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更應當發(fā)揮其對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教育功能,通過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用更加科學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能夠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當作教學的重要任務和目標,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解題技巧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當代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識點的掌握和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而更加注重對學生在綜合能力和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生科學的思考問題和合理的分析事物所必備的重要能力,在小學階段教育中應當重點進行強調。數學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學科,理應發(fā)揮其功能和價值。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最終目標是引導學生具備科學的思維習慣和思考模式,能夠用科學的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與突破。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處于智力開發(fā)和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思維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較強,思維可塑性也比較高,對其進行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能夠起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方法
結合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特點來看,知識點都是由簡到繁有層次地展開,學習難度層層遞進。通過遞進式的知識教學有助于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逐步的鍛煉和提升。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強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和培養(yǎng)。首先是演繹與歸納法,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對一類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來對其共性與特性進行歸納和總結。這種方法在實踐中被廣泛地應用,通過對特殊問題的推理和演繹進而類推到普遍問題中。小學課本中的基礎法則與運算方法大多由這種方法推導產生。其次是分類與比較法,通過對不同問題和事物的分類對比和分析來找到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次是綜合與分析法,主要是將所考察的對象相關聯,通過整體分析的方式來探求其本質內容。在此基礎上再對個體展開分析和研究。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強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是概括與抽象法,顧名思義是對一類問題進行概括與總結,通過深入研究和剖析來探尋其本質。這種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十分常見。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問題的設置要科學合理,對學生的思維具有引導作用,讓學生的思考有針對性和方向性,通過有條理、有步驟的思考與想象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對問題進行設置時,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把握,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多元化需求,從而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來設置問題,做到因材施教。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旺盛,問題要兼具開放性、思維性以及趣味性。在問題設置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深研教材和教學大綱,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整合,保障所提問題的科學性。例如在教學“年月日”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便可通過合理設計問題情境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年歷卡,讓學生思考2019年有多少個月?多少日?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年歷卡找出不同月份天數的差異以及其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通過觀察和思考來掌握年月日的相關知識點。除此之外,還應當確保問題具備邏輯性和銜接性,在學生思考和判斷之后能夠結合認知能力對下面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在層層遞進的訓練中鍛煉學生的思維水平。
(二)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比較小,思維意識還不夠成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較弱,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法通常難以長期讓學生保持集中的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上課積極性的調動以及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因此,為了構建高效的課堂環(huán)境,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要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學習需求。首先,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教師可結合這一特性,在數學教學中適當組織智力游戲活動或競賽,既能夠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競賽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其次,小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很多知識需要靠親身體驗來獲取。而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若想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注重知識的演示,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推理和探究過程,在過程中深入鍛煉邏輯思維與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通過組織合作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交流討論,在思維碰撞中獲得更多的心得和體會,有效的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觀察和對比,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處于成長和提升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對比,通過形象思維的鍛煉來推動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例如,在開展分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便可通過構建房間整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模擬房間整理的過程中來對房間的物品和擺放進行觀察,并對比整理前后的區(qū)別。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分類能力,掌握分類的技巧和方法,實現理想的分類教學效果,還能夠通過觀察、對比和思考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有效的提升,逐步從無目的觀察轉變?yōu)槟繕诵杂^察,通過有效的觀察、思考和對比,實現思維水平的提升。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充分發(fā)揮數學學科的功能,采取合理措施強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簡略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和方法,提出了幾點策略,希望對數學教學帶來啟發(fā)。
參考文獻:
[1]羅明文.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新教育時代,2017(30):33.
[2]樊有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6.
[3]潘立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J].教育現代化,2017(1):151.
作者簡介:
陳秀芳,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藍山縣三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