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shù)學幾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非常重要,是鍛煉學生基本數(shù)學能力的關鍵內容之一。教師通過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能夠促使學生將復雜的數(shù)學知識化繁為簡,從多個角度探索幾何知識的奧秘,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積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以及成長。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幾何教學;空間觀念;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5-0007-02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的起步階段,隨著數(shù)學知識難度的不斷增大,教師要注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關于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豐富學生對現(xiàn)實空間以及圖形的認識,消除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消極影響,全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思維,在不斷探索中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采取最佳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一、聯(lián)系生活,形成空間觀念
生活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好的幫手之一,很多數(shù)學知識取之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實際的生活經驗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基礎,在生活情境中存在很多幾何圖形。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弱,在學習幾何知識時也會覺得比較抽象難懂,但是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卻抱有很大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展開教學工作,巧妙結合生活展開富有趣味化的幾何教學,全面喚醒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學習關于“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引入加入少先隊時的情境中,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從而發(fā)現(xiàn)紅領巾的形狀是三角形的,并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誰能給我指一指紅領巾哪里是角?”“它一共有幾個角?”“每個角的大小相同嗎?”學生對角的存在才會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教師還可以引入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游戲物品,如積木。很多學生對積木抱有很大的興趣,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將自己的積木、魔方等玩具帶到學校來,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請你介紹一下你所帶來的物品,它們分別屬于三角形還是四邊形?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與大家分享。”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中尋找形狀的區(qū)別,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四邊形的特點。也有的學生將自己的鉛筆盒、橡皮、書、本、紙巾等日常用品展示出來,并進行相應的講解和分析,從中更加全面地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學生逐步對圖形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空間觀念。
小學階段的學生面對抽象的數(shù)學幾何知識,如果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做到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學習元素,幫助學生充分享受數(shù)學知識所帶來的便利,在趣味化的幾何學習中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
二、加強操作,提升空間觀念
在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課堂講解來進行知識的學習,無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動手操作,運用學生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器官展開協(xié)同合作,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圖形,激發(fā)學生對幾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動手操作過程中也會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有效鍛煉。
例如,在學習關于“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的信息設備展示手工蝴蝶的制作過程,觀看完以后向學生提問:“大家通過觀看手工蝴蝶制作的視頻短片,誰能夠運用簡潔語言來表達整個制作過程?”學生對這個手工制作非常感興趣,并通過短片了解了整個制作過程,紛紛舉手回答:“先將一張紙進行對折,然后畫出半只蝴蝶的輪廓,接著用剪刀按照輪廓進行裁剪,打開后就是一個蝴蝶的形狀,最后進行涂色?!睂W生回答后,教師可以接著進行提問:“為什么要畫半只蝴蝶的輪廓?請你仔細對比一下蝴蝶的左邊和右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細心觀察視頻中的蝴蝶,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因為蝴蝶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樣的,所以對折后只需要畫半只蝴蝶,就可以剪出一只完整的蝴蝶?!蓖ㄟ^問題的引導,學生一步步揭開了蝴蝶剪紙的奧秘。這時候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自己開始在下面裁剪蝴蝶了。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一個實踐操作活動:“我相信通過視頻的觀看已經啟發(fā)到了你們的思維,那么請你用剛才的方法做一個兩邊一樣的圖形,充分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能力,剪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剪紙,將你最優(yōu)秀的作品呈現(xiàn)給我們?!毙W階段的學生對動手操作非常感興趣,學生制作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入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概念,逐步建立學生的空間感:“請你仔細觀察你制作的剪紙,它們都是沿著一條直線進行對折,直線兩邊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在一起,這種圖形叫作軸對稱圖形?!苯處熢谡n堂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要注重引導學生多發(fā)言、多表達,不要一味地維護課堂秩序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只有將自己的疑惑表達出來,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探索精神,通過實踐的操作讓學生對空間概念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感知不同物體的特征和變化,在頭腦中對物體的空間認知也會逐漸增強。
三、實際運用,強化空間觀念
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運用,通過自身的知識經驗去解決身邊的幾何問題,在有限的知識范圍內拓展更多的可能,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很多學生通過幾何知識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但是卻不懂得應該如何運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只是停留在課本內容的學習中,無法將知識與實踐相互結合,空間觀念相對較弱。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對幾何知識的應用,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加深學生對空間觀念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學習關于“多邊形的面積”的相關知識時,很多學生由于缺乏空間觀念,在計算面積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錯誤,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實際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校園內劃分出一塊多邊形為種植區(qū)域,與學生一起走出教室,并帶上尺子、筆和紙等工具,在種植區(qū)域中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如:“在這個多邊形的種植區(qū)域內,我們現(xiàn)在需要種植黃瓜、茄子和西紅柿這三種蔬菜,其中西紅柿的種植面積最大,茄子的種植面積最小,將這個多邊形種植區(qū)域劃分成三塊,請你計算出每片種植區(qū)域的面積?!苯處熆梢砸龑W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每一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共同去計算和尋找問題的答案。通過直觀的圖形作為教學基礎,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就變得比較簡單了,在小組合作中學生也學會了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調整,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幫助學生進行幾何知識的構建,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和形成。
總之,在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與完善下,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對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非常有益,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要運用自己細膩心態(tài)去感染學生,積極完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幾何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空間觀念,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麻家云.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圖形與幾何”內容對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J].才智,2019(28):199.
[2]王 鵬.小學數(shù)學中圖形與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9(19):62.
作者簡介:蘇麗婷(1975—),女,福建晉江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