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摘要】投擲輕物是省編輯教材必學的項目之一,這一教學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實用性也非常高,學生好動、易表現(xiàn)、喜模仿,對新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如果簡單的進行傳授技能教學,單一、枯燥的學習氛圍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不高。因此,以A4紙作為切入點,采取以心理輔導的形式,制定“放飛夢想”“拋棄煩惱”“憤怒的球”三個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玩中帶學,輕松掌握“投擲輕物”的技術(shù)動作。
【關(guān)鍵詞】A4紙 投擲輕物 學習興趣
投擲輕物選自省編教材《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必學內(nèi)容教師用書》,是投擲必學的項目之一,三年級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他們的骨骼、肌肉以及內(nèi)臟器官發(fā)育不完善,對于發(fā)展學生靈敏、力量、協(xié)調(diào)、柔韌能力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投擲輕物,由“引臂、蹬地、轉(zhuǎn)體、揮臂、撥指”幾個動作組成,動作看似簡單,但是要將各動作結(jié)合起來,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并非那么容易,由于一、二年級時有所接觸投擲動作,一開始學習的時候?qū)W生的學習興趣會下降,過多的枯燥練習,使得學生的積極性更低。
一、反思摸索
一次校級體育公開課,內(nèi)容在水平二中自選。于是,筆者思考了一番,選定了學生具有一定基礎(chǔ)的《投擲輕物》,按照教學內(nèi)容要求,將“投擲動作”“投擲發(fā)力”“投擲出手角度”等步驟按照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教學,課后發(fā)現(xiàn),并沒有達到筆者課前的預期效果。
通過課上的觀察和課后的反思,發(fā)現(xiàn)幾個問題:
1.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2.語言講解過多,對技術(shù)動作理解不夠直觀。
3.投擲時機掌握不準確,出手角度錯誤。
出現(xiàn)這些問題,引起了筆者的思考:如何能讓學生更有效的掌握投擲輕物這一技術(shù)動作?在學習過程中不失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讓學生愛學、求學、趣學?
二、實踐運用
在一次學校紙飛機大賽中,學生投紙飛機的過程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在之后的一堂課中,筆者將一張A4紙引入課堂,讓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引發(fā)興趣,再以心理輔導師的角色,制定“放飛夢想”“拋棄煩惱”“憤怒的球”三個情景,意圖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會技術(shù)動作。通過實踐,收到奇效,不僅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而且整堂課上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1.放飛夢想
“同學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那大家有夢想嗎?”“嗯,老師聽到了大家心中的夢想,現(xiàn)在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用這張A4紙折一架飛機?!薄罢埓蠹议]上眼睛,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這架紙飛機上?!薄敖裉?,就讓我們放飛心中的夢想,讓它乘風破浪,飛向遠方!”當學生對手中的這張A4紙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時候,筆者通過夢想紙飛機將學生引入課堂,進行本課的教學?!按蠹以跀S紙飛機時,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不是往頭上擲出,也不是往腳下擲出,而都向額頭斜上方擲出,為什么呢?”“哦~原來這樣紙飛機可以飛的更遠,對嗎?”在投擲紙飛機時,學生會自然的將紙飛機向正面斜上方(約35°)的方向投擲,而且手臂揮臂迅速,符合投擲出手角度和快速揮臂的要求。在練習過程中,適時的提示學生在投擲時注意投擲的角度和手臂的用力。
通過放飛夢想紙飛機的情景游戲,不僅讓學生在游戲中懂得了往哪個方向投擲,手臂揮臂的迅速,能夠擲的更遠,而且還讓學生在心理上明確了自己的夢想,還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2.拋棄煩惱
“剛才我們放飛了夢想紙飛機,希望大家的夢想能夠早日實現(xiàn)。有夢想,也有煩惱,請大家拆開紙飛機,將大家心中所有的不愉快和煩惱都丟棄在這張紙上,然后將紙揉成團?!睆膲粝胍翢溃鸭堬w機變成紙球,從而引出我們今天上課的主內(nèi)容投擲輕物,兩腳左右開立,以右手持球為例,身體側(cè)對著投擲方向,右手持球向右后上方引伸,然后右手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畫圈,此時重心放在右腳上,膝蓋彎曲,左腳腳尖點地,投擲時,右腳用力蹬地轉(zhuǎn)體,右臂經(jīng)肩上、頭側(cè)用力揮臂,將球向斜上方投出,右腳順勢向前一步。觀看——模仿——分解動作——連貫動作,此時學生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將手中的煩惱紙球投出。于是,筆者調(diào)動隊伍,將學生分成兩排,統(tǒng)一向中間場地投擲,為了保證學生在投擲過程中的安全,要求統(tǒng)一聽指令進行投擲和撿球。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適時的語氣高低頓挫,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練習。“蹬地有力,揮臂迅速?!薄白⒁馕覀兺稊S的方向,是斜上方。”適時的提示學生應當注意蹬地、轉(zhuǎn)體、揮臂的重點。經(jīng)過幾次的練習后,加快投擲動作的銜接速度,口令改為“1(準備動作)、2(手臂動作)、3(蹬地、轉(zhuǎn)體、揮臂投擲)”,讓學生的動作能夠連貫起來,用力更加協(xié)調(diào),并且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通過拋棄煩惱紙球的情景游戲,學習正確的投擲動作,讓學生將心中的不愉快和煩惱隨著手中的紙球投向遠方,讓煩惱遠離我們。
3.憤怒的球
“從前有個傳說:將煩惱扔向我們手指的方向(正面斜上方約35°),扔的越遠煩惱就離我們越遠。大家向嘗試一下嗎?”“接下來,把我們的煩惱紙球放進口袋里,拿出我們憤怒的球(球上帶有學生自己畫的憤怒表情),兩根手指夾住球,其余三根手指捏住,架起我們的左手,指向額頭斜上方,舉起右手向后引伸,擲出我們的球?!惫P者向?qū)W生講述一個傳說,進行一個小游戲:憤怒的球,游戲規(guī)則:學生在規(guī)定的線上準備,前方有三條不同顏色的線(距離兩米的藍線,距離三米的綠線,距離四米的紅線),投過一定高度后球落在哪條線,來區(qū)分誰的球最憤怒。通過小游戲,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我挑戰(zhàn)意識和競爭意識,而且還能夠更好的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投擲動作,設置一定的高度,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投擲出手角度;設置不同距離的線,使學生加快手臂的揮臂速度。
游戲最能引發(fā)學生的熱情和激情,再加上一個傳說的渲染,此時課堂氣氛愈發(fā)活躍,學生的興奮度達到了高潮,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自我表現(xiàn)和自我展示的機會,使得每位同學都能體驗到運動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
三、效果呈現(xiàn)
改變教學模式,不變教學性質(zhì),達到最佳效果。以心理輔導的形式,設置三個情景模式,以一張A4紙為切入點,把夢想和煩惱貫穿本堂課,簡單的游戲,簡易的器材,易于操作,并且服務于主教材的教學,通過情景化的教學,讓學生始終保持新鮮感,在練習過程中不覺得枯燥、無味,在最后游戲中,通過嘗試體驗、鞏固提高的教學手段,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力量、協(xié)調(diào)、柔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挑戰(zhàn)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為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沈方遒.教材分析應找準教學的關(guān)鍵點[J].小學教學參考,1999,(04).
[2]王加恒.投擲練習適宜采用的教學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3,(06).
[3]王加恒.投擲教學注意事項[J].中國學校體育,2003,(05).
[4]楊正云.試述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與教學[J].體育教學,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