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憶媚
摘? 要:作為近些年來剛剛興起的一項教育模式,微課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知識點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教學。未來發(fā)展的過程中,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微課能夠展現(xiàn)出極大的應用價值,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以及課堂效率。本文主要針對于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微課所發(fā)揮出的作用以及意義進行分析。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5-122-02
作為一種以短視頻為主的教學模式,微課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最佳的觀感體驗。而小學階段,學生的生理特征以及心理特征決定了學生的興趣方向,微課無疑更加符合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其他信息化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提升學習興趣。
一、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意義
(一)重點教學
伴隨著現(xiàn)代化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各項科學技術都有所提升,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探索欲望進行引導,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能夠始終堅持對數(shù)學學科進行分析與思索,從而探究出更加符合學生實際特點的教學策略。教師在完成這一步時,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模式來達成目標,從而提供給學生最簡單便捷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具體來說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重點難點環(huán)節(jié)設置暫停鍵,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來選擇重點難點的學習時間。
(二)對比應用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當中,數(shù)學中的許多知識點都存在著關聯(lián)效果,而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又關聯(lián)到了不同的知識點,因此需要提升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時效性。教師可以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使用對比教學的方式,將數(shù)學中存在的知識點進行詳細化的對比與分析,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學生在學習幾何這一圖案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舉例一些已經(jīng)被學生熟練掌握的幾何圖形,隨后再讓學生對將要進行學習的幾何圖形與之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理解其存在的特性和教學的主要方向。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對比與分析,能夠幫助學生對于知識的本質進行詳細化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教學應用策略
(一)有效的預習與復習
作為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數(shù)學進行預習與復習,以此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了解舊知識在新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新知識學習過程里需要涉及到的問題。例如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錄制一段視頻,隨后讓學生根據(jù)課程視頻進行預習,這樣能夠有趣的展現(xiàn)知識的作用以及實際學習方向。而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主要的復習方向應該集中于微課教學中涉及到的各類知識點,教師通過視頻方式將學生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統(tǒng)一,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整理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習的知識點以及存在的漏洞,從而進行補充。課后復習的作用在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來對課程進行分析與整理,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提升教學時效性。
(二)深度的思維教學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自主學習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憑借微課能夠為學生直觀的展現(xiàn)抽象化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進行預習,隨后在使用微課來為學生播放三角形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的大致內容。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能夠讓學生掌握學習過程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和課程的大致教學方向。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來對三角形的重點、難點進行相應的討論,從而更好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重點、難點進行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對重點、難點進行正確的討論,不斷規(guī)范學生的研究方向。在學生研究之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整體想法進行驗證與落實,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自身知識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三)規(guī)范應用體系
在使用微課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使用中的一系列問題,無論是對于學校還是對于教師個人來說,使用微課意味著需要轉變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從而更好發(fā)揮其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組織對教師的培訓活動,從而提升教師對于微課的使用能力,教師需要在上課的過程中來不斷規(guī)范教學流程,通過不斷的適應與轉變來將微課進行完美應用。學校則是需要對教師進行引用方式、教學方法和微課選擇幾大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培訓以及教學,防止教師亂用、濫用微課。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思考微課正確應用方法和引入形式,從而達到更好的應用效果,避免學生感官疲勞的出現(xiàn)。例如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一些物體和概念的認知,例如:年月日。在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隨后再推出微課視頻教學模式,從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豐富微課形式
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微課的形式,不僅僅局限于視頻方面,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微課授課形式,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教學效率、教學質量。首先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作為一門實用性學科,數(shù)學的最終學習需要落實到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因此,數(shù)學學科微課教學方式需要擴展到測試題以及實踐活動方面。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同時做一些鞏固性時間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增長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得到全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其次,教師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明確作為一門全新的教學方法,微課不僅僅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也能夠在課外時間進行微課練習,從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
(五)明確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對于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點重點難點能夠進行明確化的教學,但過短的教學時間也導致教學的主題不夠突出,因此教師需要更加明確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實際教學主題。教師需要更加清晰的認知自身,從而在微課教學過程中能夠選擇具有更加針對性的教學題材。首先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盡可能保證微課視頻簡潔明了,不過分贅述,同時也能夠展現(xiàn)出教學過程中應有的知識體系。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微課教學的師生關系,并非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的單純知識灌輸者以被灌輸者。未來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學需要將學生的個人喜好以及發(fā)展方向設定為第一關注目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到了引導者的作用,從而讓微課的教學內容更加吸引學生,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教學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下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工具,能夠更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擺脫傳統(tǒng)數(shù)學教育過程中的抽象性與枯燥性。然而雖然當下發(fā)展過程中,微課已經(jīng)成為了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重要教學方式,但針對于微課設置的體系流程依舊沒有達到完備的程度。這也導致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微課的過程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因此未來發(fā)展過程中,小學數(shù)學教師需要集中于微課的實際應用做出更加深刻的分析與學習。
參考文獻:
[1]馬耀洲.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小學電教,2020(06):72-73.
[2]張建港.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智慧課堂中的具體運用[J].中國新通信,2020,22(11):218.
[3]李施展.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甘肅教育,2020(11):75.
[4]王萍.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11):79.
[5]馬俊山.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161-162.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3663)】
(作者單位:廣州市增城區(qū)掛綠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