考試制度帶來的重壓,許多中學生更是飽受著煎熬。因此,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掌握知識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是現代教育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币虼?,教學中只有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出創(chuàng)造性,進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F結合個人的經歷,對小學教育(語文)專業(yè)的了解和閱讀的一些書籍,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快樂中學習。
二、作為教師要利用多種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在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堅持以人為本,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通過聽錄音、看錄像、微機等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為什么對手機、看電視、動畫片、學微機、上網很感興趣,就是因為他們有新、奇、美的特點。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電教媒體以及各種圖片、動畫、游戲、小組競賽、實驗演示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效果則必佳。
(二)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既要把精力放在全班學生身上,又要善于兼顧個別學生。在上每堂課之前,我都會讓學生對之前的內容有所回顧,讓他們上臺分角色表演朗讀,一方面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產生對語文濃厚的興趣。讓他們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將更濃。
(三)在批改作業(yè)方面我也會多加鼓勵不斷激勵他們,給寫得好的同學在作業(yè)本上蓋印章“你真棒”,給中等生“加油,繼續(xù)努力”,給后進生“有進步”等激勵性的語言。在學習群里給寫作好的同學點贊、對每次認真完成作業(yè)上課表現好的同學發(fā)獎品、小紅花、學習用品等來鼓勵。
三、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計算機是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于一體的多種信息功能工具,能將聲音、圖像、文字很好地結合起來,能使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在教學中,應經常運用多媒體引入新課,讓學生一開始就融入到一個圖音并茂,生動活潑的色彩世界里。這樣,既充分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全神貫注中不知不覺習得了知識。
四、作為家長要利用多種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好奇心,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問題非常頭疼,家長應該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當孩子在郊外專心地看著被風吹得搖搖欲墜的鮮花的時候,產生了對事物的聯(lián)想。這些都是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索這個陌生世界的表現。對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值得探索的。
(二)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孩子一般都愛聽故事,不管是老師或父母講故事,還是廣播電臺或電視臺播放故事,孩子們總是專心致志地聽,特別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最能吸引他們。當你講小人書中的故事時,你會發(fā)現孩子常常是一邊聽一邊很想認識書上的字,這種主動要求學習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父母可以利用這一時機因勢利導,適當教孩子認認字,不要求孩子寫,更不要求孩子記這些字,只要他們能認識,能把一個小故事讀下來就行。孩子聽得多了,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些字。會有一天,父母發(fā)現,孩子已經能很連貫地把書上的故事瑯瑯上口地讀出來。
(三)帶孩子到大自然、社會中去,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興趣。家長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帶孩子去觀察小樹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情況;夏天帶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帶他們去觀察樹葉的變化;冬天又可引導他們去觀察人們衣著的變化,看雪花紛飛的景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啟發(fā)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畫出來,并鼓勵他們閱讀有關圖書,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到書中找答案。這樣,孩子的興趣廣泛,知識面擴大了,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五、教師應啟發(fā)誘導學生,讓學生做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體驗成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到一次成功的喜悅,就會激發(fā)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實踐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激發(fā)他們探索問題的興趣,并不斷為解決問題去觀察、分析、判斷,創(chuàng)造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促進學習過程的良性循環(huán),進而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學生成功的喜悅,把它轉化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因。優(yōu)秀的學生在課堂上有出色的表現,我用“真棒,真努力”“很聰明,繼續(xù)加油”給予及時的表揚;對中下學生在學習中的一點點進步及時肯定,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進步,這樣更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傊?,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按照新課程的要求,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轉變教師角色,教師不僅是教書匠更是學生知識的引導者,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朱清時科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
[2]楊炳華讓學習者提出問題教學月刊2002.7.8
[3]陳龍安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教學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