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曉
【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的各項技能。在初中教學過程當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因為初中作為教學的過渡時期,銜接了小學和高中學生兩個階段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態(tài)度的養(yǎng)成。教師應該改變以往教學的方向以及教學態(tài)度,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意識,讓學生能夠?qū)栴}進行多角度的分析以及考慮,從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對自身的各方面能力進行提升。初中科學教學當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比較薄弱,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解決能力不夠,很容易產(chǎn)生疑惑,本文針對現(xiàn)階段出現(xiàn)的情況,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初中科學 問題意識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2.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33-079-01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但是初中學習的科目比較多,那么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入。很多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第一時間不是選擇分析、選擇探究,而是選擇逃避,這樣會讓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學習的方向出現(xiàn)偏差,很多學生會養(yǎng)成壞習慣,這樣在日積月累下就很容易為以后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養(yǎng)成,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問題,同時對問題進行探究和拓展。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鼓勵,因為很多學生對自身的能力不夠自信,害怕自己提問就會受到其他學生嘲笑,或者害怕自己提出低級的問題等,這都會影響學生在問題探究當中的主動性,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同時教學的環(huán)境也十分重要,如果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學生都愿意講述自己的問題,那么即使不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也會更加主動的對問題進行提問以及思考,使整個課堂的學習更加高效。
一、開展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
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重要,學生如果對科學學習有一個非常主動的學習欲望,那么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的工作量就能夠更加減少,不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監(jiān)督,這樣教師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上,從而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也讓學生能夠?qū)栴}進行更好的培養(yǎng)和認識。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能夠感受到身邊的學習氛圍,這樣無論學生的基礎好或者不好,學生的天賦強或者不強,都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找到自己的學習位置,學生彼此之間也能更好的產(chǎn)生共鳴,從而對科學進行更主動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奧斯特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電流磁效應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電流有磁效應,那么反過,來磁場能夠產(chǎn)生電流嗎。通過逆向思維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讓學生改變以往的思考角度,換個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將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想象以及想法充分運用上去。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社會上的熱點以及一些民俗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從而能夠產(chǎn)生一個良好的情景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對科學進行更好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的主動性。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調(diào)動學習的提問興趣
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非常重要,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因為各種原因可能不適合現(xiàn)在學生的實際情況,想要在科學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能夠主動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那么首先就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建,通過更加大膽的場景創(chuàng)建,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要思考在教學過程當中,如何讓學生將自己學到習的知識點和生活進行緊密的聯(lián)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能夠主動對科學內(nèi)容進行問題的探索。
例如,在學習氧氣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我們每天為什么要呼氣和吸氣,氧氣是什么東西,它是空氣嗎?魚需要呼吸嗎?如果魚需要呼吸的話,那水中有氧氣嗎?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對氧氣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更好的認識以及探索。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回答總結起來,然后通過的蠟燭在空氣中燃燒,而通過杯子蓋住蠟燭以后就不再燃燒證明氧氣的存在。通過更加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讓學生能夠?qū)ρ鯕膺M行更好的認識,同時也使學生的思維能更加靈活,愿意主動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技巧,在思考中掌握問題
學生提問的技巧非常重要,因為在現(xiàn)在的科學教學過程當中,很多學生都是不懂就問,提出的問題很多都是比較簡單和低級,很容易浪費教師的教學時間。因此,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技巧,讓學生能夠先通過思考,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問題,通過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先通過自己的思考對問題進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然后再提出問題,這樣的問題更加有效,同時也質(zhì)量會更高。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法讓學生對難易、高質(zhì)量的問題進行認識,讓學生可以在對比中認識到正確的提問方式。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嘗試提出自己思考后的問題,來檢驗是否對高質(zhì)量問題進行了理解,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反問,讓學生可以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精簡自己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良好形成。
總結
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應該從多個方面針對學生在這個階段的特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教學,注重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主動對問題進行思考,不要害怕說錯,同時在思考中提出高質(zhì)量問題。教師也需要通過多種提問技巧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認識,從而深化學生的科學問題意識。
[ 參? 考? 文? 獻 ]
[1]陳英英.初中科學問題意識培養(yǎng)策略[J].知識文庫,2020(19):120-121.
[2]石琴梅.探討問題意識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