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關鍵步驟之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對于高一的物理學科的教學,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物理定義、概念的抽象性使得其這些知識更加難以理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失去興趣,因此,在網絡環(huán)境下課堂導入的形式也要因時而變,采用多樣化的導入方式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從而增加其學習下去的勇氣,為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物理科學態(tài)度奠定基礎。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課堂導入;物理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14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139
興趣是求知的動力。物理學科帶有枯燥的特點,很多情況下教師要想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課堂導入就是首要的一步,在網絡環(huán)境下課堂導入要有新意,以吸引學生的興趣為基礎。而且實踐也證明,課堂導入常常關系著教學的成敗,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科學態(tài)度具有指導作用。
一、課堂導入的意義
1.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物理的畏難情緒。物理科目的難學是人神共知的,在高中階段就沒有不怵物理這個科目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做的就是要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讓他們能克服學習物理的心理障礙,達到輕裝上陣,這在高一階段尤其重要。所以,教師要通過良好的導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高中物理雖然和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銜接性、連續(xù)性,但內容并沒有依賴性有各自獨立的特點,尤其是高中的力、熱、聲、光、電等各部分內容,并不依賴前面的知識,使物理基礎不好的學生具有學習的信心。另外,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介紹一些著名的物理學家的故事,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原來是清華大學歷史系的高材生,后來轉而學習物理,又成為物理系的高材生,為我國的“兩彈”做出重要的貢獻。通過對這些知識的講解,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揭示物理在各學科中的地位。近年來,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巨大的成就,衛(wèi)星上天、潛龍入海已成尋常事,那么,對這些成就起支持作用的學科有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等六大基礎學科,不論是衛(wèi)星上天,還是潛龍入海,這些大家伙的運行都離不開物理學科的知識,同時,現代的工程技術、現代的科學技術也是以物理知識為支柱的,物理知識的作用這么強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了學生探索物理知識奧秘的欲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起到推動的作用。
3.創(chuàng)設富于情趣的教學氛圍?,F在的時代是網絡時代,信息資源豐富多彩。對于高中教師來說,不僅要精通高中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要對其他學科知識要有所涉獵??茖W技術日新月異,尤其是一些與物理學科相關的新技術、新知識要熟悉,這樣,再與學生討論問題時可以信手拿來,以個人魅力吸引學生,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同時,教師還可以把一些網絡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也能了解物理前沿的發(fā)展狀況,從而能夠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導入要具有啟發(fā)性和誘導性,通過以情激趣的教學氛圍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對在課堂上表現突出的學生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注,從而更加愉快地投入到物理的學習中去。
4.利用直觀導入以增加趣味性。多媒體網絡技術的課堂導入以其樣式新穎、手段多樣化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效降低了物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課堂效率。但是,傳統(tǒng)的實驗的導入方法也不是一無是處,有時反倒直觀自然一目了然。例如,在學習靜電屏蔽時,教師可用一個金屬網把手機罩住,這時,再呼叫該手機就出現不在服務區(qū)的提示;可以把正在廣播的收音機用金屬網罩住,收音機就沒有信號了。這樣的實驗導入也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這是為什么呢?學生會一步步的去探索、求知,進而理解知識的真諦。
二、課堂導入在培養(yǎng)物理科學態(tài)度中的作用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是對自然界萬事萬物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認知,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必將應用于生活。因此,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現象中去認識并進行探究,同時,還要將所學到物理知識和科學研究的方法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發(fā)展生產力,用物理知識指導生活、為社會服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有用、實用,才能增強學習物理知識的信心和興趣,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方法。
2.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精神。在網絡資源環(huán)境下教師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要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為根本,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索和研究,要發(fā)展普適教育,把以提升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教育教學的核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上課提問、輔導,還是課外活動等教師都要關心弱勢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
總的說來,在高一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導入,可以起到啟迪學生思維、強化記憶的功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催化劑,同時,也在潛意識中讓學生形成了學習物理的科學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陳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導入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崔辰風(1976.12— ),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