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論述了小學生目前預習存在的問題,以及部編版語文教材的采用,小學語文如何實施有效預習,怎樣衡量有效預習,旨在重視預習。加強學生預習的有效性,讓預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活動,進而調(diào)動學生預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語文學習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部編版;小學語文;有效預習
一、從學生方面來看
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不知道預習的方法應該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班級里也不缺乏主動預習的學生,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預習,就像第二點所說的那樣,只是把課文讀一讀,生字和詞語畫一畫、讀一讀就算是完成預習了,他們沒有更為良好的方法去深入有效的預習。
二、從教師方面來看
課文創(chuàng)作的背景應該怎樣去了解;閱讀提綱怎樣去寫;立足詞、句、段、篇時,應注意什么等等。學生不知道,身為老師的我們也沒有去引導,學生自然預習不到位。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老師認為預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應該讓學生去“自主”,老師不必過多詢問;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師自己對預習研究不夠透徹,不知道如何去指導學生去自主預習,所以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時候也比較草率,沒有衡量的標準。
三、從家長方面來看
家長對于課前預習,大多都是忽略的狀態(tài),他們大多認為抄寫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才算是真正的作業(yè),對于課前預習,他們則認為是學生的事情,甚至有的家長認為不預習也沒有關系,因為老師在課堂還是會講解,總而言之,對于預習,家長不了解其重要性,同時也不重視。
那如何做到有效的課前預習呢?結合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施:
一、基于學情,設置有梯度的預習單,增加學生預習的興趣及主動性
部編版語文教材在每篇課文后面都有相應的課文問題,但是題目內(nèi)容并不是適合所有程度的學生?;诖?,我認為教師若想要達到有效預習的目的,最為關鍵的一步則是基于課后練習題以及學生不同能力水平,設計不同程度的預習題目。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梯度布置預習作業(yè),將課后練習題作為預習單設計的指南,在同一份預習單上,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設計不同的預習題目,使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都能拿到適合自己學情的預習任務,這樣就不會使學生因為預習難度過大或過易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進而失去學習興趣,喪失主動性。
二、循序漸進,建立有效的常規(guī)預習體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預習習慣同樣如此,需要學生在長期的預習過程中通過多次反復練習逐步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行為傾向。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對常規(guī)文章的預習習慣。一般語文課文的預習體系如下:(1)閱讀全文,畫出生字和詞語;(2)借助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3)標出自然段;(4)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劃分部分;(5)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幾點在語文閱讀程序中都是共同的部分,同時教師也應根據(jù)不同的課文、不同的文體提出不同的預習點,基于這個共同的預習部分,教師應鼓勵學生即使在沒有任何預習單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常規(guī)的預習,逐步建立起良好的預習習慣。
三、教師深入研究新教材,立足課本,開發(fā)多元化預習指導方法
隨著部編版語文教材的推行,學生對于新教材的方向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個時候,學生就急切需要老師的指導,然后老師指導的前提是對于新教材透徹的理解。
四、利用小組合作模式突破預習瓶頸
采取小組合作預習模式,可以使學生進行多角度與全方位的溝通互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實現(xiàn)學會、會學,從而達到樂學。合作性預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及時交流預習中的疑難問題,加強學生的交流互動,而且通過小組分工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從差異化的角度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
五、建立有效的預習評價體系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有效的預習評價體系:(1)鼓勵學生正確認識預習,根據(jù)預習情況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2)引導家長改變觀念,重視課前預習,進行良好的家校合作,并建立家校合作評價體系;(3)教師需改變理念,進行有效的預習評價,而不是進行流于形式的評價。
預習的有效性確實不好衡量,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從學生的參與度方面來看
從預習單的字跡來判斷,字跡認真且?guī)缀醪诲e字的同學,說明在預習的時候,傾注的精神比較多,注意力又相對集中,從這個角度來說,參與度相對較高,其預習就很大可能會有效。
1、從預習單完成的情況來看,全部完成的同學一般來說比沒有完成的同學參與度要高,沒有全部完成的同學比沒寫的同學的參與度要高,而沒寫的同學參與度為最低,甚至為零,其預習的有效性也幾乎為零。
二、從學生的預習過程來看
從學生整個預習過程來看,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小組合作預習,小組成員討論時,發(fā)表意見的多少,發(fā)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等都是可以作為有效性的參考,同時,從小組提交預習單完成的情況也可以作為整個小組預習是否有效的參考;二是個人完成預習,當在學效完成預習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在預習時注意力集中情況來參考,注意力集中,不易被周圍事物所干擾,說明學生在認真預習,其很大可能具有有效性。
三、從學生的預習結果來看
對于預習是否有效,學生的預習結果是很重要的參考標準,預習結果從哪幾個方面來看呢?以下幾點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1、從課堂教學來看,在新課教學的過程中,預習的內(nèi)容會再一次在課堂進行檢驗,當對不同水平的同學提出相對合理的預習問題時,根據(jù)同學們回答問題的情況來判斷其預習是否有效。
2、從課后作業(yè)的情況來看,有效的預習是增加學生聽課效率與質(zhì)量,課后相關作業(yè)做的好,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其預習是有效的。
總之,針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有效的預習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鍛煉其思維拓展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王麗.語文課前預習之我見[J].吉林教育,2006(21).
[2]]胡玲.淺談語文課前預習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9(10).
[3]周梅.讓預習走進小學語文課堂[J]. 貴州教育. 2019(11)
[4]楊麗芹.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8)
作者簡介:
田路路,女,1991,漢,皖,小學二級教師,在讀研究生,小學教育。
(作者單位:無為市建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