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語文課上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能力的主要方式。帶著話題擼“串”,即設置一連串有關聯(lián)性的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開展交流討論,從而增強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據此,文章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以話題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相關教學策略,以期能為其他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5-0039-02
所謂話題,其種類其實豐富多樣。小學語文教學中,常見的話題有課堂問題、閱讀主題、寫作主題、實踐活動主題等。圍繞這些話題,教師就能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策略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從而提升其口語交際能力。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問題
1.師生互動方面的問題
雖然有些教師能意識到互動教學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師生互動方式太單一,往往就是和學生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或是就一個問題進行探討,沒有通過生活化、游戲化、競賽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互動成效自然不顯著。同時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為了讓學生提高語文成績,往往是以領導者的身份給學生布置各種各樣的學習任務,即使在互動過程中也難免會給學生留下“領導者”的印象,無法真正拉近師生距離,師生互動過程自然受影響。
2.生生互動方面的問題
小學生互動時思路非常跳躍,常常會不按照原有的交流思路去走,而是可以由一個話題轉向多個話題,如此一來,學生在互動交流時雖然表面看上去非常熱烈,但實際上他們的交流思路是混亂的,是隨性的,是不確定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同時,由于小學生常常在話題間來回跳轉,有時甚至會伴隨爭吵和打鬧,這就讓生生互動環(huán)境變得非?;靵y,自然也起不到培養(yǎng)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前提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第一,教師必須深刻理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根本內涵和作用,認清教學形勢,擺正課堂定位,真正以“服務”態(tài)度對待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很好地轉變教學思路和態(tài)度,成為學生的課堂引導者和啟發(fā)者。
第二,學生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學習不是為家長和教師學的,是完完全全為自己學的。課堂學習過程中應以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多和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以豐富語文知識和學習經驗。當然,對于那些對語文學習極度缺乏興趣的學生來說,教師需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他們發(fā)現語文知識的奇妙有趣,如此才能促進其積極交流,從而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2.注重個體差異性
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的所有教學行為均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也樂于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未知的語文世界。但是,教師應明白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個性和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注重個體差異性,并以科學的教學方法體現這種差異性。
這里,筆者首推分組合作教學法,通過分組教學,學生就能在小組探究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同時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這正是利用學生個體差異性以實現集體化教學,為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創(chuàng)造了良好環(huán)境。
三、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有所不同,互動教學更注重依靠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以實現教學信息的擴充,從而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內容。傳統(tǒng)語文方法依靠的教學資源有限,也無法有效擴充教學資源,但師生互動教學以師生互動為基礎,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作用增加課堂信息密度,從而能夠讓學生逐步深入探究更多的語文學習資料,學習興趣自然有所提升。
2.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互動教學活動可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提升互動合作效率,在教師的規(guī)范化指導下,學生的實踐探究和合作學習能力都會增強。在此基礎上,互動教學活動在組織形式、運行方式等方面都秉持“人本教學”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為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奠定良好基礎。
3.生活情景教學
客觀來說,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更多的是枯燥、乏味的東西。這既是由我國的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決定的,也是由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的。而語文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無疑是為教師擺脫應試教育束縛,依循學科特點靈活變通的一種良好途徑,能夠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學活動中豐富語文學習生活,從而獲得更多的交流話題。
生活情景教學即教師以生活實例構建教學情景,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某一個特定的交流話題之中。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選擇一些學生常聽常見的生活實例激發(fā)他們的交流興趣。例如,以“說說我們的好媽媽”為話題,讓學生暢談媽媽和自己之間發(fā)生的生活趣事,延伸到如何孝順母親,如何回報母愛等方面。隨著話題的逐步深入,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逐漸頻繁,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自然逐漸增強。
4.情感體驗教學
情感體驗重在通過教師的引導而增強學生對于交流話題的興趣。其中的關鍵是教師應當把整個課堂氣氛帶動起來,然后通過科學的交流方式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進入“想說、能說、可說”的口語交際狀態(tài)。主要包括如下兩點內容。
第一,情感體驗教學即教師通過有趣的語言交流方式調動課堂氣氛,例如適當加入一些“題外話”,當然,這些“題外話”也是與課堂知識有關的。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學生討論自己以前在讀書的時候都遇到了那些困難,總結過哪些科學的閱讀方法,讀過哪些有趣的書籍等。這些話題雖然與語文閱讀內容無關,但教師將自己的學習經歷以故事形式娓娓道來,自然能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學習經歷,那就能順利地打開他們的話匣子。
第二,開放性的課堂教學能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讓學生減輕學習壓力,繼而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口語交際。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多樣化的口語交際活動以提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例如“詩歌朗誦比賽”“辯論會”“學習沙龍”,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可以扮演“顧問”和“活動組織協(xié)調者”,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同時引導他們互動交流。
結 語
小學語文課上以話題為導向進行師生、生生互動教學會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希望各位小學語文教師能基于本文的論證分析繼續(xù)探究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龐立娜,鄭秀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4(4):128.
[2]覃楚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才智,2009(21):106.
[3]戴玉明.六年制小學語文 第六冊備課提要[J].安徽教育,1988(1).
[4]鄭麗玲.讓口語交際教學鮮活起來的策略[J].廣西教育,2005(Z1).
[5]李錦蘭.《找春天》口語交際教學實錄[J].教學與管理,2005(8).
[6]李秀平.口語交際≠言語表達[J].小學青年教師,2003(12).
[7]王 杰.新課程背景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2).
[8]翟 杰.教師節(jié)的由來——配合蘇教版小學語文第9冊課文《師恩難忘》[J].新語文學習(小學中高年級),2005(9).
[9]王竹良.口語交際教學的功能[J].湖南教育,2001(10).
[10]李春喜.試論口語交際教學的特質[J].龍巖師專學報,2005(1).
[11]李叢玉.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反思與重構[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4).
[12]崔雯雯,孫 輝.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與策略[J].科學教育,2006(6).
[13]楊國琴.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學園(教育科研),2012(22).
[14]丁 煒.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15]許力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問題探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7).
作者簡介:賈喜平(1974—),男,甘肅隴西人,高級教師,本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