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娟 王喜成
摘 要:“德”是什么?德是一種品質(zhì),是以道德的方式去關(guān)心幫助他人。用正確的價值觀去思考問題做對的事情。中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shè)的接班人和傳播人,黨的建設(shè)需要新鮮的血液的注入。中學教育的核心關(guān)鍵工作就是為社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接班人,中學時期的學生就是社會主義的建設(shè)成員和接班人,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發(fā)展的前途和命運。中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社會期間是否可以全面認識并理性分析遇到的問題,不僅是學生的問題,在宏觀角度而言更是學校教育的問題。不僅是知識教育重要,學生的心理教育也不能忽視。但是當前初中生的心理還不太成熟,教師的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
關(guān)鍵詞:道德培養(yǎng);學生教育;感染;教育思考
在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根線,那就是做人的底線準則,而用來守護這根線的就是道德,因為有了道德底線我們才能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在這個社會上,一個人本來就需要遵守許多的道德。因為道德是衡量我們所有人為人處世的重要方式,因為有了道德這一標桿,這世界上的所有人變得無比的善良和真誠。曾經(jīng)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存著僥幸心理去做壞的事情,即便它是小的?!蹦呐乱粋€細小的事情,只要它是壞的也會危害到身邊的人,也會讓身邊的人受傷。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去做一件小的善良的事,而去做一件小的壞的事情呢?
一、如何認識德育
在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受過這樣的教育,有的是家庭給予的,有的是學校給予的,有的是社會給予的。無論是誰給予的教育,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社會大眾能受到善良的教育。以此來培養(yǎng)人民的良好品德。所謂的德育是以德育人、以德教人、以德待人。中學生是剛從小學階段過渡而來的孩子,在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外界的誘惑。這些不良的誘惑可能會使他們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喪失了道德的孩子,不僅需要老師給與的正確引導和耐心溝通,同時家長給予的細心關(guān)注和愛的關(guān)懷也是不可缺少的。當老師和家長協(xié)同教育孩子時,孩子的收獲才是最大的。
品德是每個人所具備的一種品質(zhì)。在當代社會,人們所處的環(huán)境里品德是不可缺少的。無論是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還是個人品德,都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遵守的。因為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我們遵守的道德也是不相同的。只要我們心懷道德,那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就會更加和睦。
二、怎樣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
1.父母教育。中學時期是孩子智力發(fā)展和心理成長的最佳階段。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所擔負的責任更為重要。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和寬容的,無論孩子犯了什么大的錯誤。父母第一時間做的都不是批評,而是耐心的給予解釋,幫助中學生正確理解和消化;讓中學生懂得做人的方法,理解犯錯之后該如何改正。與此同時,不應該忘記的是家長莫要給孩子溺愛。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師,父母應以自身的經(jīng)驗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道德是花,開遍人四方,不要伸手去采每一朵道德之花,我們應以真誠的心情澆灌它。因此家長要以自身經(jīng)驗為主首先培養(yǎng)好自身能力,之后再去教育孩子。
2.老師教育。老師是這個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一個職業(yè)。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我們應具備一個最基礎(chǔ)的個人品德。個人品德是立身之本,人品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善良的標準。最基本的是老師要遵守職業(yè)道德。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應該做的是正確培養(yǎng)孩子,用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孩子,讓他們受到平等的教育和關(guān)懷。
“蝴蝶效應”是指一件極小的事,因為有了一些喜歡散布謠言的人的參與導致這些事逐漸惡化。危言聳聽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不加思考地相信一些對其他人惡意的言論,導致我們與朋友之間產(chǎn)生隔閡甚至疏遠。中學生的思維沒有那么復雜,他們接觸的事也相對單純。不參與勾心斗角、不參與利益磨合。這時老師的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當一個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所給予的不應該是嚴厲的批評,而是耐心的幫助和引導。
學生應該做的是認真學習好每一個學科,完成好老師交代的任;在課余時間學習培養(yǎng)自己、鍛煉自我能力。老師所給予的培養(yǎng)和教導。讓我們一生受用。老師為我們指引方向,我們?yōu)槔蠋熈粝买湴痢U嬲~出腳的那一個人永遠是自己。只有自己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路,這樣才算是得到了正確、有效的培養(yǎng)。
三、道德的具體體現(xiàn)
中學生目前應該做的不僅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同時也要感染周圍的人,讓其他人的道德素養(yǎng)正確體現(xiàn)。比如:前一段時間出現(xiàn)的重慶公交墜車事件。因為一個公交司機和乘客發(fā)生了爭執(zhí),這位乘客便動手毆打司機導致整車乘客墜入江中。有的人說,這明明是乘客和司機之間的問題。為什么要牽連到其他的人?其實如果整車乘客中出現(xiàn)一個人去勸阻兩人的爭執(zhí),那最后的結(jié)果可能不會這么悲慘。雖然現(xiàn)在人人從小便受過良好的教育,可是為什么當危險發(fā)生時人們不能及時阻止,這是因為他們懼怕承擔責任。在此我們可以告誡中學生,既然我們從小就知道德的重要,那么就請你們不要忘記。當你知道扶起道路旁跌倒的老人時,你的道德才真正體現(xiàn)出來。以德為任,幫助他人。
四、結(jié)束語
老師和父母對孩子的道德教育要從小抓起,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于點滴小事的負責態(tài)度。這樣,中學生才能更好更快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出國家優(yōu)秀人才。德育教育可以促進中學生社會性情感的培養(yǎng)和適應社會實踐生活的能力;以教育學生良好個性為主,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的行為習慣。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環(huán)境,讓孩子與社會建立起和諧自然的相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朱向東,顧彩平.當代中學生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7):20+133.
[2]張華.移動互聯(lián)時代里的中學生德育工作的探究[J].亞太教育,2016(07):167.
[3]雷田田.中學生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學理論,2013(17):397-398.
[4]趙炎珂.中學生德育教育探討[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0,22(21):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