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
摘?要: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教學評價等方面都十分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體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潮流。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思考。
關鍵詞: 高效課堂;問題設計;教師角色;課堂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1-0259-01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毙抡n程背景下,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高效課堂,是相對于當前教學中的低效甚至是負效的課堂而言的,具體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藝術。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些課堂貌似熱鬧、活躍,但實質上卻與高效課堂理念存在一些出入,原本具有豐富內涵的理念不但沒有得到彰顯,反而變得膚淺甚至異化了。有些人甚至是給傳統(tǒng)課堂貼上了 “高效課堂”的標簽,就美其名曰“高效課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結合自身理論和實踐談談對高效課堂存在問題簡單認識。
1?課堂問題設計是不是越多越好?
高效課堂的核心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而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根本在于課堂問題的解決,因此,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聽課時發(fā)現,有的老師在課堂上設計的問題過多,過于瑣碎。還有的老師提問的沒有層次,針對性不強,不能激發(fā)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要么問題過于簡單,沒有思考價值;要么問題過難,學生討論了也解決不了,白白浪費時間。如果這些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又怎么能說是高效課堂呢?
2?高效課堂是不是“全面放手”的自學課堂?
有些人對高效課堂的認識和理解有些片面,甚至走向了極端。認為高效課堂既然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那么有沒有老師無所謂,老師講不講無所謂,完全可以是學生的“自學課堂”,整個教學組織均由學生來完成就可以了。當學生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時,而老師沉默不語,當課堂出現了疑難問題.全班同學都解決不了時,老師依然是無動于衷。試問這樣的課堂高效在哪里呢?
3?怎樣的課堂評價才是有效的評價?
高效課堂是師生相互交流、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的舞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充分調動,學習目標能否得以實現,課堂中的評價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體會,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看法:
(1)課堂問題設計不是越多越好,應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從當前的課堂教學來看,并非所有的課堂問題設計都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問題設計并不是越多越好,關鍵是看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找到了學生的困惑點,是否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fā)性的、有一定難度的。
另外,還可以設計發(fā)散性的討論題,這些有質量的提問,會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學生們會積極討論,各抒己見,從不同層面深刻剖析了問題的來源曲折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高效課堂不是“全面放手”的自學課堂,教師不能做課堂的旁觀者。
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松的學習氛圍,但是不是說教師可以不去組織引導學習,甚至退出教學平臺,成為一個旁視者呢?個人認為,這是對高效課堂的誤解和曲解,是把主自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
高效課堂不是對教師作用的淡化和降低,而是對教師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這個教學主體的實際出發(f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科學指導作用,才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精神實質也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高效課堂要求教師要成為“三者”:即促進者、學習者和決定者。所謂促進者是說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做學生成長的推手。學生在哪些地方出觀了普遍性的錯誤,在學生展示時哪些地方講得不對或做得不完整,教師應以精辟的語言,清晰明確的思路及時給學生以糾正、說明或補充。教師還是決定者,課堂某個環(huán)節(jié)怎樣進行,如何評估,教師都要事先周密考慮,認真策劃;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進行得更好,什么時候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
(3)課堂評價應以真誠、激勵、賞識為原則,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目的。
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 “對話”過程貫穿著尊重人、愛護人、發(fā)展人的人本主義情懷。恰當的課堂評價,能夠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相信自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不恰當的評價則會使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有時甚至還會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
個人認為,掌聲本身是鼓勵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一節(jié)課掌聲泛濫的話,不但不能起到對學生的激勵和啟迪作用,而且對學生的學習和思考實際上是一種干擾。在課堂評價時,教師還應注意要用心去賞識每一個學生,感知每一顆心靈,讓學生體會到你的真誠、善意和溫暖。
總之,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理想的課堂模式,是每個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高效課堂的靈魂在于點然熱情、激活思維、提升能力。這就要求我們靜下心來,認真研讀相關理論,科學地指導實踐,細化、優(yōu)化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拘泥于傳統(tǒng)教學形式,也不追求表面上的熱鬧與繁華,讓我們的課堂真正高效起來。
參考文獻
[1]?李炳亭著.《我給傳統(tǒng)課堂打0分》.山東文藝出版社.
[2]?張海晨,李炳亭著.《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山東文藝出版社.
[3]?李炳亭,褚清源編.《問道課堂》.山東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