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津津
摘要:政治課作為高中的一門必修課,要求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辨、邏輯推理、邏輯分析能力。政治課作為一門德育學科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理念,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教師必須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本文通過實踐與反思主要探究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政治學習的方法措施,以期上好每一堂高中政治課。
關(guān)鍵詞:自主學習;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以教師的講解為教學重點,很多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注重講解技巧,認為教師的講解技巧越高,學生對于政治知識的吸收和掌握程度就越深,教學效率就越高。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師都將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講授相關(guān)知識過程中展示視頻、 圖片等,試圖打破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新的教學進展。 但實際上很多教師的教學思想還滯留在教師講解知識, 學生理解知識的層面, 課堂改革只是留于表層,忽略了新課改的本質(zhì)—— — 讓學生領(lǐng)導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因而并未能取得實質(zhì)性的突破。
一、了解時事,挖掘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好的催化劑,教師在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時,要始終注重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時刻銘記尋找的興趣點要與政治學科密切相關(guān),切不可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背離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大膽地在政治課堂中引用一些時事政治。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 時事政治也被納入高考政治的范疇,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穿插一些時事政治有利于學生的政治學習。 時事政治是指近期或者時隔不遠國內(nèi)或者國際間的政治大事,具有熱點性和時效性。教師在運用時事政治時應(yīng)對其進行篩選,盡量選擇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相關(guān)的、不久前發(fā)生的,這就需要政治教師在課下細致觀察時政,為學業(yè)時間安排較緊因而無暇顧及時政的高中學生提供豐富新聞資料。 教師在課堂中引用時事政治,一方面,可以極大地吸引到學生的關(guān)注,緩解課堂中的沉悶氣氛,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這樣的穿插更易于學生掌握有關(guān)時事政治的知識,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同時,教師要尤其注重時事熱點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每個時事熱點其實并不是孤立的, 大多數(shù)政治熱點問題都共同反映了同一規(guī)律性的東西,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將這些時事政治熱點進行歸類、整合,讓學生學會從一個典型的熱點來統(tǒng)一眾多的熱點, 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
二、自主合作,增強能力
現(xiàn)代教育理論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 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信心, 教師在高中政治課堂中也應(yīng)懂得適時“讓位”,讓學生的政治課堂呈現(xiàn)繽紛多彩的局面,而不只是教師滿堂講的傳統(tǒng)形式。高中政治學習的內(nèi)容較多,教學時間安排緊促,需要學生深入理解的概念多,這就導致了部分教師不敢放手, 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影響課程進度而不敢輕
易讓學生嘗試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其實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 不僅僅是小組合作探究再進行成果展示這一單一流程,還有學生間一對一交流、一對一問答、一對一改錯等方
式,教師應(yīng)積極大膽地進行嘗試以實現(xiàn)新課改,促進學生政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由于高中政治的學習難度較大, 很多知識在教師反復(fù)講解和分析后,還是存在學生不能理解的狀況,教師這樣做反而會南轅北轍,打擊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以采取學生間互相講的自主合作模式, 鼓勵學生遇到不能理解的概念和知識點時去找其他學生尋求幫助, 用學生間的語言去交流,實在不懂再由教師進行細化講解。每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度、理解點都不相同,因而這樣的互相補齊的合作方法能極大地提升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學生進行復(fù)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相問答,由一個學生進行提問,另一個學生進行回答。這樣提問的學生在難住回答的學生時,不僅僅可以為另一個學生解惑, 還可以給自己起到提醒的作用, 幫助學生建立合作學習的關(guān)系, 促進兩個學生的共同進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復(fù)習效率。 同樣,在課下教師還可以提倡學生互相批改作業(yè), 學生通過互相批改作業(yè)可以見識到另一個學生對同一政治材料不一樣的見解和想法, 促進學生自己進行查漏補缺、鞏固知識。學生通過不管是一對一還是多對一形式的自主學習都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政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知識內(nèi)化和輸出能力,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結(jié)語
政治學科作為一門基礎(chǔ)性學科,為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掌握國家時事、知曉國際形勢,了解世界開辟了一扇窗。 承載德育重任的政治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yīng)基于政治學科的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深入研究更高質(zhì)量、更具新意的教學方法,積極調(diào)動學生一起探究更高效、更有趣的政治學習方式。 不斷提高自身教學素質(zhì),為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做出努力, 實現(xiàn)真正的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 林金坤 . 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應(yīng)用探討 [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8 ( 4 ) .
[2] 許麗文 . 解讀問題引領(lǐng)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8 ( 6 ) .
[3] 潘容喜 .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J]. 新課程學習(中), 2011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