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碧瓊
摘 要:小學語文問題導學是落實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為更順利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供參考,在教學研究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應該不斷地將小學語文問題導學的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和豐富,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導學;策略
引言
古人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見發(fā)現(xiàn)問題是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是小學生的啟蒙學科,是我國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科,更是其他學科可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三觀和良性思維的重要階段,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關鍵人物,是新時代的建設者,我國教育改革提出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因此,要從基礎學科抓起,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模式創(chuàng)新,完善問題導學課堂模式,讓學生在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逐步完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
一、小學語文問題導學概念
由小學語文學科的基本構成和學科特點可見,小學語文問題導學就是在日常的語文學習課堂中,有意識地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引導,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完善的思維模式。具體來說,就是需要語文教師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基礎,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形成以生為本,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創(chuàng)建合適的課堂情境來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帶領學生獨立的探究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逐漸具備主動思考、主動質疑的思維能力,從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問題導學策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成績的提高與積極進行思考密不可分,學思結合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對于學生形成主動的思維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實施問題導學有以下幾種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承擔著主要角色,傳統(tǒng)的教育課堂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教師單方面的傳授知識也讓課堂氛圍變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融入課堂當中,充分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合理定位,明確自己身為教學引導者、管理者的身份,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不要直接進行解答,要進行恰當?shù)刂敢?,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而學生在思考之后產生的想法,無論對錯,都要及時進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二)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膯栴}情境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還應注意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膯栴}情境,問題情境不能隨意創(chuàng)設,應該結合課堂內容,以教育目標為基準,體現(xiàn)的是教學上真正應該注重的核心內容。每個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智力因素、知識儲備等存在差異,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主觀因素,定期對于班級學情進行細致分析,對所提出的問題的合理性進行把握,確保問題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問題的思考產生濃厚的興趣,具備開放性的同時,保證合理性。例如,在進行部編版三年級語文教學《金黃的草地》一課前,教師可以先進行作業(yè)預留,讓學生在課后注意觀察草地,并對“草地上都有什么?”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先對課前問題進行探討,學生在觀察草地之后自然會對草地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探討過后教師再進行本節(jié)課文的引入,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內容,體會到作者對草地的喜愛之情,對自然生物的濃厚興趣,激起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熱情,從而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要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這種問題情境的恰當創(chuàng)建,可以讓學生感知自然魅力的同時,提升課堂效率[2]。
(三)鼓勵學生問問題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問題導學不是單一的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過程,更要求教師由問題入手,進行合理化教學,引導學生具備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當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不僅能夠對課上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更能夠對課堂內容有自己更深層次的理解,對課后拓展知識也能以獨立或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具備自我提出疑問的能力并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水平。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簡單熟悉課文內容,并對“課文從哪些方面對西沙群島的富饒進行描寫?”這一問題進行思考,而在學生掌握文章基本內容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進行細致的課文閱讀,并結合每個自然段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再由另一位學生進行回答,教師評判是否正確。每個學生要在熟讀課文之后提出自己的問題,同時也要對別人的問題進行解答,這種方式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對學生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提供幫助,教師也在鼓勵學生問問題的過程當中,更能觀察并了解每個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吸收情況,對學生的性格、思維能力也有了更準確的掌握,為接下來教學方向的調整提供參考[3]。
結束語
小學語文問題導學的順利進行,可以幫助廣大語文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率,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之一?,F(xiàn)如今這一方案還未進行全面落實,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探索并豐富有效發(fā)展問題導學的新策略,為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意識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韓立福. “問題導學”:當代課堂教學深度改革的新方向[J]. 江蘇教育研究,2016(01):7-11.
[2]蔡麗萍. 問題導學讓深度學習真正發(fā)生[J]. 名師在線, 2020(07):10-11.
[3]郭曉宇,吳麗. “問題導學”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困境與出路[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05):49-51.
浙江省仙居縣下各鎮(zhèn)中心小學? 3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