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交流語言和溝通工具,其教學一直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視。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英語教學也在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無疑是最重要的基石,是學生能夠有效掌握英語,達到英語學習目的的關鍵。只有有效掌握了閱讀的學習方法,學生才能抓住英語學習的脈門,利用閱讀的積累來鞏固英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現(xiàn)實情況是,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仍存在較多短板。因此,本文從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切入,分析目前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能夠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的策略,希望能為教學探索提供啟發(fā)。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 閱讀興趣? 習慣養(yǎng)成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51-0050-02
引言
21世紀初,為適應時代變化,滿足現(xiàn)實需求,我國各初中學便開設了英語課程,并進行了大量的教學探索和創(chuàng)新。但不可忽視的是,即便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在不斷推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仍存在諸多不足。而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英語閱讀都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老大難。一方面,是因為英語閱讀涉及詞匯較多,變化復雜,學習難度大;另一方面,學生閱讀積累較少,教學效率不高。因此,我們必須積極采取策略,幫助學生對英語閱讀“激趣提效”。對于英語學習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英語課外閱讀對于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具有很大幫助的,如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經(jīng)常課外閱讀的習慣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問題,筆者將在下文進行詳細的討論。
一、當前初中課外閱讀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缺乏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和足夠的重視
新課標對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做出了比較明確的指示,各個年級的中學生應該能夠根據(jù)自身基礎的不同設置英語的閱讀內容需求,例如在初一的時候,中學生的平常閱讀內容應該至少能夠保證詞匯量在4000以上,并且每天都應該進行一定量的閱讀,在初二的時候這個要求就應該翻倍,詞匯的掌握量應該保持在10000以上,每天應該能夠抽出足夠的時間閱讀超過300的詞匯,對于初三而言升學任務比較重,這個階段應該能夠保證每天的閱讀量在400以上,但是這只是一個理論的要求,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學生還是沒有時間保證閱讀時間,還是做不到這樣效果的[1]。初中學生的英語課程內容繁雜且細碎,需要強調的內容很多,在課堂上很難抽出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而課后學生的作業(yè)較多,也無暇進行英語課外閱讀。通常的教學中,通常英語課外閱讀僅限于作業(yè)上的閱讀理解,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在閱讀時并沒有深入理解文章內容,而是只為做題而閱讀。至于說閱讀中出現(xiàn)的詞匯,熟句的積累更是少之又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個是學生的時間有限,沒時間展開課外閱讀,另外也是源于教師和學生在思想和態(tài)度上的不重視。
(二)中學生的閱讀習慣不規(guī)范
因為我們國家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比較長,普遍都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習,部分的學校甚至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普及英語,因此在初中的階段,很多的學生在英語能力方面的水平還是不一樣的,閱讀的方式和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的學生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獨自默讀,部分的學生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大聲朗讀,同時課外閱讀的時間因為自由性是比較強的,很多的學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掌控能力,因此部分的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直接請教字典解釋,這不僅減慢了閱讀的速度,同時對于連貫思維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阻礙了閱讀能力的進步。
(三)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
好的閱讀能力是大量的閱讀訓練出來的,許多教師會將閱讀理解教學單獨摘出來,進行講授。而短時間的集中灌輸,在講解的時候教師會逐句進行分析理解,并且歸納出許多短語、熟語以及語法知識,但是因為太多了,反而使學生把握不了重點,難以形成記憶點。另外英語閱讀的教學多采取歸納集體閱讀的教學方式,學生的英語基礎不一樣,閱讀的速度和效率也不一樣,在教師講解的時候理解的程度也就不一樣。一部分學生因為讀不懂,慢慢地也會對英語閱讀失去自信心。
二、英語語法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一)保證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助推器
任何一門語言都需要“聽、說、讀、寫”,而閱讀無疑就是英語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因為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理解,涉及到了諸多領域,如詞匯的識記、語法的掌握、文章寫作的國度文化、人文禮儀等,可以說,閱讀理解的水平高低,就是學生英語水平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中間會涉及許多詞匯、短語與熟語,還會滲入人稱代詞、動詞、副詞等的用法,教師也會講授很多細碎的知識點,為學生的閱讀理解掃清障礙,奠定扎實的英語基礎。另外,課外閱讀既是課內知識的一個鞏固,又是課外知識的一個延伸。重視英語閱讀教學,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英語詞匯、短語等使用的規(guī)則,在基本的詞組、句式基礎上,舉一反三,更有效的學習和掌握英語;另一方面,閱讀教學可以為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只有理解了閱讀內容,學生才能掌握教師傳授的內容,在以后的寫作中也是有話可說且恰如其分。因此,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助推器,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體現(xiàn)。
(二)課外英語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
課外閱讀不同于課內閱讀,對于學生的幫助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在學習內容的拓展方面,學生在英語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大量的課外詞匯和語法知識,因此在進行課上學習的過程中不少的知識能夠和課堂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同時英語課外閱讀的積累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視野,在接受不同文化的熏染過程中,形成一種極強的文化包容力,對于提高自己的人生觀,確立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所以基于此,做好初中生英語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工作是當前很多中學生需要做好的主要任務[2]。
三、提升初中英語閱讀興趣和習慣的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首先,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講解形式,避免填鴨式教學,將閱讀教學進度與單元教學結合起來,循序漸進,有效緩解閱讀教學中知識點的繁瑣,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進行基本的詞匯、語句、規(guī)則講解基礎上,還可以采取自讀、小組讀、師共讀等形式,提升學生的閱讀的興趣。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時下流行或者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對話題展開討論,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語法學習效率。
(二)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針對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應該開展梯度式教學。在初中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絕對不能急于求成,開門見山直接閱讀材料后面的問題,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先閱讀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后面題目。一方面,教師可以學生現(xiàn)有知識入手,基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點開展教學、復習、鞏固,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另一方面,閱讀教學應該與語篇教學相匹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三)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
初中學生處于既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具備一定邏輯思維能力的階段。他們已經(jīng)建立了較為穩(wěn)定的關系紐帶,而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一方面,學生可以相互提問,總結鞏固知識點,進行文章理解糾正和詞匯補充。這樣,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不足,彌補短板。另一方面,可以劃分小組,進行口頭對話,既能使學生補充詞匯的發(fā)音問題,規(guī)避錯誤,解決共性難題,也能豐富閱讀的學習模式,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四)教師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素材
做好英語學習的工作首先應該能夠做好視聽說讀幾個方面的工作,這是學習英語最為基本的素養(yǎng)也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這幾個部分的工作是能夠進行互相幫助的,但是真正能把這幾個方面結合起來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學生而言只有進行充分的 “實戰(zhàn)”——反復的強化訓練,才能夠掌握閱讀的基礎知識。教師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應該能夠充分調動閱讀的積極性,適合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的素材根據(jù)性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首先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報刊素材,這些材料本身具有鮮明的時效性,并且很多的內容是比較實用的,學生不僅可以學習關于英語的知識,同時還能夠跟隨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及時學習相應的經(jīng)濟、文化、歷史知識。其次對于小說的閱讀內容來說,這一個部分的閱讀素材具有一定的故事思維,并且題材較多,學生可以選擇的范圍是比較大的。最后為了能夠做好音調的學習工作,學生可以選擇例如《瘋狂英語》的學習素材,這一類的讀物內容非常符合當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具有極強的感染能力,或者也可以選擇《新概念英語》這樣的閱讀素材,這種素材雖然是商務英語素材,但是語言幽默風趣,淺顯易懂,圖文并茂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五)做好閱讀流程的輔助工作
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流程的流暢性,教師應該能夠在進行教學閱讀的過程中在課程的開始地方設置部分的問題,給學生營造一個比較良好的情景,這樣也就可以直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在文本的閱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于文本中的主要內容和詳細信息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和總結,從而在進行教學閱讀的過程中對于內部的信息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理解,最后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嘗試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情景或者場面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興趣,從而開發(fā)學生的自身思維模式。當然為了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教師在進行課上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班級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進行自行分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同時能夠將原本深刻的問題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容易理解[3]。
(六)養(yǎng)成帶著問題閱讀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育人員需要注意能夠幫助學生對于問題的本質進行深入的研究,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培養(yǎng)學生深刻的邏輯思維和廣闊的思維模式。所謂的深刻思維就是指在研究問題時所體現(xiàn)的邏輯水平和抽象思維,當然包括了研究問題的深刻程度和難度,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于重點的問題進行全面的細節(jié)而考量,但是大部分的教師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喜歡將問題組織成為判斷題的模式,殊不知對于重點問題的解釋以及回答往往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定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對于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行限制,應該主動將課堂的發(fā)展方向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多多設計一個比較具有思考難度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課外閱讀工作對于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是當前在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體制中,很多的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缺少足夠的英語學習時間,大多數(shù)學生還處于應付英語作業(yè)這一層面,所以筆者希望能夠通過本文讓更多的同學了解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從而重視英語課外閱讀,讓課外閱讀為我們的英語學習助力。
參考文獻:
[1]錢舒.淺談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與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2018(26):46.
[2]管碧瓊.尋找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源頭活水[J].校園英語,2017(4):85.
[3]郭秀麗.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12):118.
[4]王月.淺談幼師生英語課外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yǎng)[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9):67-68.
作者簡介:
朱愛玲(1980.01.10-),女,甘肅民勤人,漢族,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