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青
摘 要:教學主體進行讓位是目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科教學必然進行的,其中尤其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體育教學方法要求來說,應該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的優(yōu)化,來更好地創(chuàng)建以學生需求為主的教學實踐平臺。尤其是初中體育教學有承上啟下的功能,要更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初中體育教學相對于其他更重視理論性的學科來說,體育教學是以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考核為主。
關鍵詞:實踐能力要求;初中體育教學;課程體系優(yōu)化
體育教學改革一直是近年來教育部要求的重點,尤其是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中考體育所帶來的警醒,還是體育本身培養(yǎng)學生良好身體素質的能力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在初中階段所進行的體育教學相比于體育知識技能培養(yǎng),更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運動習慣。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進行差異性教學并改善教學課堂模式是有重要意義的,尤其是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地提高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習慣和素養(yǎng)。
一、初中體育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前提和要求
(一)客觀上教學主體讓位學生
相比于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實踐教育體系,目前在教育改革中正是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且將中考體育作為幫助體育教學改革重要助力。而就目前實際來說,學生實踐能力地提高,本質上來說就是教學主體讓位,在本來就有限的教學時間之內,進一步加強學生教學時間的比例。而這種情況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是不被接受的,也正是課程改革從客觀上所促進的主體改變[1]。
(二)主觀上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學習
引導學生進行體育知識技能的自主實踐學習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師主觀語言引導,要將部分體育教師傳統(tǒng)教學中沉默訥言的教學情況轉變,要求教師主動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實踐,尤其要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盡量培養(yǎng)相關的運動習慣。比如常見的多人集體運動來說,有一定可能性會出現(xiàn)學生的安全風險問題,然而教師應該在可控風險內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大實踐化體驗,較為常見的是群體運動中一些良好的運動姿態(tài),可以保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盡量保護身體重要器官,而此外例如籃球足球等也有著各自不同的防范措施和技巧。
二、進行體育課堂教學優(yōu)化的有效措施
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就需要進行體育教學優(yōu)化,其中尤其是在轉變學生體育課堂主體地位方面,將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學生自由活動時間、體育教學課程安排、體育練習等方面根據實際教學要求進行轉變,并且更加重視體育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一)學生自主體育實踐探索空間
本文此處所探討的學生自主體育實踐探索空間,并不是傳統(tǒng)體育活動中的自由活動時間。相對來說,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自由活動時間應該更多情況下屬于非課堂,學生更多可能會返回教室或者靜坐,這完全是對教學時間和資源的一種浪費。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后的學生體育實踐探索空間方面,應該是局限于學生進行自主運動,并且有一定規(guī)律地對某一種或多種運動進行實踐探索。尤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態(tài)度上放任,而不能給予學生行為上的放任,相比于以往在教學自由活動時間內給予學生較大自由,教師更主要的是起到監(jiān)督和引導學生。
(二)學生群體自主課堂實踐練習安排
自主的課堂實踐練習安排是初中體育改革的重點特色,也就是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自主的練習安排。比如將喜歡相同類型體育運動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而通過小組內部自行表決,進行當前體育活動實踐的安排,當然前提是這一安排上報給教師,并且由教師批準的。同樣多個小組可以進行合作運動,尤其是在面向多人運動時,多個小組可以由兩個或三個小組共同進行某種多人體育運動,比如排球和足球等。這種教學模式很明顯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由,相對于以往傳統(tǒng)的模式來說,在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是更為鮮明的體育教學實踐能力培養(yǎng)體現(xiàn)[2]。
(三)幫助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強化實踐練習
模仿練習和強化練習是初中體育教學所獨有的,前者是要求給予學生一定的教學示范進行參照,要求學生有限時間內學習探討并實踐。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示范方面,教師應該將教學示范具體的學生正面、側面等多個方面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具體模仿實踐之后,可以由學生模仿教學轉變?yōu)閷W生的強化練習,尤其要求教師側重于學生運動技巧應用的加強,使得學生在運動狀態(tài)中掌握和熟悉某一個技術動作。而在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時期,這種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成長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并且還要注意學生的體育競賽機械性練習方面,這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高發(fā)展的重要方式。
(四)加強創(chuàng)新性的體育實踐教學
體育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是當前體育教學所必須的,也就是教師應該根據創(chuàng)新的課堂幫助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習慣等方面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空間來說極為重要的。比如在教學的項目特點方面自定義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或者由教師個人創(chuàng)新進行示范。比如說教師通過花式籃球基礎動作培養(yǎng)能力提高,由此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在籃球方面的學習。同樣在其他的體育運動當中,教師也應該展現(xiàn)自身應有的素養(yǎng),并且在其中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這是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良性成長地重要方式,并且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3]。
三、結束語
體育教師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地位讓位,并且尤其在初中體育教學發(fā)展過程中,應該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深化其理解。既然在這一階段,在重點引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由此來解放學生在初中較重的學習壓力下壓抑的天性。而就實際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學生身心健康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大量的實踐教育既可以幫助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在實際的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桂江.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9(04):26-27.
[2]許佳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6):168+170.
[3]張麗麗.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體育課程的時代價值與重構[D].濟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