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云
摘 要 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德育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qū)W生傳授語文知識,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更重要的是在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以此促進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文章結(jié)合教學工作經(jīng)驗,從挖掘教材、樹立典型及以身作則三個方面,淺析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關鍵詞 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O5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028-01
道德品質(zhì)是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之石,須臾不可缺少。德不孤,必有鄰。我國是禮儀之邦,以德行為教育核心,以德行為價值取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深深印刻著“德”的基因。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應圍繞德為基礎,從多個角度滲透德育,助力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一、挖掘教材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材文本無疑十分重要。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來說,教材文本是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和載體。語文屬于人文學科,語文世界豐富多彩而不拘一格。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雖不是教教材,但使用教材開展教學工作卻十分必要、重要。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時時有語文,但小學生年齡小,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其認知能力、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均不能滿足自主學習的需求。為此,學生們離不開教材,需要通過教材而汲取營養(yǎng),從而有序的進行語文學習。從師生互動的角度而言,無論是教師教學亦或者是學生學習,均需要借助教材進行溝通、互動。優(yōu)質(zhì)的語文課堂教學,建立在師生之間高效且愉快的互動過程中。師生互動,教材文本是重要的橋梁,連接師生雙方,確保教學信息的對稱性、有效性。筆者認為,對學生的德育滲透不必舍近求遠。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由于學生們剛剛接觸語文學科,基礎薄弱,因而教材文本的使用頻率很高。為此,通過挖掘教材文本中德育內(nèi)容,一天天緩慢向?qū)W生滲透德育,可通過量的積累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此外,當前小學語文使用的教材,其地位十分重要,內(nèi)容豐富,且融合了大量的德育內(nèi)容。教學工作中,教師通過深度挖掘教材文本,搜集、整合、延伸德育內(nèi)容,可與教學主題相互彌補,兩者交相輝映,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同時又保障了德育教育的效率。
二、樹立典型
低年級小學生活潑可愛,天真無邪。學生們在學習及生活過程中,因為年齡小而缺乏判別是非、對錯的能力。低年級小學生心理不成熟,對事物沒有屬于自我的取舍標準和價值取向。此時,需要教師樹立典型,以榜樣的光輝形象吸引學生,引導學生。樹立典型的出發(fā)點,是在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利用低年級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我,彰顯自我的心理特性,“趨利避害”的向?qū)W生傳遞正確的觀念、行為、思想等等。事實上,在教學實踐中,低年級小學生尤其渴望得到教師的褒獎。老師贊許的眼神和鼓勵的言語,能讓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成就感,提高對自己的自信心。有的小學生很頑皮,時常違反課堂紀律,深入分析學生們的行為特點后發(fā)現(xiàn),原來學生們是故意表現(xiàn)自我,以此獲得教師的關注。為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運用手中的“評價權(quán)”,向?qū)W生們樹立典型,為學生們樹立學習和模仿的目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向?qū)W生滲透德育教育,在樹立典型的過程中,應秉承“勿以惡小而不察,勿以善小而不獎”的原則。德育體現(xiàn)于細節(jié)之處,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學生們身上釋放的真善美,即便微小,也應當鼓勵學生再接再勵,以典型加以宣傳;反之,學生們身上表現(xiàn)出的消極思想及行為,即便微小,也應當提高警惕,不能使其發(fā)酵擴大,直至根深蒂固而難以更改。
三、以身作則
其身正,不令而行。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對學生們滲透德育,教師應以身作則,建立起良好的師德形象。眾所周知,學生們年齡越小,教師對學生們的影響力越大、越深。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局限于語文知識和技能方面,還存在于學生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及日常生活習慣方面。比如說,有的學生喜歡模仿教師說話的口吻,有的學生喜歡模仿教師走路的姿勢。學生們模仿教師,固然有頑皮的成分,但也包含了學生深受教師影響的緣由??梢哉f,在低年級小學生眼中,教師代表了一切,而學生們的學習過程,是不斷向教師靠攏的過程。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均會程度不一的影響到學生。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幻化為一個場景或一個畫面,延續(xù)至久,伴隨學生的整個成長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明白身教大于言傳的道理。比如說,在筆者所教學的班級中,有學生A上課經(jīng)常遲到,筆者在與學生A交流后,與學生相互約定:老師與學生均不能遲到,誰遲到了,都需要面向全班同學檢討。從這以后,筆者與學生A再以沒有遲到。在向?qū)W生滲透德育教育時,應利用自身良好的師德形象,以“無聲的語言”教育學生,而這樣的德育教育愈久彌堅,教育的功效更加明顯。
四、結(jié)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先。德育教育應貫穿到整個教育工作中,滲透在教育工作中的每一個領域。在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不能也不應單獨區(qū)分開來,應將其與語文教學融合為一體,循序漸進,切實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