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本文中的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有效性重點從識字教學以及拼音教學著力,也注重提升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并分別從小組合作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以及實踐教學法進行解析,旨在為學生打造具有自主性、趣味性以及實效性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獲得良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教學形式上,忽視學生具體知識的吸收效果,從而導致語文教學低下的狀況。為此,教師應及時轉變原有的錯誤教學觀念,并適時地學習新型的語文教學方法,從而構建出屬于學生的語文課堂,讓學生真正獲得知識學習的快樂,提升整體的語文教學質量。
一、運用小組合作法,提升拼音教學實效性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增強拼音知識運用的靈活性,提升整體的拼音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應選擇難易適度的內容授課,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小學語文拼音過程中,增強語文拼音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講授《b、p、m、f》這部分拼音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幫助,提升整體的拼音教學質量。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劃分小組。教師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小組的劃分,提升整體的小組協(xié)作效率。第二點,創(chuàng)設問題。教師創(chuàng)設如下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問題如下:你們可以運用“b p m f”進行組詞,并根據(jù)詞語,組成一個句子。我們比賽看哪個小組編寫的句子更好!第三點,適時觀察。教師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小,他們的精力不容易集中,因而教師時時關注學生的討論動態(tài),并在維護課堂秩序的同時,給予“卡殼小組”進行引導,提升整體的合作教學質量。第四點,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詢問學生。小冉積極地舉手說:“通過大家的商議,我們對‘b這個聲母進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爸爸這個字中有‘b的音,因而組成如下的句子:爸爸愛我,我也愛爸爸!”
二、使用游戲教學法,增強識字教學趣味性
眾所周知,識字教學本身較為枯燥無味,假如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不僅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造成很大一部分學生厭學的狀況。為此,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識字教學中,并將識字知識轉化成游戲規(guī)則,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知識,提升游戲教學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講授《金木水火土》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猜謎語游戲,開展此部分內容,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聯(lián)想文字知識,在提升學生識字知識掌握能力的同時,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具體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講授生字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生字,并配以專門的圖片,詮釋生字,從而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學習生字。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人機互動性,檢驗學生的生字發(fā)音和寫法,從而為下一步的識字游戲教學做準備。第二點,創(chuàng)設游戲規(guī)則。教師對學生說:“我們主要比賽誰在2分鐘內,答對的生字數(shù)量最多。我會獎勵這位學生一個漂亮的小浣熊?!钡谌c,展示游戲情境。教師運用文字介紹一段學生的游戲情境。游戲的參與者是小冉。多媒體出設如下的題型:此物貴不貴,全差這兩點。小冉說:“金!”多媒體說道:“一人本姓王,兜里兩塊糖。”小冉繼續(xù)答道:“金!”
三、巧用實踐教學法,提高學生思維發(fā)散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難免會有一部分抽象性的內容,其對學生的抽象性思維,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們知道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好,但是抽象思維差。因而教師可以運用實踐的方式,構建形象的實踐與抽象語文知識的連接,提升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教學,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思維的發(fā)散,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授《烏鴉喝水》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實踐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并讓學生在理解原有抽象內容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教師提供的工具,增強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在上課后,教師準備如下的工具:含有水的大燒杯、石子、吸管以及細棉布。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說:“你們可以邊閱讀,邊實踐,理解烏鴉是如何喝到水的,并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喝到水?”在學生實踐完畢后,教師詢問學生。蕭贊說:“在書中描述的喝到水的方法為將石子放入燒杯中,隨著石子數(shù)量的增加,水面會逐步上升;我們可以用吸管吸水,還可以用海綿吸水,并擠出海綿中的水。”
總而言之,在提升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天性出發(fā),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的語文教學模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增強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閆敬倫.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名師在線.2017(31)
[2]嚴玲琳.讓教學之曲奏得更加悠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華夏教師.2016(07)