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人為本就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形成鮮明對比,讓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學校與老師不斷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找出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學生的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理念。
【關鍵詞】小學管理 ?以人為本 ?實施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7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2-0209-02
一、將以人為本用于小學學校管理中的意義
1.以人為本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就是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人為本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它注重的是人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所以說素質教育具有發(fā)展性。素質教育的以人為本,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和習慣的形成,與應試教育形成對比,它是要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思維更加開放,這樣才能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朝著適合自己的方向發(fā)展。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還要求學生實踐,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時開發(fā)學生的大腦,讓學生思維更加靈活,在解決問題時想的更加全面。
2.以人為本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指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方面的素質,注重“以人為本”的小學教育管理中,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是發(fā)展的,進步的,不是學習機器,學生的發(fā)展是全面的。學生在學校能體現(xiàn)出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fā)展,這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也離不開老師的積極引導,老師采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正確的引導,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出心理身體都健康的人。
二、以人為本在小學管理中實施探討
1.實施以人為本的小學教學模式
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注重的是以人為本?,F(xiàn)在社會越來越注重“人”的發(fā)展,以人為本也更加深入人心,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比較低,心理承受力也較弱,所以老師們在教育學生時,更應該多關心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呵護與關心學生,才能保證學生健康的成長與快樂的學習,學校與老師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關心愛護學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的想法,才能化解老師與學生之間長期以來形成的不融洽的關系,讓學生接受老師,與老師成為朋友,才能更好的學習知識,形成一種良好的教育模式。
2.制定并完善以人為本的小學教育管理制度
前面提出要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首先要制定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要求老師在對待學生時,要一視同仁,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在進行獎勵與懲罰時也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對做的好的同學進行嘉獎和鼓勵,讓他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對于犯錯誤的同學,要進行合理地批評,讓學生明白自己錯在哪里,該怎樣改正,下次該怎樣做,讓學生在錯誤中成長與進步。對老師也要進行嚴格要求,老師在進行備課時認真仔細,明確上課內容與目標,對于學生考核的結果要公平公正公開,學校要切實完善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
3.注重小學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
老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這要求老師的專業(yè)課一定要扎實,如果身為一名老師卻解決不了學生的疑問,這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每一位老師都有學習與上升的空間,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高是教好學生的必要條件。老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首先是老師職業(yè)道德的修養(yǎng)提高,作為一名小學老師,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是什么,應該將所有的熱情投到教育事業(yè)中去,去感染與引導學生。其次,老師也要一直學習,不斷提升自己,進行工作總結,才能逐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老師有了深厚的文化底子,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才能迎合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變化。
4.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共同管理學生
想要教出好學生,除了學校單方面的努力之外,與家長的結合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家長更了解學生生活上的情況,比如性格,有的比較靦腆,學生不會的問題可能也不會主動找老師說,這樣長期下去,越來越不會,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慢慢的甚至討厭上學和學習,如果家長跟老師溝通的及時,老師會著重關注這位學生,讓他慢慢接受老師,慢慢的主動接近老師,這樣以后再有不會的題目就敢主動去問老師了,學習起來也會輕松一些。還有的一些性格比較開放,這樣的學生一般上課能注意到的,他可能做題馬虎不仔細,老師家長也要及時進行溝通,除了在學校老師提醒之外,回家后做任何事情家長都應注意讓他用心去做,仔細去做,慢慢改掉這一不好的習慣。
本文主要是說了以人為本在小學教育中實施的探討,通過以人為本在教學中的意義,說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以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怎樣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推動小學教育健康發(fā)展,最后達到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的合格社會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萬升.堅持以人為本 優(yōu)化學校管理[J].寧夏教育. 2016(10)
[2]蔡崇明.以人為本,優(yōu)化學校管理[J].新課程研究(教育管理). 2017(01)
作者簡介:
楊濤(1983.1-),男,甘肅省靈臺縣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