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培坤
摘要:任何課程在開始時都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指引,因此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將會十分重要。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科學設計可以增強學生注意力,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從問題疑問、多媒體以及情景導入法等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策略進行詳細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策略
前言:
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程的開始部分,也是教師與學生對課文預習情況的首次交流,如果在課堂開始之前有效的抓住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學習目標的具體需求,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生性活潑好動,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性格特點,制定關于小學語文課堂的專業(yè)有效的導入方案,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一、多媒體導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學校中被廣泛運用,多媒體設備已經成為教師必不可少的教學輔助功能工具。多媒體設備可以將語文內容轉換為聲音、圖像以及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覺,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課題《火燒云》的內容學習中,教師可以先播放關于火燒云的相關視頻,時間不超3分鐘,然后由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然后由學生自主討論1分鐘左右,由教師公布答案“火燒云”?!澳敲椿馃坪臀覀冞@節(jié)課學習有什么關系呢?首先我們來觀察一下火燒云的具體特征。”由教師將火燒云的具體圖片播放出來,如圖一。
教師可以多播放出火燒云的照片,讓學生一起觀察,并說出火燒云的特點?!凹t紅的、像天上著火了一樣……”等等,這樣讓學生充分的發(fā)揮想象,根據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描述景象中的特點,然后通過一段時間的討論,由教師引出這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而將學生的興趣帶入到課堂教學中。
二、情境導入
在語文科目中,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寫作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文章中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課前導入,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將學生帶到語文內容場景中,使學生享受場景再現(xiàn)給其帶來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情境導入方式中主要包含兩種導入方法,音樂導入法和游戲導入法[1]。
第一:音樂導入法。音樂類別的不同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覺,舒緩形式的音樂可以帶給人們愜意的感覺;激情的音樂可以使人興奮。所以教師在進行音樂導入時應當將文章的特點抓住,根據文章的寫作背景設置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并且配帶一定的語言文字,讓學生隨著音樂的情感和文字的輔助,對文章內容做更加深入的了解?,F(xiàn)階段小學語文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會配用一定的朗誦帶,所以教師在應用音樂教學時應當做合理的取舍,不能每篇都用音樂導入的方法。
例如在小學語文《夜鶯的歌聲》課題導入過程中,教師通過文章背景選擇適當?shù)囊魳?。課文主要講述了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員傳遞信息,協(xié)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根據背景應當播放一些慷慨激昂的音樂烘托氣氛,讓學生了解該篇文章不是講述“夜鶯”這種動物,而是講述一個抗戰(zhàn)英雄的事跡,進而帶學生通過音樂,走進當時的抗戰(zhàn)場景,讓學生感受戰(zhàn)爭的慘烈、英雄的機智勇敢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第二:游戲導入法。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課堂要努力創(chuàng)設有趣的時間活動,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內增加語文學習的興趣。小學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都不會拒絕游戲的引入,因此教師應當抓住學生心理需求,利用游戲創(chuàng)建語文內容情景,進而開展趣味性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建愉快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人教版語文課題《守株待兔》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玩“丟手絹”的游戲,首先派出一個人做手絹的丟出者,然后讓其他同學圍成一個圓圈,丟手絹的學生圍繞圈外跑,然后把手絹丟到某一同學的身后,如果同學發(fā)現(xiàn)并追趕上丟手絹的同學,則由丟手絹的學生表演節(jié)目,背誦、唱歌都可以,以此類推,進行10到15分鐘的游戲,然后教師問學生“我們在等待丟手絹的同學這個過程叫什么呀?”,由學生思考幾分鐘,然后由教師引出“守株待兔”成語,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融入。在此過程中不但發(fā)揮了學生主觀思考的能力,同時在游戲中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各種才能,在提升學生課堂興趣的同時有效的增添了學生之間的情感,為教學質量的總體目標做下良好的鋪墊。
三、設疑導入
設疑導入主要包括問題設疑和謎語設疑兩種,通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開始之前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進而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之中。
第一:問題設疑法。例如在小學語文《蝙蝠與雷達》課題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說出蝙蝠和雷達有什么關系,教師在此過程不能否定任何學生的想法,然后繼續(xù)提問“文章為什么會以此作為題目、二者究竟有什么聯(lián)系?”等等,進而將問題延伸到蝙蝠對人類發(fā)展具有哪些啟示?以及其他動物會給人類哪些啟示等等,有效的提升課堂的豐富性[2]。
第二:謎語設疑法。小學生在生活中都會接觸到謎語,對于好奇心極強的他們也很喜歡這種形式,因此將其運用到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例如就小學語文中某一個字或者詞語由教師設置謎題,讓學生互相討論競猜,進而引出文章主題內容;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主題自行設置謎題,讓其他同學進行競猜。利用這種有趣的謎語競猜方法,可以極大的增加課堂活躍性,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樂趣,在快樂中成長也是現(xiàn)代教學改革對教育的新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沒有固定的方法,只是結合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以及現(xiàn)階段學生的具體需求,由教師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在語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沒有固定的方式來要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定,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將文章具體內容進行剖析,然后根據文章寫作背景選擇適當?shù)恼n前導入方式,以提升學生興趣為主,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緊張又不失趣味的語文課堂中,真正的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甘巧芳.淺析語文教學中新課導入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9 (15):28.
[2]王磊.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