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兵
摘?要:自我調節(jié)學習是學生自能學習強大的心力。調節(jié)力應該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包括預學、合作、練習、實測四個環(huán)節(jié),這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力,促進學生的交流力,提高學生的解題力,加強學生的溫故力,引導學生“樂學”“會學”“學會”,真正實現“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關鍵詞:教為不教;小學數學;自我調節(jié)學習;心力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9-0004-01
當今社會,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調節(jié)學習已經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自我調節(jié)學習是指在多變、具體的獨立學習情境中,學生綜合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教為不教”教育思想,深刻反映了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形成自我調節(jié)學習個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性。學生具有了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心力,才能讓他們自己學習一輩子。
1.預學調節(jié)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力,樂學是基礎
課前預學往往能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學習。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習愿望與意向,這樣很容易在學習中獲得滿足感。所謂預習,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新的學習內容先自己進行探究、嘗試,獲得初步體驗,激發(fā)自學動力的教學階段。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基于小學數學教材的模式,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知識的預習,而不是機械地將預習變成一種被動的接受。我們可以設計課前預學單,將書本所要學習的例題進行適當的改動,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思考過程,記錄自己在預學時的困惑,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嘗試,例如,在認識除法豎式時,預習單采用嘗試法,讓學生試著給8÷4列算式時,大部分學生是模仿乘法的豎式進行列式。這次預學不少學生出現了錯誤,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小錯誤對學生的學習而言是有益而無害的。有了錯誤才會有新的探究,這樣的學習才會讓學生變得更為主動。
2.合作調節(jié)力:促進學生的交流力,會學是方法
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在預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錯誤,這種錯誤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和疏通,也許就會影響到他們后續(xù)對新知的學習。而要在預習之上的提高,僅僅靠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討論才能得以更好的深化。葉圣陶指出,預習之后,上課的活動,教學上的用語稱為“討論”,預習對不對,充分不充分,由學生與學生討論,學生與教師討論,求得解決。在課堂上的合作討論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討論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收獲的過程。學生不僅可以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還可以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當他的觀點與他人發(fā)生矛盾時,還學會用平和的態(tài)度與他人進行交流。學生在這樣的切磋中得到歷練,而此時的教師也應發(fā)揮指導和引領的作用。當學生之間意見發(fā)生分歧時,教師的適時點播才更富啟發(fā)性,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交流力,使他們在課堂想說敢說,真正的學會學習,體驗學習小主人的樂趣。
3.練習調節(jié)力:提高學生的解題力,吸收是內化
數學知識的學習更需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從小學開始,數學學習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實際應用是小學生自學活動的進一步提升。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解題力,還能發(fā)展學生的主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際應用的機會,可以開展相應的數學實踐活動?!百徫锏拇蛘蹎栴}”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但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卻會出現各種出人意料的錯誤。針對這一現象,在數學教學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設計購物方案,走進不同超市或商店進行實地考察,讓他們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這種自然的吸收把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不僅如此,學生通過具體可感的數學實踐,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領悟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除了數學體驗活動,我們還可以開展數學實驗、數學制作等豐富多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嘗試創(chuàng)新,在擴展中學會變通。
4.實測調節(jié)力:加強學生的溫故力,鞏固是再認
調節(jié)性學習是元認知層次的學習。元認知是對個人認知的認知,是認知主體對認知活動的計劃、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學生在經歷了預學、合作、練習這個完整的循環(huán)過程后,這種調節(jié)性學習并沒有終止,而是應該進入下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實測。實測是對學生前一階段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反饋,使得教師能夠及時調整具體的教學。在進行實測前,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覺的溫故,因為溫故才能知新,回味過往的學習內容,才能需求對新知的了解和體會。溫故的過程也是對舊知的再認識以及產生新的探究的過程。在數學實測中,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調節(jié)。實測時要避免測驗形式的單一乏味,可以是實際的操作,比如,千米的認識,我們可以在操場上進行實地測試。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口頭對答交流測試,還可以與生活緊密相連等。這樣的實測評價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自我知識,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實測是“教為不教”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心力發(fā)展是需要不斷訓練的。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腳手架式的支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調節(jié)學習的好習慣,將數學工具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于江林,段 微.自我調節(jié)學習策略在一體化課程中的應用[J].論壇,2019:108-110
[2]任蘇民著.葉圣陶教育思想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11
[3]陳琦,劉儒德著.當代教育心里學(第二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