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教學與歷史學習是并行不悖相互促進的兩個內(nèi)容,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歷史學習相輔相成,都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筆者認為無論是三維教學目標,還是近兩年提出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歸根到底都是通過課堂教學去落實,都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有關。筆者結合一線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學習興趣;研學歷史;加大閱讀;圍繞時政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44
自新課程改革之后,高中歷史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覺得歷史學科難度增加。歷史學科考查已經(jīng)改變了以往那種側重知識記憶,轉(zhuǎn)而重點考查歷史能力,教師教學難度和學生的學習難度均有所增加。進入2019年,新一輪課程改革又已開啟,對教師與學生同樣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無論如何改革,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是面對改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激發(fā)歷史學習興趣是提高歷史學習能力的必要手段
激發(fā)歷史學習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當下的歷史課堂,由于知識容量較大,而部分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較為缺乏,并且歷史材料的閱讀能力也不足,很多學生上課狀態(tài)不好,提不起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學習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我認為,激發(fā)興趣,首先應讓學生參與到歷史學習中去,只有參與,學生的思維才能被激活,學生才能在參與中緊跟教師的講課思路走。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課堂已經(jīng)逐步由教師主導課堂,側重教師講解,向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融入課堂轉(zhuǎn)變。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才是最好的。
二、研學歷史,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體會鮮活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的現(xiàn)實,雖然我們不曾親歷,卻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然而課堂上的講解再生動,都有無法避免的局限性,如果能讓學生親歷歷史遺存,那么文本的歷史教學內(nèi)容就能以立體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因此,我積極鼓勵學生從課堂走出去,去發(fā)掘與親歷鮮活的歷史,這也符合教育部門提出的“研學”教育。唐山市保留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在灤南縣及灤南周邊縣區(qū)也有一些歷史文化遺存,現(xiàn)在交通便利,私家車也很大眾化,學生完全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去發(fā)現(xiàn)并親歷身邊的歷史。
三、加大閱讀是提高歷史學習能力的法寶
歷史學科學習能力的提高與學習成績的提高都與閱讀能力有密切的關系,甚至不夸張地說,歷史能力的提高與語文能力密切相關。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高,那么在歷史學習中也相對輕松,成績會更好一些。因此在歷史學習中,學生也應該加大閱讀。當然,歷史的閱讀和語文閱讀還是有較大的差異的。我認為,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閱讀一些文言文的材料,這樣可以提高閱讀文言文材料的能力。因為在歷史學習與考試中,以文言文形式出現(xiàn)的材料占有相當?shù)谋戎?,很多學生在閱讀材料時把握不準,做題的準確率自然就大大降低。
另外,學生也要利用業(yè)余時間多讀一些歷史著作,我在每學期都會給學生推薦一部分經(jīng)典的歷史方面的著作,鼓勵學生購買相應的書籍進行閱讀,加深歷史知識的積淀與儲備。
大量的閱讀勢必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的能力,唐山市2018年市高考文科狀元自小就喜歡閱讀,長年累月地去唐山市汲古書店讀書,閱讀了大量的文史圖書,包括很多文言文著作,想必他的優(yōu)異成績和大量閱讀是分不開的。
四、圍繞時政是提高歷史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史為鑒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目標,學習歷史的目的就是通過歷史得失給今天以借鑒。然而歷史學科如果僅僅局限于歷史知識,歷史課堂也稱不上鮮活的歷史課堂,對今天的借鑒意義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歷史教學與歷史學習中,我鼓勵學生多多關注今天的時事政治。俗話說“政史不分家”,政治是歷史的一部分,歷史也是政治的體現(xiàn)。通過了解與分析時政內(nèi)容,能夠得出歷史得失與興衰的經(jīng)驗教訓,從而對歷史教學與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歷史是今天的一面鏡子。中國近代史上,中國閉關鎖國,最終導致了落后挨打的局面。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中國主動開放,從而逐漸走向了強大。今天的中國政府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以及設立了“亞投行”,體現(xiàn)了中國的崛起,同時也與歷史上中國閉關鎖國,落后挨打的局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歷史的對比告訴我們,只有開放才能走向強大,越封閉,越落后,越會走向被動挨打的局面。都說“以史為鑒”,今天中國的和平崛起,成為和平合作的負責任的大國,正是歷史帶給我們的血淚教訓。
總之,歷史教學中,教師肩負著提升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重擔。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既有教師在課堂上的努力,也有學生自己在課下的拓展。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明確,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并不單單是歷史學習成績的提高,而是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以史為鑒能力的提高。教師與學生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與努力。
參考文獻:
[1]俞志強.高中歷史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16).
[2]蔣小玉.高中歷史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16(4).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魏春梅(1980.1— ),女,漢族,河北唐山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